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558节
“有茶叶、漆器、蚕桑、柑橘。”
“至于矿冶、竹编、造纸,体量太小,”
“可以忽略不计。”
“茶叶不能富荆襄之民,”
“是旧宋茶法造成的,”
“特别是蔡京的茶法。”
“荆襄商贾本就不富,”
“荆襄还不怎么出进士。”
“他们根本拿不到茶引,”
“只能忍受外地茶商压价,”
“想要靠茶叶赚钱只能走私。”.
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怎么治民
“走私赚小钱还可以,”
“一旦规模搞大了,”
“必然被有茶引的外地茶商举报,”
“引来旧宋朝廷的严厉打击。”.
“再说漆器。唐代襄阳漆器独步天下,”
“靠的是样式,还有个专称叫‘襄样’。”
“五代之后,襄阳文脉不振,”
“漆器样式也流于平庸,”
“到宋代已经难以卖去外地。”
“再说柑橘。或许是唐代之后气温变低,”
“也或许是品种退化。”
“在唐代闻名于世的襄阳柑橘,”
“到宋代已经不好吃了,”
“甚至连入药都不够格。”
“再说蚕桑。襄阳的桑树品种枝干高大,”
“适合农业间作,不利于密植和采摘。”
“唐末以来,流行矮桑密植,”
“可大规模发展地区蚕桑纺织。”
“襄阳那边,跟不上脚步了。”
阁部院重臣们,
被这番话听得一愣一愣。
他们在做地方官时,
或许通过接触士绅百姓,
能够了解当地情况并因地制宜。
但绝对不如赵渊阐述得这么全面,
而且如此的高屋建瓴。
赵渊说:“茶叶好解决,”
“新茶法已经实施,”
“可给茶户、茶商以喘息之机。”
“还能改为炒制茶叶,”
“运到国境之外去销售。”
“柑橘也好解决,”
“让劝农司培育或移植新品种。”
“蚕桑,根据当地的桑树品种和地形,”
“可开发高田加池堰、高台加池塘的方式。”
“既能尽量利于地形,”
“也可保持农桑收入,”
“还能趁机兴建堰塘水利,”
“同时发展鱼类养殖.....”
赵渊扫视众臣:“这样才叫施政治民,”
“要因地制宜,要了解当地情况。”
“而非一味的空喊什么劝农桑、兴水利!”
就连闻焕章,
也是初次体会到皇帝的治民能力。
因为在山东的时候,
赵渊的主要精力,
都投入到练兵了。
再有其余的政令,
也不过是丈量土地、兴修水利。
有一个算一个,
在场大臣都对皇帝肃然起敬。
眼前这位,就算不当皇帝,
而是做旧宋的地方官,
肯定也能造福一方百姓。
赵渊说:“把我刚才讲的这些,”
“印出来发给各地官员。”
“让他们因地制宜,”
“刚才说的只是适合荆襄,”
“他们治民时不要照搬过去,”
“要领悟其中的方式方法!”
“陛下圣明!”
众臣齐声高呼。
赵渊为啥关注荆襄?
因为钟相一直小动作不断,
去年冬天甚至杀进广西!
.....
福建那些农民军领袖,
破例得到皇帝召见。
众人振奋不已,
誓为天子效命。
最大的反贼头子范积中,
不愿再打仗,
被安排带着妻儿迁徙玉沙,
担任汉阳府玉沙县的主簿。
其余不愿打仗的,
大多赏赐一些钱粮、种子、耕牛,
扔去荆江两岸开荒种地。
只要坚持三五年,
个个都是小地主,
而且允诺他们五年免税。
看起来朝廷很抠门,
但这些人居然都愿意。
因为他们全家都可离开福建,
不必担忧有人报复。
一切开荒条件给足,
非但生活无忧,
而且颇有奔头。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