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212节
再过两年,赵渊打算把太子扔去辋川谷,让他跟着赵院长学一学唯物辩证法.
“陛下,梁通政紧急求见。”
“让他进来。”
执掌通政院的梁异,赵渊已打算将其提拔入阁,然后换一个人接替其职务。
此人在民间没有什么声望,甚至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
但他在朝堂绝对举足轻重,从赵家父子占领汉中开始,梁异就负责政令的通传和下达。
这么说吧,梁异如果不顾后果,完全能以一己之力,硬扛整个大明内阁。
赵渊放下毛笔问道:“有什么急事?”
梁异说道:“赣国公家人进京,请求朝廷赐予谥号。”
赵渊惊讶道:“赣国公病故了?”
梁异回答:“一個半月前因病去世,遗嘱是把张氏最大的铜水矿,献给朝廷设立一处铸钱监。”
赵渊闻言,沉默不语。
前番在江西丈田拆族,张氏也有点被伤筋动骨,张根临死前居然捐献铜矿给朝廷。
这是在逼赵渊表态啊,如果不好生安排其身后事,会让许多大臣感到寒心的。
认真思考好一阵,赵渊终于说道:“着令礼部,赐谥文正。葬礼规格,等同郡王。”
“其嫡长子继承爵位,按制降爵一等。”
“但食邑加三百户,食实封户数不变。”
“再选张氏一适龄女子,纳为皇三子赵襄之正妻。”
“太子护送皇后回乡吊唁,一应下葬事务,由太子全权负责。”
“是!”梁异领命告退。
赵渊也不再处理政务了,直接回后宫找到张锦屏,亲自告知她父亲的死讯。
张锦屏先是一怔,随即缓缓坐下。
没有什么悲戚之色,但精神有点恍惚,甚至见到赵渊时的笑容都还未散去。
赵渊拉着她的手说:“你也回家去看看吧,让洋儿陪你回去。”
“好。”张锦屏脸上的笑容变得苦涩。
当天晚上,张锦屏思及父亲生前种种,往时无数记忆纷至沓来,终于疯狂涌出无声的泪水。
赵渊把她抱在怀中,轻轻拍打后背。
去年,郑胖子和郑元仪的父亲死了,赵渊也让他们兄妹俩回家奔丧。
倒是郑胖子的爷爷,居然精神矍铄活得好好的,都八十多岁了还能喝酒吃肉。
严大婆也还在世,但眼花耳聋,生活不方便。
赵渊开始回忆往事,前一辈子,这一辈子,似乎就像在做梦。
数日之后,太子赵洋带着官吏和侍卫,护送母亲前往江西奔丧治葬。
……
伏夏时节,南方大旱,鄱阳湖已快见底了。
持续春旱的北方各省,却接二连三迎来暴雨,个别州县甚至出现洪涝。
南北灾情轮着来,这气候实在古怪。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忙于赈灾,今年是大明开国以来数一数二的灾年。
民间不乏奇谈怪论,埋怨朝廷的政策有问题。
赵渊又发出一道命令,让太子给外公下葬之后,不必急着赶回洛阳复命。
可以留在江西、浙江、淮南巡视灾情,但不要胡乱插手赈灾事务,而是仔细观察地方官们的操作。
同时,又让南方各省的巡察御史,把近期工作报告抄写一份交给太子。
转眼间,已是秋天。
岳飞和韩世忠相继发来消息:漠北开战了!
由于大明控制着南方草原,还设置了两个都护府,且阴山北麓的汪古部,非常忠诚的给大明当狗。
因此,漠北部落暂时不敢南侵,今年经历草原大旱之后,克烈部悍然向蒙古部发动战争。
赵渊立即派出使者,勒令两部和平解决争端。
接着又给岳飞和韩世忠下令,让他们暂时进行观望。
直到某一方接连战败,再出兵助其恢复领土,也就是谁输了帮谁,决不允许漠北草原统一。
就在漠北大战之时,西辽使团抵达洛阳.
第三千六百八十二章 探口风
刚收到消息的时候,赵渊多少有点惊讶,没想到耶律大石还主动修好。
赵渊没有立即接见,而是让鸿胪寺先探探口风。
很快,西辽使者就说明来意:他们献上三十匹良驹,打算跟大明永结兄弟之好。
来自大明的商贾,只要持有官方文书,可在西辽境内通行无阻。
另外,西辽想要求取一批佛经、儒经、高僧和儒士。
已经调到枢密院的马扩,被赵渊招去问话:“这个西辽使者萧查剌阿不,你以前可曾打过交道?”
马扩说道:“天祚帝还在时,此人是辽国枢密院同知。”
“他跟另一位将领萧斡里剌,号称耶律大石的左膀右臂。”.
“他率队来出使大明,足显耶律大石的诚意。”
“高昌那边佛教盛行吗?”赵渊问道。
马扩回答:“臣之前出使漠北,曾借道高昌回鹘。”
“那里的佛教徒最多,其次是景教徒。”
“再次是摩尼教、拜火教、道教和萨满教。”
赵渊极为震惊:“高昌竟然是景教排第二?”
马扩点头道:“正是如此。在漠北跟蒙古交战的克烈部,还有阴山北麓的汪古部,其酋长和贵族也全都是景教徒。”
赵渊:“……”
这种情况,赵渊还真不清楚。
历史上,蒙哥、忽必烈等人的生母,就是来自克烈部的景教徒。
她病死之后,忽必烈亲自下令,在甘州的十字寺祭祀。
在赵渊详细询问之下,马扩认真解答,很快就打消了皇帝的疑虑。
景教是十字教的分支不假,但放在欧洲绝对属于异端。
这一派的主张,竟然是把耶苏的神性和人性分开。
非常世俗化,且已失去排他性,汉人甚至把景教称为波斯教。
尤其是在吐鲁番地区,由于佛教徒和景教徒最多,两教的信众通婚已常态化。
和尚与教士也友好来往,甚至互相吸收对方的教义……那场面赵渊难以想象。
反而是摩尼教,在高昌回鹘的排他性最强。
摩尼教的组织极为严密,并一度成为高昌回鹘的国教,在上流社会拥有着大量信徒。
此时的吐鲁番,简直是宗教大熔炉。
而耶律大石还想引入儒家,历史上他确实这么做了。
直至丘处机云游西域时,发现中亚地区竟也有儒生,并且儒生的数量还不少,西辽对此的贡献功不可没。
……
在东西方不同的史书里,萧查剌阿不有着不同的名字。
比如统率大军逼降阿即思,把花剌子模收为西辽属国的额儿布斯,
其实就是萧查剌阿不在中亚和西亚的称呼。
他不但懂汉语、识汉字,而且还有些儒学造诣。
从陕西一路来到洛阳,萧查剌阿不认真观察,发现大明境内安居乐业。
他打算回去复命时,劝耶律大石彻底打消东征念头,今后老老实实在中亚发展最好。
跟鸿胪寺官员接触数日,萧查剌阿不终于获得皇帝接见。
“大辽臣子萧查剌阿不,拜见大明皇帝陛下,并代我大辽皇帝问陛下安!”
萧查剌阿不端正作揖,口音是非常标准的北地汉语。
赵渊微笑道:“也请代我问大石林牙安。赐座。”
马扩就坐在旁边,拱手道:“萧兄,好久不见。”
萧查剌阿不拱手回礼,颇为高兴说:“一别数年,今日得见故人,实在是平生之大喜事。”
两人在那儿叙旧一番,赵渊也时不时客套几句。
待萧查剌阿不喝了几盏酒,赵渊问道:“听说耶律大石建了一个西辽国?”
“是大辽国西迁!”萧查剌阿不纠正道。
赵渊也不争辩,笑着举杯:“英雄无论在哪里都是英雄,朕在洛阳遥敬耶律大石一杯。”
“我代吾主,多谢陛下美意!”
萧查剌阿不笑容满面,对赵渊观感极佳,觉得这位大明皇帝是真正的英主。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