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56节
为何要用痴迷来形容?
因为他不但自己私下玩,
还试图在民间推广开来。
前一种行为谁都懒得去管,
后一种行为却极有可能影响社稷。
最严重的就是道统问题!
学术思想已被冲击得乱七八糟,
现在又把日心说给搞出来,
必然导致学术思想重构。
皇帝还强行搞学派缝合,
更是加剧了这种混乱。
今后谁才是儒家正统?
学术分歧,如果控制在民间还行,
一旦把庙堂牵扯进来,
极有可能引发剧烈党争。
阁部大臣们,
一个个都心忧不已。
也就李邦彦这种人,
才不管今后洪水滔天,
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讨好皇帝。
又是一次阁部重臣会议。
闻焕章刚要开口,
赵渊就打断道:“今日只谈政事,不要提及其他。”
“是!”
众臣围着大长桌端坐,
闻焕章也老老实实闭嘴。
旧宋堂议,都是皇帝坐上面,
重臣大佬们坐下面。
如今再次被赵渊改变,
让木匠做了一张近十米长的会议桌。
皇帝不再跟重臣远远隔开,
而是坐在会议桌的主席位。
两侧是首相和副相对坐,
接着是其余阁臣、尚书、御史、侍郎.....
通政院的院长也有出席,
并且负责做会议记录。
活字印刷出的文件下发,
重臣们拿起来开始阅读。
赵渊开口说道:“今天说荆襄问题。”
“荆襄之地,唐时繁荣,”
“人口众多,经济富庶,文风极盛。”
“为何有宋一朝,”
“一直无法恢复呢?”
“我让人查找了唐时文献,”
“又整理了宋时历年政令,”
“现在基本已经搞明白了。”
重臣们不敢再看会议资料,
齐刷刷坐直了聆听。
赵渊却说:“可以一边看一边听。”
“如果说荆江两岸有洪涝,”
“遍地沼泽导致地广人稀,”
“但南阳和襄阳为何衰落至今?”
“那里可没有太多沼泽,”
“而且土地极为肥沃,”
“宋朝多次鼓励移民开垦,”
“老百姓却宁愿逃亡也不种地。”
“根本原因是经界问题!”
“旧宋在荆襄吸纳移民有三种方式:”
“一为屯垦;”
“二为招佃;”
“三为私耕。”
“先说屯垦。把流民招募为厢军,”
“再让厢军去屯田,”
“由荆襄官府管理。”
“这种方式,只能持续几年,”
“那些屯垦厢军就纷纷逃亡。”
“为何逃亡?”
“因为他们过得猪狗不如,”
“种出来的粮食不是自己的,”
“靠军饷和月粮连家人都养不活!”
“初时尚可,因为敢搞屯垦的都是能臣干吏。”
“一旦这位能臣干吏被调离,”
“继任者必然横加盘剥。”
“也就襄阳城周边的屯垦持续最久,”
“撑了二十几年才撑不下去。”
“最后屯垦出的官田,”
“全被官吏和豪强瓜分了!”
大臣们下意识点头,
因为皇帝说的都是实话。
赵渊继续说:“再谈招佃。”
“荆襄地广人稀,”
“在本地招佃极难,”
“只能依靠农户、佃户自然繁衍。”
“这也是宋代荆襄户口增涨的主要方式,”
“但五代后的荆襄人口基数太少.....”
“嗯,就是人少,”
“繁衍起来也慢。”
“农民和佃户又被盘剥,”
“夭折、逃亡者不知凡几。”
“即便繁衍增加了好几倍,”
“但还是显得太少。”.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乱世重典
“再说私垦。”
“地主招不足佃户,”
“就不太愿意垦荒。”.
“这使得荆襄地区的开荒,”
“都以城镇为中心,”
“渐渐的向外辐射。”
“而吸纳外地人口来垦荒,”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