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230节

  “是!”

  众人表情严肃,齐刷刷站起作揖。

  ……

  岳飞的驻地距离阴山较远,因此带过去的部队不多。

  他只带来两千骁骑、三千轻骑,共计五千余人。

  其中那三千轻骑,大部分是契丹、唐古、女真部落骑兵。

  各部酋长都必须抽调精锐,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一起跟着岳飞去打仗.

第三千七百二十二章 奇袭

  如此做法,一是合理利用草原部落,二是避免诸部趁机叛乱。

  毕竟岳飞带着主力走了,那里的草原汉兵空虚,说不定就有哪个部落闹事。

  部落骑兵当中,也非全是轻骑。

  尤其是那些契丹骑兵,当初配合岳飞打决战,从完颜宗翰手里捡到许多铠甲!

  五千余骑从临潢府出发,一人四马飞速前进。

  粮草带得也不多,沿途部落必须提供食物。

  也不白拿他们的,吃了多少牲畜和粮食,这些部落可拿着凭据,去找最近的大明官衙领取补偿。

  初秋之时,岳飞与韩世忠合兵.

  韩世忠那里已粮草充足,包括许多从山西运过去的军粮。

  军粮的制作方法,北宋《武经总要》记载了好多种。

  其中一种是用大米煮熟暴晒,去除杂质反复清蒸十次,120斤的大米可压缩为20斤。

  行军打仗来不及造饭,就掰下一块直接泡水喝,可以理解为北宋的军用压缩饼干。

  在伟大的朱院长的改进之下,这种压缩饼干,又混入了脱水蔬菜,米粉和豆粉一起压缩。

  这样一来,大明改进版的压缩军粮,就增加了维生素和蛋白质。

  草原行军打仗,还会带大量肉干。

  岳飞和韩世忠驻扎草原,自然也会吸收草原骑兵的长处。

  两人合兵之后,骑兵数量约有18000人。

  60%以上都不是汉人骑兵,而是来自草原各個部落。

  包括赵渊大肆封赏的草原王侯,全都带着部众一起帮忙打仗。

  谁敢不来?

  那就别急着打西夏,先收拾不听话的部落再说!

  一万八千骑兵,带着五万多匹马,平均一人三马直奔东胜州(托克托县)。

  此城的西夏驻军,只有八百人而已。

  周边部落,多为党项和唐古族。

  唐古就是各族奴隶,在辽国混居形成的草原部族。

  以前他们严重的趋向契丹化,现在却根据具体统治者,开始学习汉族或党项风俗。

  东胜州的党项和唐古各部,青壮全部招募为骑兵,也就两三千的样子。

  岳飞和韩世忠来得飞快,哪有时间给西夏守将招集青壮?

  西夏守将带着八百驻军及家属,火速逃往包头那边,同时勒令辖内党项牧民一起逃。

  这里的党项牧民,一直被辽国统治,后来被金国统治,被西夏统治还不到十年。

  此时见大明兵力强盛,党项部落都不愿陪西夏送死。

  甚至,党项酋长们带着青壮,主动跑来投靠岳飞和韩世忠!

  “我是客军,这次去南边就行。”岳飞发扬风格,并不跟韩世忠抢功。

  韩世忠顿时喜道:“好汉子!俺只打西夏的天德军城,在那里等你过来汇合,然后一起去打威福军司。”

  岳飞正色道:“不可延误军机。韩都护若是顺利,应当直捣贼巢,万万不要等着我过去。”

  “好,我在威福军司备好酒宴,等你一起过来喝酒吃肉。”韩世忠越看岳飞越顺眼.

第三千七百二十三章 不抢功的友军

  不抢功的友军,谁又会不喜欢?

  此次草原部队出战,战略目标便是消灭西夏的威福军司。

  岳飞把此战主攻目标,全部让给兵力更多的韩世忠,自己则率五千骑南下扫除次要目标。

  ……

  却说韩世忠带兵杀到包头,依旧是扑了个空,西夏军已经带着牧民跑路了。

  西夏军一路西撤到天德军城(乌梁素海),那里有辽国修筑的坚固城池。

  而且附近沙漠化还不严重,可耕可牧人口众多,能依托坚城长久固守。

  为了赶时间,韩世忠没有带攻城火炮,目前火炮还在半路上。

  他一边大军围城,一边派人砍树打造攻城器械.

  这里有绵延二百里的牟那山(乌拉山),树木取之不尽。

  同时韩世忠派出轻骑往西,打探西夏威福军司的援军踪迹——威福军司驻地在阴山山麓。

  攻城暂时不着急,韩世忠的心思是围城打援。

  一个懂党项话的大明军官,冲到天德城下劝降:“城内守将,还不速速投降。”

  “我们只是先锋,十万大明天兵很快就到。”

  “金国拥兵数十万,都被我大明所灭,难道你们这点人还能守住天德城?”

  西夏守将不敢射杀劝降之人,而是站在城头质问:“大夏是大明的属国,已经约好永为父子之邦。”

  “大明为何出尔反尔,突然派兵攻打属国?”

  “大明的信义何在?其他属国怎样看待大明?”

  大明军官说道:“西夏之地,本为中国疆土,被宵小裂土割据而已。”

  “李氏本为蛮夷,得了大唐赐姓,臣属大宋却不知忠君报国。其立国本就不正!”

  “做了大明藩属,西夏君臣不知恪行仁政,其国之内民不聊生,每年都有无数饥民逃到大明乞食。”

  “西夏还不守臣属之道,暗中勾结西辽,截断大明商旅,此乃叛逆之举。”

  “不论是吊民伐罪,还是铲除不臣藩属,我大明此次都师出有名!”

  “你若识相,速速开城投降!”

  西夏守将争辩道:“胡说八道,截断大明商旅的,是河西那些部族匪寇。”

  “我大夏皇帝已惩罚那些部族,早就给大明一个交代,你们这些胡乱翻旧账找借口!”

  大明军官说:“一次是部族所为,难道次次都是吗?”

  “如果次次都是,西夏皇帝连国内部落都管不住,哪还有资格做一国之君?”

  还真是管不住!

  由于西夏天灾频发、官场贪污腐败,又不能去大明抢劫回血,好多西夏部落都穷得饿肚子。

  河西走廊那边的部落,抢劫商旅的次数越来越多,根本就不给西夏皇帝面子。

  最近两年,河西走廊的商旅越来越少,纷纷改走黄头回鹘的地盘绕过去。

  越是如此,西夏的商税就收得越少,对部落和百姓的盘剥就越重,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三千七百二十四章 援兵来了

  因为屡屡被洗劫商旅而出兵,这是一个非常正大光明的理由,并非大明君臣胡乱伪造的出兵借口。

  “哒哒哒哒!”

  数骑从西方奔回,跑去给韩世忠报告说:“都护,二十里外发现大量西夏骑兵,应该是西夏威福军司的援兵到了!”

  黄河“几”字湾最顶上那一横,历来都是可耕可牧的富庶区域。

  游牧民族占据这里,就有了窥测中原的底气。

  中原王朝占据这里,即能做到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大部分时候,西夏和辽国各占此地的一半,也有少数时候被西夏给全占。

  不管一半,还是全占,整片区域都归黑山威福军司管辖。

  西夏极盛之时,威福军司的兵额为——七万!

  没办法,必须有这么多士兵,否则被辽国攻占此地,就能南下直取西夏国都.

  当然,常备军很少,因为养不起太多。

  平时种地或放牧,不给军饷。

  战时则抽丁打仗,要给行粮。

  每个年满15岁的西夏男子,自动成为男丁。

  两丁抽一人为正军,朝廷会给每个正兵,发一匹战马、一匹骆驼(或其他牲畜)。

  战马和牲畜只发一次,如果死了或丢了,士兵自己想办法补充。

  平时也自己养战马,西夏官府概不负责。

  挑选正军之后的剩余男丁,战时要被抽为负担(辅兵杂役)。

首节 上一节 3230/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