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161节

  刘延年听完那人的讲述,连连摇头道:“牡丹不可食,怎能如此靡费钱财?”

  “你这外乡人晓得什么?”那人鄙视道。

  刘延年继续溜达,到处都是花花花花花……

  来到大明迁都之后才改名的朱雀大街,只见有父子拥着一株异品牡丹,站在街边被无数百姓团团围住。

  忽地,有几個富家子骑马奔来,沿途大喊道:“谁有异品?谁有异品?”

  “这里,这里!”围观人群回应。

  “让一让,劳烦让一让!”

  几个富家子挤进人群中,仔细观赏之后惊叹连连。

  其中一人问道:“你这整株怎卖的?”

  拥花者说道:“不卖。若要卖花,俺就去花市了,怎来这朱雀大街?”

  那富家子开价道:“三十贯!”

  人群中有个富商笑道:“贤侄你尽想些美事,俺开价五十贯他都不卖。”

  拥花者说道:“俺在这里等着献给陛下。”

  此言一出,想买花的人立即放弃。

  献花属于洛阳传统,发现异品之后,底层平民会卖给富户.

第三千五百九十五章 献花者

  但只要稍微不愁吃穿的,就会尽量培育出副本.

  然后,把其中一本献给皇帝或宰相,这种异品顿时变得身价百倍。

  献花者不仅能获得皇帝、宰相的金钱回馈,手里剩下那本也将成为下金蛋的母鸡。

  牡丹花王“魏花”,当初就是一个樵夫献给宰相的。

  不过没啥副本可言,是宰相获此野生异品之后,亲手把“魏花”培育成一个品种。

  陛下会从这里路过?

  刘延年的关注点明显不同。

  “陛下进城了!陛下进城了!”

  车驾从城外徐徐而来,围观人群自发散开,让出一条道供献花者走出。

  异品牡丹植株挺大,献花者跟儿子抬着走,身后众人紧紧跟随。

  赵渊隔三差五要去城外试验田,身边带着的侍卫并不多。

  此刻侍卫们如临大敌,分出一人过来质问:“你们在此扎堆聚集,阻拦陛下车驾是何用意?”

  献花者猛地跪下:“草民范大中,有异品牡丹献给陛下!”

  侍卫连忙呼来同伴,二人小心翼翼抬走,回到马车旁边说:“陛下,有百姓献上牡丹异品。”

  赵渊是懂牡丹的,这源于当年的艮岳。

  艮岳就栽培了许多名贵牡丹,甚至有人帮宋徽宗搞过嫁接。

  还用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变异,想整出一株异品牡丹讨好宋徽宗。

  可惜,多倍体牡丹的成功率太低。

  仔细欣赏片刻,赵渊点头赞道:“叶片繁多,色如鹅黄,便叫做千叶鹅黄吧。”

  “好名字!”

  被侍卫隔开的百姓,靠得较近的几人听到,立即高声赞叹太上皇赐名。

  赵渊又把献花的父子叫来:“我虽喜欢牡丹,但不愿夺人之美……你不要说话。”

  “我若收了你的花,有人献宝又该不该收?”

  “此例一开,地方官员争相进贡,岂不成了昏君的花石纲?赐一个花名足矣。”

  献花者连忙跪地谢恩:“多谢陛下赐花名!”

  有陛下赐名,这株异品牡丹必定身价倍增。

  刘延年不仅感叹:“真是圣明仁君啊。有此圣君,社稷万民之福也。”

  不仅刘延年在赞叹,现场百姓也在赞叹。

  宋徽宗当年为了修缮洛阳皇宫,也曾下令征发花石纲。

  洛阳本地百姓,很多都被抓去服役,周边乡村的牛都被杀完了——取牛骨磨粉熬制灰浆。

  此刻听太上皇说,害怕花石纲而拒绝收下牡丹,老百姓下意识的就想起宋徽宗。

  两相比较,眼前这位才是好皇帝啊。

  车驾继续前行,渐渐驶入皇城之中。

  而刚才献花的地方,已经疯狂起来。

  只因赵渊亲自给牡丹赐名,这株最高出价五十贯的牡丹,当即就有人呼喊道:“俺出八十贯!”

  “一百贯,你快卖给我!”

  “一百五十贯。”

  “一百八十贯,这价钱已经很高了。”

  “陛下赐名的异品,你一百八十贯就想买?俺出两百贯!”

  “……”

  献花的父子却洋洋得意,笑着说:“这株异品,太上皇赐名千叶鹅黄。”

  “俺是不会卖的,嫁接倒是可以。”

  “再过几个月,到了适合嫁接的月份,伱们拿着钱财来寻俺便是。”

  “俺怕伤了母本,一年只嫁出一枝,谁出价高就嫁给谁!”

  父子俩抬着异品牡丹,乐滋滋朝家里走。

  许多洛阳市民一直跟着,不断对这株异品发出赞叹。

  那场面,就好像钓鱼佬扛着大鱼游街,一群钓友马屁如潮狂吹其钓技。

  “那株异品确实不俗。”接近皇城,马车里坐着的沈有容说。

  李清照笑道:“相比魏紫姚黄还是差了许多,品相倒是跟那左花(千叶紫的一种)类似。”

  安小妹说:“魏紫和姚黄再好,也不如皇宫里那株阴阳脸。”

  “就是名字太……唉,皇帝取的名字。”李清照不禁感慨。

  皇宫里也有一本异品牡丹,是赵渊用秋水仙碱搞出来的。

  多倍体牡丹的成功率极低,成活率也低,养着养着就死了,而且很难嫁接和种植。

  赵渊纯粹当成调剂品打发时间,用0.5%到1%浓度的秋水仙碱,反复诱导实验了近十年。

  目前成活的也就那么几株,真正的极品只有一株“阴阳脸”。

  名字是赵渊取的,同一株牡丹,开白色和蓝色两种花,估计种子就属于杂交品种。

  如果想把这种多倍体异品,从单一植株变成一个品种……很难!.

第三千五百九十六章 沽名钓誉

  几百年后,用现代科技都无法保证。

  如果成功了,那属于运气爆棚.

  比如“首案红”这个品种,鬼知道是怎么出现的。

  极有可能是误打误撞杂交而成,莫名其妙就成了一种能够繁殖的三倍体牡丹。

  赵渊最近忙得一批,春季政务极多。

  他正在看魏良臣发来的丈田报告,对于清丈田亩的进度极为满意。

  赵渊却不知道,有人跑来京城碰瓷。

  此时此刻,刘延年站在皇宫东城外,看着前方那面登闻大鼓。

  事到临头,刘延年害怕了。

  他想要沽名钓誉,却又不敢敲登闻鼓。

  他没有官身,不敲登闻鼓怎么劝谏天子?

  在登闻鼓前走来走去,犹豫徘徊许多,刘延年还是选择默默离开。

  或许,明天就有勇气了。

  ……

  垂拱殿。

  礼部尚书胡安国,坐在旁边观看皇帝批阅奏疏。

  良久,赵渊搁笔问道:“士林当中,是不是已经闹开了?”

  胡安国回答:“《荀子》升经,非议颇多。前两日牡丹花会,还有士子聚而论道。”

  “论些什么?”赵渊问道。

  胡安国说:“性善与礼伪。”

  赵渊笑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胡安国回答得非常委婉:“臣尊孟子。”

  赵渊说道:“慢慢来吧。今年的秋闱,开始考《荀子》。‘荀子科’的秀才、举人名额,暂时可定得少一些。”

  “官家英明。”胡安国违心奉承。

首节 上一节 3161/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