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13节
陆陆续续搜检完毕,
李氏兄弟前往三省考场,
闵安国却是去了普通考场。
李公鉴打着灯笼清理考号,
贡院很久没用了,
估计还有蜘蛛网什么的,
运气差的甚至还会遇到蛇鼠窝。
很快他就发现,
号子已被清扫过,
李公鉴嘀咕道:“新朝对举子倒是贴心。”
把防水布小心钉好,
李公鉴站在号子外伸懒腰。
隔壁的考生也在呼吸新鲜空气,
两人随口打招呼认识,
李公鉴的隔壁号却是胡铨。
又过一阵,
还未天亮,
却有巡场军差过来。
“当当当当.....”
军差一路敲锣而行,大喊道,
“还有半个时辰开考,”
“莫要站在号外,”
“都进号子里等着!”
“不得再交谈,”
“不得再喧哗.....”
敲锣军差的身后,
还跟着其他军差。
李公鉴发现居然有军差过来给炭,忍不住问,
“礼部试还给举子发炭吗?”
“不准言语,”
军差呵斥一声,却还是回答,
“今年有倒春寒,”
“官家体恤举子,”
“每人都给炭取暖。”
“莫把号子封死了,”
“当心会中那炭毒。”
“当当当当!”
敲锣军差大喊道:“南方举子听好了,”
“莫要封死号子,”
“否则会中炭毒!”
胡铨自己带了炉子和水,
点燃炭火开始熬粥,
顺便烘烤已经冰冷的白面馒头。
终于熬到天亮,
考试官和监试官都到场了。
一份份誊抄好的考试题目,
被贴在巨大的木板上,
由二三十个军差举着,
从考场的各处缓慢走过,
一边走还一边念诵那些题目。
为了保密,
无法提前印刷试题。
甚至连今天的考试题目,
都是昨天讨论确定的。
而下一场考试的题目,
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定,
只是由主考官们商量出大致范围。
大明新朝的科举规矩极严,
不像旧宋的礼部试,
主考官居然能中途请假离开贡院——很容易泄题!
考试内容也大大增加,
不仅添加了数学、物理、实务,
就连传统经义题也有所变动。
比如今天的内容,
旧宋只考《论语》和《孟子》,
大明却还要考《大学》和《中庸》。
当然,八股文依旧没有兴起,
只有类似八股的几个套路。
李公鉴听军差念着考题,
不时探出脑袋去看木板。
木板上的考试题目,
是用了标点符号的。
今年考生在礼部领票号时,
礼部官吏再三强调,
答题时必须使用标点符号。
如果符号多了记不住,
至少要使用逗号和句号。
这个对考生而言很简单,
因为他们从小就学“句读(逗)”,
那是老师传授知识的核心部分。
一口气行完,称为一句。
行气过程中的停顿间隔,
称之为读(逗)。
士子们平时读书,
会自己标记句读,
赵渊只不过把句号和逗号变得更规范统一。
李公鉴先把题目全部誊抄,
上午答完《孟子》和《论语》。
至于《大学》和《中庸》,
李公鉴显得有点慌乱。
这两个玩意儿,
在旧宋不是必考内容,
虽然早就名气很大,
但也有许多考生没学过,
或者只是简单学习过。
李公鉴来到东京之后,
专门购买了皇帝注疏的《大学正义》、《中庸正义》。
他一直关在客栈里面背诵,
文章不长能够背下来,
但此时此刻却有些已经忘了。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