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214节

  同时,阿即思叛乱也吸引来火力,导致塞尔柱军队无法援救马黑木二世。

  这两人合作,可谓各取所需,把塞尔柱苏丹给坑惨了。

  由于好几个属国无法参战,塞尔柱军队竟然难以快速获胜。

  西辽都占据费尔干纳盆地了,桑贾尔还在花剌子模继续平叛,这场叛乱战争估计能持续一两年。

  得知近百高僧抵达,耶律大石匆匆赶回虎思斡耳朵。

  萧查剌阿不第一时间引他去图书馆,指着近万卷书籍说:“陛下,臣从大明请来四千卷佛经、五千卷圣贤之书。”

  耶律大石惊讶道:“赵皇帝居然这么大方?”

  萧查剌阿不说:“赵皇帝非常慷慨,还对陛下赞叹有加,说英雄不论到哪里都是英雄。”

  “他真这般说的?”耶律大石问道。

  “千真万确,”萧查剌阿不说道,“赵皇帝还承认大辽是炎黄族裔,亦为华夏正统。”

  “他们……他们还在编修《辽史》,把大辽与宋国并为正统。”

  耶律大石又喜又怒:“大辽还在,他凭什么编修《辽史》?还有,为何不是《辽书》?”

  萧查剌阿不解释道:“南北朝有一部《宋书》,因此明国把宋国史书命名为《宋史》。”

  “并且赵皇帝还说,今后正统为史、割据为书。”

  “譬如那金国史书,就被命名为《金书》。明国君臣,隐隐把我们称作西辽。”

  “算了,他们爱怎么称就怎么称,谁让我们失去了大辽故土?”

  耶律大石一声叹息:“也不晓得何时能杀回去。”

  萧查剌阿不说道:“陛下,臣在明国仔细观察。”

  “发现那里君臣相得、政通人和,即便刚刚遭遇全国大灾,也没见到成群流民乞食.

第三千六百八十五章 三足鼎立得蒙古

  “陕西、河南之地,饥民在灾后就回乡了,而且免除本年赋税,官府还在给饥民发放种子。”.

  “如此大国,不易攻取,赵皇帝极得民心。”

  耶律大石沉默许久,感慨道:“赵皇帝胸怀博大,愿赠我万卷书籍,我又怎能恩将仇报?”

  “中国有此英主,我大辽想要收复故土,恐怕只能寄希望于子孙了。”

  萧查剌阿不又说:“西夏去年也大旱,由于赈济不利,好多饥民逃去明国。”

  “臣今春途经西夏,发现乡野人丁不兴,许多贵族都奴隶不足。”

  “有些奴隶是逃了,有些奴隶是死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大灾,还因为对奴隶过于苛待。”

  “以前西夏奴隶死了,可以去宋国边境劫掠补充。”

  “可明国建立之后,西夏人不敢再劫掠,导致奴隶越来越少。”

  西夏的铁鹞子确实厉害,但真正的根基是擒生军和撞令郎。

  擒生军是西夏的基础兵种,巅峰时有十万之众。

  他们掳走宋国边民做奴隶,又从听话的奴隶当中,遴选强壮者编为撞令郎部队。

  撞令郎虽是炮灰,但打起仗来也颇勇猛,而且每战必冲锋在前。

  如今,西夏已经有十年无法劫掠汉人为奴,自然也不能从奴隶当中挑选炮灰。

  没有汉人炮灰作为前军冲锋,就只能由擒生军顶在前面。

  擒生军愿意吗?

  那些擒生军油滑得很,来自西夏各个部落。

  他们如果损失惨重,草场或耕地会被邻部侵占。

  这种情况之下,擒生军是优先保存实力,绝对不可能拼死奋战。

  两国交战起来,恐怕西夏军队会溃得很快!

  ……

  大明复兴中华五年。

  西辽康国四年。西元1137年。

  耶律大石设立国子监,遴选贵族子弟,传授其儒学知识。

  原喀喇汗国的贵族领主们,也必须选送一个子孙,来到国子监一起学习。

  这没有激起什么反抗,大家都以为是选送人质,在国子监也不必改信宗教。

  来自中国的高僧,担任他们的老师。

  为了避免异族学生抵触,高僧在国子监教学时,必须换上儒冠和儒服,不得打扮成僧人模样。

  与此同时,还在首都虎思斡耳朵,同时修建好几座佛寺。

  来自中亚各地的战争孤儿,甚至是奴隶当中的幼童,安排给高僧们剃度做弟子。

  这些异族孤儿,先学汉语和汉字,除了修佛念经之外,今后也要学一些儒家学问。

  如果表现优异,可推荐到国子监读书,长大以后能够在西辽做官。

  耶律大石对此操碎了心,迫切希望孤儿们早点长大。

  因为刚刚打下的费尔干纳盆地,已经出现多个部落叛乱,仅仅是由于教派之争。

  东西两个喀喇汗国,虽然属于同一宗教。

  但当初国家一分为二,就是因为教派斗争。

  现在耶律大石任命的官员,在费尔干纳盆地压制本地教派,接连逼得四个部落起兵叛乱。

  只能镇压!

  然后更换官员,挑选本地学者做官,以安抚盆地内教徒之心。

  ……

  “漠北战事结束了,”

  赵渊把军情文书递给太监,

  “克烈部小败几场,根本不用我大明调停,就主动赔偿一些牲畜,跟蒙古部达成了和解。”

  马扩接过太监传来的文书:“这却蹊跷得很,哪有恁容易休兵?”

  赵渊笑道:“蔑儿乞部南下劫掠。”

  “克烈部和蒙古部忙于交战,后方草场极为空虚,被掳走大量人口与牲畜。”

  “现在两部结盟,一起去找蔑儿乞部报仇。”

  “漠北的两雄相争,已经变成了三足鼎立。”

  马扩说道:“蔑儿乞有四大部落,互相攻伐劫掠,他们怎会齐心南下?”

  “耶律大石离开之后,蔑儿乞四大部也统一了,”赵渊说道,“他们接连遭到白灾,先是互相攻打好几年,最后干脆推举出大酋长,跑去劫掠更富庶的漠北诸部。”

  马扩低头仔细阅读文书,最后笑道:“三足鼎立,漠北能打好几十年。”

  对于这個蔑儿乞部,赵渊还是有些印象的。

  毕竟铁木真的老婆,就是被蔑儿乞部抓走,顺手转送给王汗生下术赤。

  而王汗本人,也被蔑儿乞部俘虏过,还逼着王汗帮他们舂米。

  这个部族可不是什么弱鸡,他们生活在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且已扩张到漠北的北部草原.

第三千六百八十六章 西夏有变

  既游牧,又渔猎,擅使长弓大箭,食物匮乏时甚至要吃人肉。

  赵渊说道:“你在西夏比较熟,且做使者去走一趟。”.

  马扩问道:“西夏有变故?”

  赵渊点头道:“混在商队里的细作,发回消息说,西夏国主病重,太医难以治愈,正在民间搜寻名医。”

  “西夏国主若是病死,就离萧合达叛乱不远了。”马扩非常笃定。

  萧合达上次差点叛乱,正是因为马扩的阳谋。

  ……

  西夏的李乾顺还没死,安南的李阳焕却先死了。

  死得很蹊跷。

  国王李阳焕病危之时,国舅杜英武联合黎氏(嫔妃),发动政变隔绝内外朝廷。

  随即,废掉王后,废掉太子。

  杜英武拥立老相好黎氏之子,把年仅两岁的小娃娃立为新君。

  他不仅顺利执掌朝政,而且经常夜宿王宫。

  王太后黎氏非常年轻,甚至还不满二十岁!

  有世家大族趁机叛乱,遭到杜英武的镇压。

  余党逃到大明国内,跑去洛阳喊冤,闹着要见杜氏。

  赵渊乐见其成,顺手将其扔去辋川谷。

  ……

  “太后,陛下非是病故啊!”

  这个叫陈恺的安南贵族说:“陛下只是偶感风寒,御医都说没有大碍了,宫中却传出病危的消息。”

  “国舅又调动禁军,控制宫中太监和侍卫,不准任何外臣觐见,说是为了让陛下静养。”

首节 上一节 3214/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