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17节
“当为闽王之后。”
闽王,就是焚毁南少林的唐末军阀王审知。
一个占领福建全境却不称帝,
而且选贤任能、轻徭薄赋、遥遵朝廷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宋代科举虽然兴盛,
却还没真正普及到底层农民。
历届进士,有一个算一个,
至少也是白家那种土财主。
又或者暂时过得穷困,
却属于落魄士绅,
譬如秦桧那样的。
只有到了明代,
印刷、造纸成本变得更低,
才有真正的贫苦农家子靠科举翻身!
看看这届礼部试的前三名,
就晓得进士群体是什么成分。
.....
“邦衡兄,快去看榜了!”
李易站在客房门口大喊。
“来了,来了。”
胡铨推门而出。
二人结伴下楼,
在楼梯口就遇几个士子,
又在街道上再聚了一些,
浩浩荡荡朝着贡院街道杀去。
那里已经挤满了人,
还有富商带着家丁,
等着玩榜下捉婿那套。
左等右等,
终于有官差从贡院出来。
很快,一张榜单贴出,
瞬间士子哗然。
因为今年的进士名额太少了,
宋徽宗当皇帝那会儿,
一榜动辄六七百个进士。
而大明开国的第一届科举,
进士居然只取350个。
何其刻薄寡恩!
李易嘀咕道:“怎才三百五十人?”
胡铨说道:“退回去百年,”
“旧宋也只取三四百人。”
“旧朝有冗官之患,”
“进士却越取越多,”
“大明新朝是吸取了教训。”
“那还说得过去。”李易点头道。
“我中了!我中了.....”
人群当中,
已经有人在欢呼叫喊。
殿试还没举行,
如今的名次不算数,
但也有一些参考价值。
眼界更高的官员或富商,
不会在末榜名单捉婿。
但那些中小型商人,
却很有自知之明,
专门逮着排名低的贡士抓。
“相公可曾婚配?”
“小女年方二八,温柔贤淑.....”
“俺家在东京有好几间铺子,”
“俺那长子已外放为州曹。”
“.....”
闵安国站在榜下欣喜不已,
他是礼部试末榜第二名,
也是闵家近几十年第二个进士。
叔父闵子顺与皇帝有旧,
而今家族又出进士,
洋州闵氏必将大兴矣!
一张张榜单贴出,
头榜终于公之于众。
“礼部试第一,”
“南剑州剑浦县李侗!”
好事者大声呼喊,
又踮起脚尖举目四望,
“李相公何在?”
“李相公何在?”
李侗根本没来看榜,
在客栈研究微积分呢,
他知道自己这次必中。
李易拱手祝贺:“恭喜邦衡兄。”
“同喜,同喜。”
胡铨还礼道。
他们两个,
胡铨是第二名,
李易是第七名。
李公懋和李公鉴两兄弟,
此刻都喜滋滋站在榜下。
李公懋第五名,
李公鉴第一百七十四名。
沉寂三十年的磨刀李氏,
如今又杀回来了!
由于考试内容特殊,
南剑州这次上榜好几个。
除了陈渊的师侄李侗,
还有陈渊的弟子邓柞等人。
汉中和开封的中榜者也不少,
都是系统学习过数学、物理的。
前十名当中,
福建三人,四川三人,
江西两人,京畿一人,淮南一人。
(广东人王大宝,这次被归为开封考生。)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