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06节

  “为何会如此?”陈东问道。

  “因为就连你,都打心底不把私造银元当回事,”

  赵渊见陈东要张嘴辩解,连忙抬手道,

  “不用争辩,你肯定说自己知道利害,”

  “肯定说抄家流放即可。”

  “今后可以按你说的那样做,”

  “但这次绝对不能轻饶。”

  “就一句话,必须让众臣知道,”

  “大明不是那个旧宋!”

  陈东依旧固执己见,

  “臣以为,应当严明法纪。”

  “《大明律》既然还没编修完毕,”

  “诸多案件就该依照《宋刑统》来。”

  “具体案件自可酌情处理,”

  “但或有重罚、或有赦免,”

  “都该有理有度方能服众。”

  “便说那高世作的妻族,”

  “他们对此案毫不知情,”

  “大明开国以来也守礼守法,”

  “如此飞来横祸竟要被灭族?”

  “不但无法服众,”

  “还会闹得人心惶惶!”

  “臣建议,如果陛下坚持诛族,”

  “只诛高世作的父族即可,”

  “母族与妻族都应该放过。”

  “还有那王、魏两家,”

  “他们没有参与造假钱,”

  “举族流放就已能震慑世人。”

  “别说夷三族,王、魏两家的本族都不必诛灭。”

  赵渊没有立即表态,

  而是仔细思虑再三,模棱两可道,

  “我知道了,你回督察院吧。”

  “臣告退!”

  陈东躬身退下。

  夷三族这件事,

  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随着舆论发酵,

  上疏劝谏的大臣,

  数量已经超过百人。

  然而越是如此,

  赵渊越不能妥协!

  一可扫除更多旧宋权贵;

  二可巩固皇帝之威严;

  三可改变固有观念,

  让不能私造钱币的意识深入人心。

  当然,还得适当给群臣一个台阶,

  在挥舞屠刀时稍微砍偏一些。

  ……

  常朝会。

  五品及以上官员,

  分为左右两班,

  朝着皇帝端坐。

  其余官员,整齐站立在更后方。

  御座旁边,还有一只鎏金重锤摆钟.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秦桧开口

  讨论完一些寻常政务,赵渊说道,

  “近日来,假银元案有诸多大臣上疏,”

  “今天就在大庆殿好生议论一番。”.

  “谁有话要讲,但说无妨,”

  “不会因言获罪。”

  群臣都看向首相闻焕章,

  等待着他来领衔表态。

  可在旧宋冒死直言的闻焕章,

  如今做了宰相却更加“沉稳”,

  端坐在椅子上没有任何反应。

  李邦彦不敢胡乱扭头,

  只是眼珠子左右移动,

  用余光去观察身边阁臣。

  他也觉得不该夷三族,

  却又不愿强出头,

  盼着有人冲锋陷阵。

  高景山病故之后,

  接任副相的翟汝文站起,手捧笏板说,

  “陛下,私造钱币自是大罪,”

  “但将犯法者斩首弃市即可。”

  “即便要行连坐法,”

  “也该高世则本人砍头,”

  “其家人发配边地为民。”

  “此案没必要牵连母族与妻族,”

  “也没必要将其父族给杀光。”

  翟汝文表态完毕,

  种师道也跟着说:“翟相所言极是。”

  年前才补为阁臣的柳瑊,

  见这两人都发声了,也起身说道,

  “臣附议。”

  五位阁臣,

  两人不说话,

  三人反对夷族。

  闻焕章其实私下劝谏过,

  但他很敏锐的察觉到,

  这事儿似乎已不可改变,

  于是尽量避免皇帝与首相发生冲突。

  李邦彦则属于耍滑头,

  这是他的惯用伎俩。

  当初坐视蔡京、王黼恶斗,

  李邦彦很少发表意见,

  又悄悄结交各方势力,

  于是跟所有大臣都关系好。

  接下来是六部。

首节 上一节 2506/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