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172节
此言一出,阁部院大臣全愣住了。
礼部尚书胡安国讥笑道:“果然是蛮夷,还敢妄称天南小中华。”
已经年迈的张叔夜问:“就算要献上美人,也该献年轻女子,为何会献安南王太后?”
张广道解释道:“杨再兴在报捷文书里说,安南王太后出生时有异象,相士曾断定其贵不可言。”
“安南国主诚惶诚恐,不敢将生母留下。”
“又言此妇人已过三十,便想献给闻丞相。”
“着实滑稽得很。”阁臣赵佺笑道。
陈东说:“安南国主违背人伦孝道,此妇人万万不可收下。”
“违背孝道的是安南国主,关我大明什么事?”赵渊恶趣味十足,“此妇人可以收留。为了大明,还须委屈一下闻丞相。”
胡安国质问道:“陛下贯通六经,岂不知二子乘舟乎?安南国主如此行经,便如那卫惠公一般无耻!”
赵渊说道:“并非卫惠公献母,而是齐襄公嫁姐。你这般比喻,难道要把朕比喻为卫昭伯?”
“臣不敢,只是此事有悖人伦孝道。”胡安国道。
赵渊说道:“还是那句话,有悖孝道的是安南国主,跟我大明没有半点关系。”
君臣二人所说的故事,在《诗经》当中极有名气。
却是卫宣公娶了父亲的妾室,生下三个儿子:公子汲、公子黔牟、公子顽。
公子汲长大了,求娶齐国公主。
卫宣公听说这位公主很漂亮,就在迎亲的时候,抢走他跟小妈生的儿子的未婚妻。
这位公主于是被称为宣姜。
卫宣公与宣姜又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公子朔。
公子朔想要继位,就成天打小报告,唆使卫宣公杀害公子汲。
公子寿心有不忍,假扮公子汲代他而死。
公子汲不愿苟活,自暴身份也被刺客杀死。
公子朔成功继位,却被公子黔牟赶走,逃到舅舅齐襄公那里。
齐襄公为了帮外甥夺回王位,竟然把姐姐宣姜嫁给公子顽,利用公子顽的势力干掉黔牟。
嗯,这个关系有点乱。
大概是这样的:宣姜的这位新丈夫,既是她的继子,也是她原未婚夫的同母弟,还是她原公公兼第一任丈夫娶小妈生的。
顺便说一句,宣姜的哥哥齐襄公,也玩得非常花哨——不但兄妹啪啪,还杀死了苦主妹夫.
第三千六百一十三章 将计就计
眼见大臣们都看不惯,赵渊笑着说:“据细作发回的消息,安南国主沉迷酒色,恐非长寿之相。”
“他的舅舅杜英武,越来越受宠信,不但逐渐掌控朝政,去年更是被授予兵权。”
“如果安南王太后嫁来大明,安南国主稍有意外,国舅杜英武多半会黄袍加身!”
胡安国欲言又止,他既看不惯安南国主的做法,此刻却又觉得可以收下此妇人。
他是积极支持对外扩张的!
御前会议散去,柳瑊又召集众臣在内阁开会,告诫道:“此事见不得光,尔等莫要往外传。”
“绝不外传!”众臣说道。
下朝后,赵渊兴冲冲派人将闻焕章找来:“丞相,我又给你弄来一个女人。”
“年纪大了,女人太多应付不过来。”闻焕章没有拒绝,甚至悄悄咽了咽口水.
赵渊说道:“是安南国进献的,听说是安南第一美女。而且啊,这对吞并安南有帮助,此女的身份非常特殊。”
闻焕章顺着台阶下:“既然有助于国家,我收下也行,多添一副碗筷而已。”
“那便如此说定了。”赵渊笑得很贱,他很想看到闻焕章得知真相的表情。
闻焕章说:“辋川山庄那边,已经建造好一半工程。”
“陛下,我打算明年开春就搬过去住,洛阳这边我不会再管了。”
赵渊说道:“偶尔回来看看呗。”
“看情况吧,在那边无聊了就回来。”闻焕章继续擦破车。
就在要离开的时候,闻焕章忽然察觉不对:“那个越南美女,不会又是寡妇吧?可别坏了我的名声!”
赵渊说道:“放心吧,一个外国女子,不会在洛阳传开。”
“那就好……不对,还真他妈又是寡妇啊!”闻焕章颇为生气。
赵渊哈哈一笑。
.....
历史上的这一年,吴乞买病死,宋徽宗病死,赵构在杭州开启一系列改革。
赵构的改革,包括徭役制度调整,加征总制钱等等。
同时还降低官员俸禄,比如宰相的工资就直接减了三分之一。
而西辽的耶律大石,则带着数万军队远征金国。
走到一半怨声载道,那些来自中亚的部落,根本就不愿横穿漠北,于是耶律大石只能下令撤军。
这一个时空,吴乞买今年还是死了。
可能是脑中风,血栓堵死了,吴乞买昏倒就没再醒过来。
宋徽宗却活得好好的,这货被流放到贵州镇远县。
由于官府物资准备充足,而且定下了人口增涨任务,
官吏们都想着完成任务回乡,流放者及家属们并未遭到虐待。
宋徽宗的续弦老婆,甚至又生了个女儿……
耶律大石也没有远征金国,他在消化巩固自己的地盘,并且顺利收服怛罗斯诸部。
怛罗斯部名义上臣服于西辽,每年定期给耶律大石进贡。
但想要怛罗斯帮忙作战,耶律大石必须给予足够财货,打仗的时候相当于多了一批雇佣兵。
塞尔柱苏丹摆平了属国叛乱,但没有立即去打耶律大石。
因为,哈里发造反了!
这个在绿色世界类似周天子兼教皇的存在,一直作为傀儡住在巴格达。
但近年来又恢复了一些实力,试图武力赶走塞尔柱派遣的巴格达总督。
塞尔柱苏丹真是大忙人,今年镇压这个,明年镇压那個。
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
如果哪天突然闲下来,他就会想着扩张,然后召集各属国的军队去打仗。
……
去年陕西有大面积旱灾,长江和汉江流域洪水,东南地区遇到台风,四川还发生了大地震。
冬季剧烈降温,导致长江有浮冰,许多省份都遭遇霜冻灾害。
今年,风调雨顺!
至少截止到夏收季节,还没出现什么大范围灾情。
北方各省喜滋滋的开始收麦子,地方官员不断发来丰收奏报。
赵渊对身边的御用舍人说:“让通政院拟诏,传诸南方各省,就说河北今年大丰收。”
“尤其是幽云十六州,地广人稀,去了就分田,而且三免两减税。”
“前几年过去的移民,现在粮食多得吃不完,鼓励南方各省百姓报名移民,”
“官府照旧给他们安排舟车、被服、种子和牲畜。”
“是!”御用舍人退下。
赵渊继续批阅奏疏,很快读到岳飞发来的消息.
第三千六百一十四章 双雄并立的蒙古
据岳飞说,蒙古已经征服周边的所有小部落,有一些小部落的牧民南下投奔大明。
去年韩世忠也有奏疏,说克烈部也已扫清小部落,甚至吃光原先忠于耶律大石的部落。
如今的漠北,完全是二雄并立。
克烈部的地盘要大得多,但蒙古部的地盘水草更加丰美。
赵渊提笔做出批示:“勒令克烈、蒙古两藩国,明年派遣王子到洛阳朝贡。”
“逾期不至者,视同叛乱!”
接下来是杨再兴的奏疏,他从升龙府掳走十万人,请问该如何安置……
内阁建议安置在广西垦荒和挖矿。
赵渊批示道:“可安置在广西。分三千人去台湾县,分五千人去琼州(海南岛)。”
杨再兴这次搞得有点狠,几乎把升龙府城掳掠一空!.
等安南国王回到自己的首都,就会发现城里已经不剩几个百姓了。
当然,肯定还能剩下一些,他们在杨再兴进城前就已逃跑。
首都被祸祸成那样,估计二十年之内,安南都没法再对外用兵。
赵渊又批阅一阵,遇到礼部的奏疏:请问以什么礼仪给吴乞买下葬,是否给予吴乞买谥号和庙号。
内阁的票拟建议是,以县公规格下葬,可给谥号和庙号。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