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246节

  ……

  冬去春来,大战一触即发。

  张广道、张镗、李宝、杨志等人,全都留在朝堂,没有被派去前线。

  他们一个郡王、一个国公、一个郡公,又在内阁、兵部和枢密院任职,继续立下军功不是什么好事儿。

  对自己,对朝廷,都不好!

  更何况,他们在中枢运筹帷幄,灭了西夏也有一份功绩。

  花荣、关胜等老资格将领,也乖乖留在枢密院。

  他们这类虽然资格老,但该立的功已经立下了,而且没有做主帅的本事,留在洛阳做官享福比较合适。

  整个陕西方面军,主帅为邓春,副帅为李彦仙。

  邓春是大明村走出的老人,沉默寡言,性格内敛。

  刚开始能力一般,但成长性极强,而且坚持读书学习,赵渊对他还是很放心的。

  李彦仙的能力更强,但资历稍差,赵渊怕他压不住老资格将领,因此让李彦仙做邓春的副手。

  现在的陕西,已集结四大兵团。

  第一兵团,由吴玠统领,从河湟出发,负责攻略河西走廊。

  第二兵团,由陈子翼统领,在会州、西安州、怀德军一线,负责攻打西夏的保泰军司、静塞军司。

  第三兵团,由张宪统领,在环庆、定边、延绥一线,负责攻打西夏的祥佑军司、神勇军司,并配合第二兵团合攻静塞军司。

  第四兵团,由姚平仲统领,在府谷一带,负责拔除神勇军司的北方寨堡,也就是攻略后世的神木一带。

  接着再挥师南下,跟第三兵团的北路军合攻神勇军司。

  总计出动禁军八万、野战军十万、驻防军十万、漕军六万、民夫三十万、牲畜四十万头。

  如果把民夫也算上,大明就是出兵六十四万.

第三千七百六十五章 骚操作

  实打实的六十四万(不含岳飞、韩世忠部队)!.

  主帅邓春,目前位于镇戎军城(固原县)。

  副帅李彦仙,目前位于绥德军城。

  他们两个既要负责全军调度指挥,

  还要负责第二、第三、第四兵团的衔接合作。

  至于第一兵团,用不着两位统帅去管,

  从兰州一路往西杀穿就是,吴玠领兵想打多远就打多远。

  另外,没有监军。

  或者说,自大明开国以来,一直没有监军使这个职务。

  每年都有文官,提议重建监军体系,而赵渊对此也非常纠结。

  纵观历史脉络,赵渊心里非常明白,现在可有可无的东西,今后是必然要恢复的。

  未来的那些守成皇帝,可没有开国君主的控制力。

  譬如几大都护府,距离统治中心太远,

  如果不设立监军制度,鬼知道武将能搞出什么事儿来。

  历朝历代,任何时候,失去监督的武将,永远比文官更具破坏力!

  初唐采用御史做监军,且不常设,算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赵渊打算灭了西夏就设立监军。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仿效初唐时期,由中低品级的御史担任监军。

  第二,仿效东汉早期,监军制度化、常态化。

  第三,仿效秦朝与西汉,监军不许沾染指挥权,并且要严格遵守军法。

  第四,总结历代监军的害处,不得临时指派高品级官员或者太监做监军。

  至于百年之后,守成皇帝破坏这套制度,那不是赵渊能够考虑的事儿。

  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

  ……

  兴庆府已经急成一团。

  西夏也在大明边境有细作,开春雪化之后,明军频繁调动,民夫大量集结,

  恐怖的数量把西夏君臣吓坏了。

  李察哥也赶回来了,他指着地图分析:

  “北面之敌(韩世忠、岳飞),是辽兴宗入侵我大夏的出兵路线。”

  “当时武烈皇帝(李元昊)坚壁清野,一路诱敌深入,终于把辽军给击退。”

  “东面之敌(陕西明军),是宋神宗五路进犯的出兵路线。”

  “当时我军也是坚壁清野,足足把宋军诱到西平府(灵州),再掘开河渠堤坝,”

  “以黄河之水淹没宋军粮道,这才把宋军打得大败。”

  李察哥虽然在往西夏脸上贴金,但大致符合实际情况。

  可明军不是辽军,也不是宋军。

  辽军当时连战连捷,李元昊被打得不敢接战,只能坚壁清野、诱敌深入。

  然后又派使者请罪,尽量拖延辽军的攻势。

  最后西夏能够取胜,是辽军自身粮草不足,

  又在西夏抢不到粮,人饥马弱遭到西夏的反攻。

  宋军也是把西夏军队给打爆,一路杀到灵州城附近。

  那里是西夏的旧都,距离西夏首都只剩百余里。

  然后,宋军的骚操作就来了。

  高太后的叔父是其中一路主将,害怕攻克灵州的大功被抢走,

  勒令前线军队不得立即攻城,必须等他过去合兵再动手.

第三千七百六十六章 扯淡的运粮

  这给了西夏守军充足时间布防,又掘开黄河堤坝切断宋军补给线——完蛋!

  当时,种谔那一路败得更扯淡.

  由于山区运粮太困难,民夫的待遇又糟糕,还被催着赶时间,于是不断有运粮民夫逃跑。

  转运使害怕运粮工作出问题,奏请朝廷之后,获得直接处死知州以下文官的权力,勒令州县官吏必须完成运粮任务。

  州县官吏被吓坏了,对运粮民夫更加严苛,动辄虐杀不听令者及逃跑者,却又不改善民夫的待遇。

  这导致民夫争相逃跑,军粮根本运不出去,种谔因粮草不济而大败。

  如此种种,都是血泪教训。

  大明的内阁、兵部、枢密院,把宋夏百年战争资料翻出来,

  赵渊亲自领衔总结宋军历次失败的原因。

  第一,不许虐待民夫,保障民夫待遇。

  第二,严防西夏决堤,用黄河搞水攻。

  第三,谁因为抢功而影响大局,夺爵、削职、处斩、抄家!

  李仁忠说道:“晋王说的这两次,都是我大夏最危险的时候,两次皆有灭国之危。”

  “看来,我们这次也该坚壁清野、诱敌深入,才能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李察哥说道:“克夷门以北,我早已坚壁清野,带走了沿途所有的牲畜和粮草,就连老百姓的民居都全部烧毁。”

  “岳飞和韩世忠虽然获得我军一些粮草,”

  “但从去年秋天到现在,粮草已消耗无数,而且冬天还无法运粮。”

  “他们的军粮,基本是从山西运来的,粮道足有一两千里。”

  “只要拖到夏天,岳、韩二人的粮草就该撑不住了。”

  李仁忠问道:“左厢(东部)各军该怎样退?”

  李察哥早就想好了,指着地图说:“和南军司退守西凉府(武威),保泰、静塞军司退守西平府(吴忠)。”

  “祥佑军司、神勇军司、嘉宁军司退守盐州,如果盐州也不好守,那就继续撤退到白池城。”

  “各军全部坚壁清野,一粒粮食都不留给敌人!”

  “等拉长明军的粮道,再寻找机会断其粮草。”

  “还有,能掘开黄河就掘河,把能淹的地方全淹了!”

  李仁忠听得瞠目结舌。

  这是要直接放弃西夏的东部、南部防线,而且不管战后该怎么活下去啊。

  能淹的地方全淹了,意思是把西夏百姓种地和放牧的地方也淹了!

  就算西夏能够击退明军,也会被李察哥此举搞得饥荒遍地。

  ……

  夏州。

首节 上一节 3246/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