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423节
李仁忠问:“那有没有可能,”
“大梁皇帝放弃幽云之地,”
“换取耶律大石坐视明国进攻大夏?”
李察哥想了想,说道,
“极有可能。”
李仁忠又说:“路过兰州的,”
“还有高昌回鹘使节。”
“明国设计离间萧合达,”
“会不会跟高昌回鹘也有密谋?”
李察哥沉默不语。
如今的高昌回鹘,
曾经的统治核心在甘州,
他们跟西夏作战三十多年,
是被西夏武力驱逐到吐鲁番的。
虽然后来高昌回鹘认了辽国做爸爸,
认了宋国做舅舅,
同时对待西夏如父兄,
彼此交情非常和睦。
但双方都知道,
一旦抓住机会,
必然把彼此往死里弄。
如今,西夏已经陷入包围网。
南边是依附于大明的黄头回鹘,
西边是有世仇的高昌回鹘,
东边更是不死不休的大明中国,
北边还有外交关系恶化的金国(金国撕毁领土约定)。
而在更北边,
还有恨他们入骨的耶律大石,
以及紧挨着夏州不知何时叛逃的萧合达。
稍微哪一步走错了,
就是身死国灭的下场。
“这该如何是好?”
李乾顺忧心忡忡。
李仁忠说道:“盐州的青白盐,”
“自从我们去年出兵收复失地之后,”
“明国官府就一直查得很严厉。”
“抓到走私青白盐的,”
“重则当即处死,”
“轻则流放河湟,”
“汉人已经不敢走私了。”
“盐卖不出去,”
“赋税损失很大,”
“边地百姓也怨声载道。”
“再这么下去,”
“最多一年半载,”
“边地部落就会投靠明国。”
大明禁绝青白盐走私,
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
是因为西夏侵占中国土地。
因为走私主力便是边军将士,
而西夏攻城略地、杀人掳掠,
把边军的军将们搞得损失惨重。
被杀的被杀,
丢官的丢官,
并且全部丢了地盘,
甚至是丢了部队,
这特么还怎么跟西夏搞走私?
西夏攻占许多地盘,
抢走许多人口和财货,
食盐生意反而没法做了!
“除了青白盐,”
“还有丝绸、茶叶等货物,”
“也禁止卖到甘肃二州,”
“丝绸之路商税锐减,”
李仁忠说道,
“汉人商贾虽有怨气,”
“却还能撑得下去,”
“我们却撑不得太久,”
“须得尽快恢复贸易。”
“迟迟不能和谈,”
“只能便宜那些黄头回鹘,”
“汉地货物都改走黄头回鹘的地盘过去了。”
李察哥说:“先和谈吧,”
“明国想怎么谈,”
“再苛刻也答应他们。”
“我看金国与明国,”
“明年定有一战,”
“而且还是一场大战。”
“我们赶紧休养生息一年,”
“明年找准时机再出兵。”
“金国若败,便向明国称臣,”
“趁机夺取八馆之地。”
“明国若败,便向金国称臣,”
“趁机夺取横山与河湟。”
李仁忠思来想去,点头道,
“只能如此了。”
“大夏国势日蹙,”
“必须相时而动,”
“不可与金明两国硬碰硬。”
李察哥厉声道:“不管哪国打赢,”
“等他们一打起来,”
“立即出兵收拾萧合达!”
李乾顺说:“若是动手,他必定投靠明国。”
李察哥说:“只要迅速调集大军弹压,”
“抢在金明两国分出胜负之前,”
“就不怕他到时候投靠哪国!”
马扩离间西夏君臣,
导致萧合达随时可能反叛,
其最大的成果便是如此。
可避免大战之时,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