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993节

  才怪!

  塞尔柱的统治过于松散,许多地方都是领主说了算,就连苏丹也不方便直接插手。

  但桑贾尔这位苏丹,确实非常宽仁包容,波斯文学在他手里迅速复兴,而且沙漠教也变得更加世俗化。

  至少,在他的实控地盘是这样.

第三千两百九十三章 继承权之战

  从苏丹继承权之战,到一系列扩张战争,桑贾尔在三十余年间未尝一败。

  如此战绩,桑贾尔拥有强大自信,而自信又带来了包容,甚至愿意使用拜火教学者。

  根据塞尔柱使者带来的礼物,赵渊回赠了大量礼品。

  甚至给每个使者(不包括奴仆),赐予两件丝绸衣服,这把艾布激动得语无伦次。

  接下来就是为期一年的文化交流,翰林院和鸿胪寺官员,负责在交流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获取更多国外信息。

  对于塞尔柱,赵渊了解得并不多,只晓得苏丹被耶律大石打得一败涂地。

  现在西亚、中亚有哪些国家,互相之间又是什么状态,赵渊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塞尔柱的使节团,正好为大明点亮地图!

  艾布在开封住下,不断打听大明的各种信息.

  与此同时,他也经常被旁敲侧击,大明官员套取到许多情报。

  双方获取的消息,都有点变形...

  比如,艾布总给塞尔柱贴金帝国的一切都非常美好,帝国的敌人则全是坏蛋!

  “我们西边的国家叫罗马,总是招来愚蠢的狂热异教徒。”

  “那些异教徒残忍嗜杀,早年间趁着帝国分裂,到处抢劫屠杀我们的平民。”

  “他们高举着十字旗,一次次入侵我们的家园。”

  “那些幸福美满的百姓,因为忠于苏丹,经常被异教徒杀害......”

  “伟大的塞尔柱苏丹,任命赞吉为艾塔伯克。”

  “在我离开的时候,赞吉已经夺回阿勒颇,赶走那里凶残愚蠢的异教徒......”

  赵渊拿到这些情报,只能简单推测出一些事情。

  他对老爹说:“拜占庭帝国跟十字军联手,不断侵占塞尔柱的国土,正跟塞尔柱打得有来有回。”

  事实上塞尔柱帝国内部,存在一大堆苏丹国。

  十字军进展最顺利的时候,恰逢塞尔柱的内战时期。

  如今,桑贾尔从形式上统一帝国,已经发起了对十字军的反攻。

  艾布提到的那个赞吉,以前只是一个突厥族奴隶。

  因为骁勇善战,被前前任苏丹收到身边,而且还学习了文化知识,继而又担任王子的老师,最后一步步成长为总督。

  三年前,苏丹桑贾尔赐予他三座城市,其中两座都在十字军手里。

  赞吉率领军队一顿胖揍,夺回属于自己的城市,并且还在继续扩张当中,今年甚至开始反攻安条克。

  (此人去世的时候,地盘已经涵盖叙利亚大部,以及整个美索不达米亚,靠暴打十字军开启一个王朝。)

  赵渊说:“拜占庭和十字军,终究离我们太远,打得再热闹也与中国无关。”

  “也有跟我们利益相关的。”

  闻焕章说道:“根据拜占庭使者,还有各国海商,以及大明海商提供的信息,汇总起来得出一個结论。”

  “即东西方的海洋贸易,目前掌握在两个国家手里,阿拉伯、波斯商船想要到中国贸易,必须给这两个国家缴纳重税!”

  “哪两个国家?”赵渊问。

  闻焕章说道:“一个是印度的注辇(朱罗)王朝,一个东南亚的三佛齐王朝。”

  “这两个国家,从一百年前开始打海战,争夺东方贸易的海洋控制权。”

  “印度那个注辇王朝,在最牛逼的时候,甚至一度占领缅甸南部、马来半岛和部分苏门答腊岛。”

  “印度的国家,也有杀到东南亚的时候?”

  赵渊非常惊讶。

  闻焕章点头说:“一个印度教国家,一个佛教国家,为争夺中国商道控制权,已经互相攻打了一百多年。”

  “他们两个国家的存在,严重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商船都要被征收重税。”

  “包括中国海商在内,最远只到马来半岛东部,因为继续往前的入港税越来越重。”

  “这倒是一个问题。”

  “必须学朱棣,搞一个郑和下西洋,把这两个国家全打趴下!”赵渊说道。

  郑和船队运载的士兵,真就是去武装游行的?

  当时郑和面临的情况,跟赵渊现在差不多。

  只不过,三佛齐被满者伯夷取代,朱罗王朝被僧伽罗人(斯里兰卡)取代。

  郑和为了击败满者伯夷,先在吕宋册立汉人总督,把满者伯夷的势力赶出菲律宾。

  接着又扶持文莱,在加里曼丹岛站稳脚跟。

  继而设立巨港宣慰司在苏门答腊岛扎根.

第三千两百九十四章 三面围困

  三面围困紧逼,不断压缩其势力范围,搞得满者伯夷只能俯首称臣。

  而征服斯里兰卡,郑和带去了近三万战兵,甚至有两千精锐铁甲骑兵。

  就这样,郑和都差点翻车。

  整个过程斗智斗勇,打得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僧伽罗军队如果素质再高一些,郑和船队就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闻焕章道:“得先灭掉金国,你说的海上扩张太遥远了。”

  赵渊说道:“船现在就要开始造,打金国也能用上,每年造几艘战船就行。”

  “不能像朱棣那样抽风,短期内打造大量海船,搞得一些地方民不聊生。”

  “今后的运作模式,也不能学朱棣,得给各方分配利益。”

  “朱棣的郑和下西洋,是官方垄断海洋贸易,把民间商贾的财路给堵死。”.

  “地方官府和老百姓,承担打造战船的全部成本。”

  “而获取的海贸利润,却全都被朱棣拿走,大部分用于五征漠北和修建北京城。”

  “这么一搞,导致中央大臣、地方官员、民间商贾和普通百姓,全都反对继续下西洋。”

  闻焕章拿出一份计划书:“陛下,我们还是先讨论内政吧,”

  “这是我收集地方信息,让内阁制定出来的改革方案。”

  赵渊接过来仔细阅读,却是和摊丁入亩配套的吏役改革。

  第一,摊丁入亩,确定为省内分摊。

  即每个省先确定丁额,再根据各府实情,对这些丁额进行分摊。

  富裕的府,对贫穷的府转移支付。

  同样的,一府之内,各州县也这样分摊。

  好处是,贫穷地区的百姓,不会因此负担过重。

  坏处是,越富裕的地方,改革阻力就越大,因为他们会承担更多。

  第二,摊丁入亩所收取的钱粮,三成归州县,三成归府,三成归省,一成归中央。

  这跟清朝是颠倒的,清朝的中央直接收取七到八成,搞得地方跟没有摊丁入亩一样,换其他办法压榨百姓获取资金。

  第三,改革吏役。

  严格确定正式吏员数额,这些吏员可以升为官员,全部由中央朝廷支付工资。

  严格确定正式差役数额,这些差役无法升官,工资用摊丁入亩的收入来支付。

  因为,这本来就属于服役,摊丁入亩之后改为聘用。

  临时吏员和临时差役地方官府可以酌情征召,但工资必须自行支付,不准使用白吏和白役(不给工资那种)。

  一旦发现不给工资,官员罢官,吏员开除,并彻查其贪污罪状。

  赵渊看完以后,叹息说:“或许能够维持几十年。”

  闻焕章道:“有这套方案的底子在,就算过了一百年,情况也比不改革更好。”

  说白了,就是朝廷财政养一批正规吏员。

  这些吏员可以升官,但数量不是很多,主要以文吏为主,负责维持各级政府工作运转.

第三千两百九十五章 人头税

  而摊进田赋的人头税,用来养大量差役和临时工.

  人头税就那么多,各级官府自己看着办。

  反正不准让差役打白工,这是危害最大的,官府不发工资,就等于让差役盘剥百姓。

  清朝中央把人头税抽走七八成,导致地方财政严重不足,书吏和差役也严重不足。

  只能在必须上报吏部审批的书吏之外,再征召一些拿工资的编外书吏。

  书吏们如果还忙不过来,就以收学徒为名招“白书”,不拿工资自己想办法捞钱。

  而差役就更加混乱,县太爷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差役。

首节 上一节 2993/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