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050节

  想当初,仅仅是看不惯梁师成霸占京郊百姓墓地,翟汝文上疏弹劾了几次,就被贬去宣州做地方官。

  现在多好啊贪官污吏们瑟瑟发抖,奸臣更是在朝堂绝迹了。

  换做十年前,翟汝文想都不敢想。

  赵逢吉和王槐留在二股河,符行中跟随皇帝北上。

  站在宽阔绵长的堤坝上,眼前是渐渐下降的黄河水位,符行中指着对岸说:“那边就是长芦镇(后世沧州市区)。”

  “隋唐时候,曾设立州治,但多次降州为县。”.

第三千四百章 长芦县

  “宋初为长芦县,因为人口稀少,降为长芦镇。”

  “后来又发展起来,复设为长芦县。”

  “熙宁二年,黄河大决堤,整个长芦县都被淹没。”

  “熙宁四年,长芦县再次降为长芦镇。”

  “到前宋政和年间,长芦镇人口又多起来。”

  “当时本来打算恢复县治,结果又遇到黄河大决堤,长芦镇再次被洪水淹没。”.

  “就连更远的沧州城,城墙也被淹得只剩六尺。”

  赵渊心中暗自叹息。

  政和年间那场大水,赵渊自然是知道的,当时他正在濮州做太守。

  朝廷为了保住开封和山东菁华区域,选择牺牲河北这边。

  沧州那么高的城墙,只剩六尺城头没被淹没,据说整个黄泛区死了百万人。

  那一场大水,对之后的联金伐辽影响极大。

  整个河北东路都受灾严重,义军和盗贼横行多年,地方民生始终无法恢复,打仗时难以提供士兵、民夫和粮草。

  甚至严重扰乱山东譬如宋江等巨寇能够做大,就是靠着灾后持续好几年的饥荒。

  符行中说道:“在二股河束水攻沙之前,可在北流这边引黄放淤,即当年王安石的法子。”

  “有黄河泥沙进行淤灌,可快速大面积治理沧州盐碱地。”

  “等二股河开始束水攻沙,这边就基本不会再有水患,方圆五个州府皆可成为沃野。”

  “大规模引黄放淤,需要很多人手吧?”赵渊问道。

  符行中说:“一二十万人。”

  赵渊闻之沉默。

  沧州与河间,本来就地广人稀,若再征发二十万人治河,农业生产还要不要保证了?

  符行中说道:“拓宽二股河北道需要迁走大量人口。”

  “一来故土难离,二来北流多决,这些百姓是不愿往北迁的。”

  “那我只能再做暴君了,”

  赵渊摇头叹息,

  “或许十年之后,他们能够理解。”

  符行中说道:“非但能够理解,而且还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沧州、河间需要引黄放淤,但缺乏足够的民夫。

  二股河流经区域需要迁徙百姓,可他们又不愿来沧州、河间。

  这個时候,就必须朝廷强制迁徙。

  而且还要把军队调过去,一旦有人搞事,立即进行残酷镇压。

  赵渊说道:“引黄放淤你们可先小规模进行,等我快速灭掉金国,就能筹措钱粮治理这边了。”

  符行中说道:“臣不是催促陛下伐金,就黄河眼下的情况而论,这些事情越早办理越好。”

  “一旦拖延五年以上,黄河随时可能大决堤。”

  “到时候只能故技重施,便如政和七年时那样,把整个沧州、半个河间、半个大名,还有周边一些府县淹掉,以此来保住开封与山东。”

  那么搞的话,又是死者数十万,流离失所数百万。

  得加快灭金步伐,腾出钱粮来治河!

  ...

  继续北行,沿途视察,很快便到了巨马河。

  拒马河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时不时还遇到塘泊,接天莲叶无穷碧,让赵渊感觉回到了江南。

  “此地甚好!”赵渊点头赞许。

  符行中说道:“这是治理数年的成果。”

  “前宋为了抵御辽国故意让巨马河深不可行船、浅不可足涉。”

  “因此年年清淤,又保证河水不深,而且河中遍布暗桩。”

  “但宋末之时,因与辽国休战多年,河北边防渐渐荒废。”

  “连续三四十年,河北水长城的岁修都敷衍塞责。”

  “亦有官员和豪强,冒着死罪围湖造田。”

  “因此湖泊面积日渐缩小,河流淤塞严重,一遇大水就漫灌两岸。”

  “金国占领此地之后,同样什么都不管,河湖淤塞得更严重。”

  “又有无数百姓,不堪金国盘剥而南逃。”

  “我大明收复此地时,绵延千里皆为泥沼,大小湖泊胡乱散布,百姓人口早已十不存一。”

  “迁回百姓之后,立即就疏浚连接湖泊的数百条河道沟渠。”

  “而且这里全是前宋屯田,任何私田都是违法盗取,大明朝廷一律不认。”

  “这千里良田全分给了回迁百姓,没有任何大族豪强能兼并。”

  “人们干劲十足,回迁第一年就大丰收!”

  “不但巨马河南岸如此,金国割地求和之后,朝廷还安置、流放了许多百姓到北岸。”

  “如今,巨马河北岸亦是一片稻香。”

  “从去年开始,还在拔除河湖里的暗桩。”

  “明年会给巨马河清淤,让巨马河也能行船。”.

第三千四百零一章 征集民夫

  赵渊问道:“朝廷并未拨款,你们是怎么征集民夫的?”

  符行中说道:“第一年丰收之后,百姓人人喜悦。”

  “次年治理河湖,可谓一呼百应。”

  “老百姓自带工具,就在本村本镇清淤疏浚。”

  “男子挖掘搬运,女子煮饭送食,不要官府一文钱。”

  “而且全无怨言,个个喜笑颜开。”

  “只有去得稍远的河工,官府才会管饭,同样不给工钱。”.

  “民皆悦之,则诸事可成。”赵渊非常高兴。

  符行中说:“因为再苦再累,他们也是为自己做事。”

  绵延千里的水长城周边区域,只要官吏不乱搞,稍微进行有序引导,在大明开国之后就很好治理。

  你有几千亩地?

  抱歉,官府不认。

  因为这里全是北宋的军屯,你家的土地肯定是非法私吞的。

  改朝换代没有砍你脑袋,你就自个儿偷着乐去吧。

  所有田亩,都分给了平民百姓,没有丝毫的兼并现象。

  顶多有些本地小吏,让自家或者亲戚,在分田的时候多占几亩。无伤大雅。

  大家都有田,而且比较平均。

  治理的又是本村本镇水利,好处全归自己,老百姓哪会没有积极性?

  官府只需根据治河官的要求,给各村下达相应指令。自有本村德高望重之人,带着全村利用农闲时候干活。

  就连老弱妇孺,也在送饭之余帮忙。

  赵渊望着眼前的稻田,突然问道:“这些年越来越冷,水稻在北方还能种?”

  符行中解释说:“这些都是早熟稻。”

  “因为气候原因,播种时间比南方晚,抢在天气转冷前收割即可。”

  宋初之时,辽国时常入侵。

  于是北宋就搞出水长城体系,把大大小小几百个湖泊,近百条天然河流,全部连接在一起。

  为此还挖了数百条人工河渠。

  一可有效抵御辽国入侵,二可就地屯田获取军粮。

  效果非常明显,无数河北盐碱地,都被改造成了水田。

  而辽军真过不来,只能绕往河北西路南下——金兵也过不来,同样必须从真定那边绕。

  第一年屯田失败了,就是因为稻种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050/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