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116节
但李清臣呢?
他的岳父和儿女亲家,虽然全都反对变法,李清臣自己却是变法急先锋。
甚至绍述新政,就是由李清臣挑起的。
可惜,他试图调和新旧两党矛盾,根本压不住变法激进派,最后引发北宋第二次大规模党争。
赵渊笑道:“两位都一把年纪了,何必再纠结那些陈年往事?”
程端懿指着李禠说:“他李家的园林,是整个洛阳占地最大的,足足占了城中一整个坊。”
“李氏归仁园未被没收,如今自然可以说风凉话。”
李禠大怒:“家父买下归仁园时,那里早已破败不堪。”
“占地虽大,却并没有花费多少钱财。”
“而且家父买园子的钱,都是我李氏祖先,在大名府经商赚来的,不存在一分一厘的脏钱!”
李禠朝赵渊拱手道:“陛下,李氏先祖一直在经商,家祖父中了进士才做官的。”
“且家祖父英年早逝,并未做什么大官,想贪都贪不了几个。”
“家父七岁失怙,并无官场亲戚,全靠自身努力读书,做官之后更是清廉无私!”
程端懿估计已吵急眼了,提到前辈都不避讳本名,反驳道:“韩琦举荐,欧阳修提携,你爹那是靠自己?他没中进士就做官了!”
“但家父后来中了茂科,茂科比进士科还难考!”
“能中茂科之人,难道还能进士落榜?”李禠立即怼回去。
赵渊挠挠额头,不晓得该怎么劝架,这两老头儿都火气不小啊。
眼见程端懿还想说什么,李禠突然站起来:“陛下,我李氏的洛阳归仁园,愿意低价贱卖给朝廷!”
“我李氏在洛阳郊外没有田产,归仁园换取几百亩耕地即可。”.
第三千五百一十五章 互相拆台
“呃……没那个必要。”赵渊无语道.
李禠却说:“有必要。归仁园本就在洛阳占地最大,如今其他园林都已拆分,就显得我李氏园子更大。”
“李家的产业多在大名府,洛阳这边只有我与大兄的子孙居住。”
“今日请把归仁园献给朝廷,换取城郊数百亩土地。”
“以及郊外两处农家宅院,让我跟大兄的子孙有住处即可。”
“只有如此,才能堵住某些人的嘴!”
其实李禠还有别的想法,他李家的园林太大了。
而且这次没有任何损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今后必然招来无数的闲话。
还不如直接献给朝廷!
赵渊仔细思考之后,说道:“这样吧。归仁园一分为二,给你兄长的子孙保留一半,你则搬去郊外兴建宅院。”
“建宅子的钱,由朝廷来出。”
“再给你和伱兄长的子孙,各赐五百亩好田。”
“另赐一些金银和布匹,以及耕牛、骡子若干。”
“谢陛下!”
李禠仿佛打了胜仗,扭头看向自己的小舅子。
程端懿撇撇嘴不说话。
赵渊问道:“学禁已解除多年,洛阳这边为何没有书院?”
李禠指着程端懿:“在洛阳筹集钱款建书院,只能由他来挑头。”
“但他不愿接受太上皇和陛下的新学,此事就一直耽搁下来。”
程端懿没有反驳,坐在那里默认了。
他其实有学习自然科学,但年纪大了学不进去,而且一直没接到朝廷征辟,最后干脆摆架子排斥新学。
赵渊笑道:“这样吧。皇室、朝廷拨一部分钱,再由民间富商自愿捐赠一些,在龙门石窟附近建一个龙门书院。”
“由李先生来做山长,程先生担任副山长。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化学……这些都是要传授的。”
“至于其他学问,你们可以自便。”
“讲什么都行?”程端懿问。
赵渊说道:“只要不诽谤皇室和朝廷,你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程端懿拱手道:“老朽愿做这个副山长。”
.....
蜀国公主朱嫣就要大婚了,驸马是文武双全的帅哥进士陈鳌。
赵渊第一次嫁女儿,对此非常重视,亲自跑去指导监督公主府的装修。
公主府由董氏西园改建。
此园最初由董俨购置,董俨外号“董半夜”,他朋友外号“陈三更”。
成语“三更半夜”,便是这么来的,也算青史留名了。
只不过,留下来的是恶名。
这混蛋贪婪到什么程度呢?
他做地方官的时候,花公款给衙役们置办高档工作服,规定下班时间必须把衣服留在衙门保管。
然后,悄悄定制一批劣质服装进行替换,再把那些高档工作服转手卖掉。
他在吏部做官时,让下属给自己买东西。
下属把东西买来,他却不愿给钱,拿了东西还把下属大骂一通。
这货在洛阳建了两处园林,分别叫董氏东园和董氏西园。
他死后几十年,儿孙把家产败光。
因为一直拖欠赋税,而且还欠着大量债务,官府就把董家的田产屋宅抄了充公。
董家的东西两园,产权就此归属官府。
刚开始,官员和士子还在园中搞文会。渐渐就无人打理,毕竟保养维护要花钱,到现在已经破败不堪。
“三个月内,能完成吗?”赵渊问。
“回禀陛下。”
负责修缮改建的工部伎术官说:“董俨当年虽是臭名远扬的贪官,但他亲自打造的园林却极好。”
“此园秉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建造的时候就不多加雕琢。”
“亭台花木自然随意,台阶、怪石亦如岁月侵蚀而成。”
“如今修缮,只须清除杂草杂木,墙体刷上一层白灰。”
“再把腐朽的木料撤换,重新刷一层漆即可。”
“一个半月,就能完成换料刷漆。再晾一个半月足矣。”
李师师点头赞道:“极好。”
两口子携手在园中转悠,行不多远便见小湖,而且湖水还是从泉眼冒出。
渐渐往里走,曲径通幽,赵渊居然走迷路了。
转了好一阵才转出来。
傍晚,回到皇宫。
赵渊感慨:“董氏的东西两园,我今天都去转过了。”
“各有特色,非常漂亮。西园拿来做嫣儿的公主府,东园可以赐给康儿做豫王府。”
“我还听说,司马光退居洛阳的时候,恰逢董氏家产被充公。”
“司马光经常跑去东园溜达,喝醉了就躺在石床上晒太阳。”.
第三千五百一十六章 西南
大明使者,已经在巡游西南了。
使者名叫夏大均,之前一直跟着思州田氏.
田佑恭选择臣服大明之后,夏大均也被授予官职。
做了两任地方官,夏大均被调入鸿胪寺,此次代表朝廷巡视西南。
他从重庆南下,先去见了杨氏(播州杨氏祖先)。
杨氏叔侄内讧十余年,至今也没打出個结果。
并且,两人都积极归顺朝廷,都声称自己才是正统。
夏大均分别对叔侄俩说:“南方有蛮夷不服王化,大明天子欲出兵征讨。”
“你们可在各自境内,修建官道和驿站。”
“谁先修好,谁就能做杨氏之主,朝廷将正式册封他为遵义知军。”
“修建官道和驿站期间,不得再互相功伐,否则朝廷必讨之!”
杨氏叔侄全都同意,他们也不打仗了,调集军队和民夫去修官道。
经过遵义继续往南,夏大均陆续见了几个酋长,并传达朝廷要他们修官道的意思。
酋长们纷纷同意,至于会不会阳奉阴违,只有过两年再来才清楚。
接着又到了贵阳。
这里现在叫做矩州,一度被赵匡胤称为贵州。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