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小说 >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3320节

  因为文官能做到三四品,背后肯定有大家族在撑腰!

  崔允仪对武将的现状表示同情,又把锅全甩在任元厚头上,

  “只因那任氏专权,才让武人愈发艰难。”

  “他现在不仅打压武人,还对付我们崔氏和李氏。”

  “你看他那一连串的爵位和官职,距离谋朝篡位只差半步了。”.

  “若非陛下当年通风报信,大将军早就死于金氏之手。”

  “陛下对将军有救命和提拔之恩,难道将军眼见陛下蒙难而不管吗?”

  郑仲夫说:“可我只是一个武人,怎能对付得了宰相?”

  崔允仪说道:“今年端午祭的时候,陛下会设宴款待众臣。我出手帮忙……”

  一番密议,郑仲夫亲自把崔允仪送出门。

  这位武人可不是什么粗鄙之辈,他出身海州寒门,也是从小读过书的。

  他知道崔氏把自己当枪使,事后自己肯定要倒霉。

  崔氏的计划,无非是借郑仲夫之手,把任元厚一党给干掉。

  但门阀世家动不得,郑仲夫肯定臭名昭著,成为众多门阀的眼中钉。

  到时候,崔氏再出手干掉郑仲夫,就可以顺势执掌朝政。

  哼,门阀世家很了不起吗?

  看着崔允仪消失在夜色中,郑仲夫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历史上,郑仲夫悍然发动兵变,把开京文官杀得七七八八,废立国王从此开启武人时代!

  次日,郑仲夫把自己的心腹叫来,哭诉自己又被文官欺负了。

  武臣李义方拍桌子大怒:“那帮大头巾就不是人,军饷本来就被削得不剩几个,还要贪污克扣让士兵没饭吃。”

  “我可是牵龙行首,是陛下的亲卫将领,遇到低品文官都跟狗一样问候。”

  “将就着过吧,还能造反不成?”武臣李高叹息。

  郑仲夫道:“我却是忍不住了。”

  “金敦中之父当年幽禁陛下,他家犯了那么大的罪过,而且他父亲都被铲除了,此人却还能继续在朝廷做官。”

  “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世家大族出身。”

  “凭什么我们这些寒门,就天生要被世家压着?”

  “金敦中烧我的胡须作乐,这个大仇我一定要报!”

  李高提醒道:“如果杀任元厚和金敦中,就算能够成功,事后我们也会被世家联手清算。”

  郑仲夫却说:“杀光开京那些大族出身的文官,只留寒门出身的文官,再大肆提拔武人做文职。”

  “这样做就不怕被清算了,总不能他们的鬼魂回来报仇吧?”

  “杀光那些大族文官?”众武臣惊骇不已。

  郑仲夫问道:“你们不敢吗?”

  众人沉默许久,李义方咬牙切齿道:“干了!”

  “干了!”

  其他武臣纷纷表态,他们被门阀压了太久,而且还越压越狠,心中一股怨气必须发泄出来。

  ……

  郑仲夫今年三十六岁,但当兵已经二十年.

第三千九百五十一章 高丽门阀

  他是国王继位的时候,禁军需要做出调整,

  门阀趁机往里面塞人,崔氏就把郑仲夫塞去禁军做小兵。

  按理说,他应该属于崔氏的人。

  但他因为殴打金富轼的儿子,一度变成逃犯藏在任家,此后的官职皆由任氏提拔。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郑仲夫是任氏、崔氏妥协的产物。

  当时还有个金家提兵“上洛”,大家联手干掉金富轼之后,另一个金家控制着首都兵权。

  任氏和崔氏扶持郑仲夫上位,联手把首都兵权给夺回来.

  如此手握重兵之人,在帮门阀夺权以后,

  竟然不怎么受重视,反而被当成牛马来对待。

  世家门阀都是傻子吗?

  他们只是不把武臣当人而已!

  从高丽开国到现在,一直都是门阀说了算,武人拥兵再多也得乖乖听话。

  历史上的郑仲夫,遭受文官百般折辱,六十多岁了还被逼得造反。

  如果不是没有退路了,一个老头子冒那么大险干嘛?

  端午节。

  高丽君臣在普贤院宴饮,国王在这里被软禁两次,到了普贤院就跟回家一样。

  国王和文官在里面吃饭喝酒,欣赏歌舞戏曲吟诗作对,武臣们却全在外面当保安。

  高丽武臣,不得上殿议论国政,连国王赐宴都没他们的份!

  郑仲夫当初被烧掉胡须,就是在一次除夕宴上。

  国王和文官吃喝宴饮,他在旁边傻站着做保安。

  文官们喝醉了变得更疯,金敦中竟当众把他的胡须点燃取乐。

  其他文官见了也不阻止,反而被逗得哈哈大笑。

  此时此刻,王构指着没有白菜的泡菜汤说:“从大明传过来的大白菜,做泡菜是极美味的,可惜已经过了冬天。”

  “今年应该让农夫多种一些白菜,让所有官员都能尝到如此美味。”

  “陛下圣明!”

  任元厚立即带着文官们奉承。

  早在唐朝,泡菜技术就已经传过来了,当时以竹笋、蕨菜、萝卜为主。

  高丽王朝时期,又在泡菜中加入韭菜、水芹菜等物,并且出现了用来拌饭的泡菜汤。

  而今,又有了大白菜泡菜!

  这玩意儿是被劝农官带去平壤的,让那里的老百姓冬天也能吃便宜蔬菜。

  渐渐往南传播,高丽京畿地区也有种植,并且被国王和权贵所喜爱。

  崔允仪指着酒坛说:“这是从大明运来的玉米酒,烈性十足,非壮士而不能饮。”

  “诸君且尝尝,看能否喝得惯。”

  立即有两個侍卫被喊进来,各自抱着一坛白酒,给每个文官都盛上半碗。

  高丽这边也有酒,叫做食醯。

  用大米蒸熟之后,再加入麦芽酵母水,跟醪糟的口味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醪糟。

  喝惯了醪糟的高丽君臣,逮着白酒就要猛喝。

  崔允仪连忙说:“诸位且慢饮,此酒甚烈!”

  众人于是只抿一小口,顿觉口舌在燃烧,初次喝白酒的滋味并不好受.

第三千九百五十二章 大明的好东西

  但既是大明传来的,自然就是好东西,喝不惯肯定是自己的问题。

  任元厚仔细品味两口,搜肠刮肚说道:“初尝浓烈,细品回甘。”

  “此非人之生于世间乎?受尽磨难挫折,方可尝到甘甜。”

  “定安公所言极是!”众臣纷纷赞叹。

  毕竟是国王赐宴,再寒酸也不可能全素,有肉、有鱼、有虾。

  王构吃了一口五花肉,再喝一口白酒说:“此酒配肉极美味,想来大明天子也是这般吃法。”

  众臣立即附和。

  出使过开封或洛阳的大臣,此刻都默不作声.

  他们不敢透露自己在大明的伙食,害怕惹来旁人的嫉妒和闲话。

  高丽如今的经济很畸形,大量廉价布匹的涌入,解决了高丽人的穿衣问题。

  但大明禁止粮食出口,高丽这边食物依旧短缺。

  双方的贸易如下——

  大明出口:布匹、铁器、书籍、钱币、日用品、奢侈品。

  高丽出口:皮毛、药材、染料、海产、矿物、高丽纸。

  由于皮毛、人参和珍珠值钱,高丽的世家大族们,专门安排人手去捕猎、采参、采珠。

  尤其是貂皮、豹皮、水獭皮、青鼠皮,这些玩意儿可以卖出高价,越来越多山民以狩猎为生。

  顺便,看能不能遇到人参。

  高丽纸却是书画专用纸,以楮皮和绵茧(劣质蚕茧)制作,大概发明于北宋时期。

  产量不高,价格昂贵,极受大明文人墨客的喜爱。

  由于大明货物数量多、整体附加值高,高丽根本拿不出足够货物交换。

首节 上一节 3320/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