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316节

  “当然,追赃时抄家还得抄,兄弟不分家就一并抄了。”

  “陛下圣明!”

  胡安国连忙拍马屁,他一直觉得连坐法太重,把很多官员搞得疑神疑鬼。

  现在好了,不牵连兄弟.

  只要自己清廉为官,就不怕因为兄弟枉法,自己莫名其妙也被连坐。

  把连坐兄弟的规定给取消,才是赵渊对李璆的真正补偿。

  因为李璆的自杀而修改《大明律》,可以让全天下的官员,都承李璆的这一份情。

  赵渊说道:“父母妻儿,今后依旧会被贪官连坐,你们当官的心里记牢些。”

  “还有,把皇子、皇女、皇孙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写进《大明律》。”

  “他们犯下重罪,就不必牵连父母了。”

  此言说出,众臣皆惊。

  以他们对这位皇帝的了解,只要《大明律》写进去了,是真会对皇子皇女动刀的!

  当然,具体执行起来,肯定没有谁敢真的去查。

  除非某位皇子皇女,已经闹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御史才会向皇帝如实报告。

  寻常的案件,谁脑子秀逗了,会去查皇子皇女?

  众臣的脑子飞快运转,这一条写进《大明律》,无非有三个目的:

  第一,向天下万民表明态度;第二,对皇子皇女进行约束;

  第三,关键时候为处理臭名昭著的皇族提供法律依据。

  会议结束,众臣各自回去办公。

  他们其实想把贪官连坐父母的去掉,但总得一步步来。

  不再连坐兄弟,已经是一大进步。而且还是皇帝主动让步,这种时候就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胡安国感慨道:“秦、王两家,这回算是臭名昭著了。”

  “听说下个月的《大明月报》,就是详细讲述他们的罪行,全天下百姓都将知道这两家人全是贪赃枉法之辈。”

  “可惜了李璆,”陈东说道,“一个清官,竟然靠自尽来保住幼子的仕途。”

  李含章说:“此人必进大明的名臣传,因为他而修改《大明律》,总算不用再连坐兄弟了。”

  潘良贵说:

  “陛下搞这般严刑峻法,并非意气用事,而是有其深意。”

  “就像唐末五代以来,武人嚣张跋扈一样,宋初必须要扭转风气。”

  “陛下对贪官施以严刑峻法,也是为扭转前宋的贪腐风气。”

  “矫枉必须过正,否则难以扭转。但风气扭转之后,还在纠偏扶正。”

  “前宋就没有纠偏,致使武功不兴。以陛下之英明神武,他看不到严刑峻法的害处吗?”

  “贪腐之风已经被刹住,严刑峻法也会慢慢收回。”

  “李璆不过是一个由头,没有李璆,也有张璆、刘璆。”.

第三千九百四十一章 取消酒禁

  “这次是取消连坐兄弟,下次就要取消连坐父母了。”

  魏良臣说道:“连坐父母或许会取消,但连坐妻儿恐怕会一直存在。否则如何震慑贪官?”

  众人点头,认同魏良臣的说法。

  何粟不想谈这些,咂嘴道:“你们说,如果不再连年大灾,会不会取消限酒令?”

  “米酒的价格愈发高昂了,而且还有限额,每个月的俸禄也买不起多少。”

  “那些白酒太烈,我实在是喝不惯。”

  “哈哈哈,”钱琛笑道,“我也喝不惯白酒。”.

  “但就算取消限酒令,白酒肯定蔚然成风,就似炒茶取代蒸茶一样。”

  “白酒不仅便宜,而且能保存更久,升斗小民是更愿意喝它的。”

  众臣聊着聊着,就把话题转到酒茶之物上,似乎彻底忘记了今年的贪腐大案。

  ……

  大雪封路之前,闻焕章带着老婆孩子,还有一些侍卫回到洛阳。

  搬去辋川谷好几年了,这次跑来见见皇帝,顺便在洛阳里过年。

  闻焕章已经两鬓斑白,不过其他地方居然发色乌黑。

  按照他穿越时胡诌的40岁来算,今年也算有68岁了,除了有些白头发和皱纹,并不见衰老得多么厉害。

  众人聚餐之后,君臣两人单独来到花园。

  赵渊开玩笑道:“怎么,觉得我杀贪官太多?”

  “还是听说弄死了秦桧,赶着过来一起庆祝?”

  “我是听说,陛下把皇族犯法与庶民同罪,写进了《大明律》并宣告天下。”闻焕章说道。

  赵渊说道:“皇族犯法,不可能与庶民同罪的,尤其是宗室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几十年之后,他们盘根错节,互相包庇维护,文官哪里敢对他们动手?”

  “这条法律写进《大明律》,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或许,今后遇到强硬的皇帝,可以被引用奏效几回。”

  闻焕章道:“成年的皇室,这几年越来越多了,长公主、公主也嫁了好几个。是该正式组建宗正寺了。”

  “确实,”赵渊点头道,“皇族如果涉嫌刑事案件,判罚权不能留在宗正寺,必须交给三法司进行审理。”

  闻焕章点了点头:“可以。”

  北宋初年的皇族、宗室犯罪,该谁来管没有严格规定,但肯定不是宗正寺。

  宗正寺的职权,只有管理宗室的牒、谱、图、籍,负责宗室赐名定名,还有宗庙、陵寝等修缮祭祀,

  宋徽宗年间还管宗室教育——没有审判处置之权!

  大概在宋仁宗时期,皇族和宗室数量过多,

  小小的宗正寺难以管理,于是又增加了一个大宗正司。

  大宗正司不断的夺权,把宗正寺实质上给架空。

  同时还有了调解纠纷、接受诉讼的权力,但宗室犯法究竟该怎么判,必须交给皇帝进行裁决。

  另外,御史们也对宗室有监督之权,作为辅助.

第三千九百四十二章 皇亲的处理办法

  君臣开始讨论宗室管理问题。

  商量结果如下:

  第一,大致恢复北宋的大宗正司构架,但名字还叫宗正寺。

  第二,宗正寺只管皇帝五服内的皇族、宗室、宗亲。

  第三,五服之外的宗室和宗亲,其户籍必须转为民籍,接受户籍所在地官府的管理。

  这样就避免了宗室越来越多,财政吃不消的问题。

  相应的,这种转为民籍的宗室和宗亲,科举做官不受限制,真有本事做宰相都可以。

  但在实际操作中,多半会被君臣忌惮,估计很难做宰相.

  第四,五服之内的皇室、宗室,普通案件归宗正寺处理,刑事案件归三法司处理。

  三法司肯定不敢判决,多半是上报皇帝定夺。

  第一任宗正寺卿,由赵嫣的丈夫陈鳌担任。

  这种出了皇帝五服就转民籍的操作,看似非常冷酷无情,但宋朝的实际操作更无情。

  宋朝对宗室的管理,以宋神宗为界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宗室严防死守,当猪养在宫宅之中,而且派太监去时刻监督。

  第二阶段,宗室里的猪太多了,财政开销非常吃力。

  于是不再集中监视居住,疏属(血脉较远的)宗室,甚至只能自己租房子住,有些过得比普通百姓还穷困。

  他们又穷又受宗室身份限制,干脆就为非作歹,乃至沦为帮闲混混。

  宋朝只有少数王系能继承爵位,而且这种王系还越来越少。

  皇帝的亲儿子能封王,孙子就直接没了。

  血脉较近的宗室,都是给荣誉官职,

  按年限进行升迁,大部分到老了可以升为节度使(虚职)。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宗室,顶着一个虚职领工资,成为宋朝冗官的一份子。

  血脉较远的宗室,削尖了脑袋想混個荣誉职务,运气爆棚的还能混到实缺。

  闻焕章和赵渊讨论出的方案,看似冷酷无情,但相比宋朝宗室制度,其实对国家财政和血脉较远的宗室都有好处。

  讨论完宗正寺,闻焕章又说:“已经成年的皇子,总不可能封王之后就当猪养吧?”

  正常的皇帝,肯定乐意把不是太子的皇子当猪养。

  赵渊说道:“按爵位给俸禄,只要他们别太奢侈,家里仆人别养太多,又有朝廷的赐宅,过清闲日子肯定没问题。”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找点事情来做,不会像北宋那样严格监视。”

  “但除非皇帝许可,亲王的三代以内子孙,绝对不可以科举或做官!”

首节 上一节 3316/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