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463节
“在青阳铁场搜集船只,”
“沿西溪而下直奔泉州,”
“到了泉州就能坐海船逃往广州。”
“沿途有哪些州县,”
“具体地形又如何?”张顺问道。
谢如意说:“皆为连绵群山,”
“沿途会经过闽清、尤溪、清溪(安溪)三县。”
“将军最好别去追,”
“辛兴宗随便找个地方下船,”
“钻进山里就得派大军搜山才行。”
“在下建议不要把他逼得进山,”
“将军可提前坐海船去泉州,”
“等着辛兴宗带兵自投罗网。”
张顺问道:“他只能逃去泉州吗?”
谢如意说:“福建遍地是山,”
“好走的就那几条道。”
“辛兴宗也可不去泉州,”
“但行军难度极大,”
“很可能搞得胜捷军发生兵变。”
“为了安抚士卒,为了早日逃走,”
“辛兴宗多半会往泉州跑。”
张顺觉得谢如意是个人才,问道,
“你叫什么来着?”
谢如意回答:“在下谢如意,原为建州通判,”
“因剿贼有功升为福建提刑使。”
“你还带兵打过仗?”张顺笑道。
谢如意说:“只是剿灭建州一伙匪寇而已,”
“万万不敢在将军面前班门弄斧。”
张顺说道:“福州暂时交给你负责,”
“你来管民政,”
“杨应诚管降兵,”
“等着朝廷派人过来接收。”
赵岍也想表现一番,
“建州有范贼作乱,”
“南剑州太守也拥兵自治,”
“将军可给这两州写信过去,”
“令他们立即归顺我大明,”
“防止乱子继续扩大。”
“汀州和建宁的两浙兵,”
“可让这位沈谔将军去劝降,”
“承诺归顺大明就能回家乡。”
“很好,你也是个人才,”
“还有什么计策都献上来。”
张顺对福建的情况不怎么了解,
迫切希望借助本地官员做事。
曹仔趁机说道:“漳州太守是在下的同年,”
“在下可写信将其劝降。”
毛奎也说:“上杭有钟寮金场,”
“须得防备两浙兵洗劫金库,”
“也要防备那里的官员中饱私囊,”
“将军可派几百精锐过去接收。”
曹仔被打开思路,跟着说道,
“南剑州有龙门银场、梅营银场、龙泉银场、石城银场、大演银场、石牌银场,”
“须得让南剑州知州盯紧了,”
‘这种时候很容易被私吞大量白银!”
“那么多银场?”张顺惊讶道。
这些官员为了讨好新朝,
绞尽脑汁给张顺出主意,
他们给大宋朝廷当官都没这么积极。
.....
带着一堆降兵回福州,
虽然也缴获不少辎重,
但张顺却感觉更加头疼。
害怕闹出乱子被太子处罚,
张顺根本不敢轻易遣散降兵,
但养这些兵又得耗费粮食。
思来想去,张顺决定先把童贯招募的新兵遣散,
接着再淘汰福建兵里的老弱。
但那些浙江兵暂时不能动,
得把他们送回老家再说,
否则必然一路抢掠回浙江.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和尚庙
到了福州,张顺把文武官员叫来,
“福州最大的寺庙有哪些?”
毛奎回答说:“东南西北四禅院。”
张顺又问:“哪家的名气最大?”
毛奎说道:“东禅院名气最大。”
“元丰三年,东禅寺聚集四方名僧,”
“筹备编修雕刻《大藏经》,”.
“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完成。”
“因刻成于崇宁年间,”
“此经又名《崇宁藏》,”
“还由转运使出面献给.....”
“嗯,献给昏君。”
“福州东禅寺,被旧宋朝廷册封了两个寺号。”
“一为‘东禅净土’,此号源自唐代;”
“一为‘崇宁万岁’,此号来自昏君。”
谢如意说:“东禅寺内,还有昏君的御赐手书。”
“前段时间童贯勒令各寺交粮,”
“东禅寺把昏君御书拿出来,”
“童贯就不敢再逼迫过甚。”
“童贯拥立伪帝时,”
“还把住持广慧达杲禅师请来,”
“这使得伪帝的身份更让人信服。”
“也就是说,东禅寺的粮食最多?”张顺嘀咕道。
谢如意道:“东禅寺只是钱财最多、名气最大,”
“其钱财主要靠信徒捐赠与生意经营。”
“但粮食最多的却是西禅寺,”
“福州西郊良田富集,”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