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人在一人之下,加入聊天群 第96节
“是,老先生,这些都可以交给我。”
儒生虽然略微有些迂腐,但是心眼不坏,听了许老头的话后就立刻想着去帮忙。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许老头问道。
“我叫陈相。”
陈相开口道。
众人都开始忙碌起来,秦启也帮忙给那些冻伤,生病的人治疗了一下,中午的时候众人开始吃饭。
“陈相你为什么会倒在路上啊?”
“我原本是想要去秦国劝解秦王放弃攻击韩国的想法的,但是半路上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我迷失了方向。”
“多亏了老先生,不然我就死在路上了。”
陈相说到这里的时候再次感谢了许老头,真是还想要行大礼拜谢,但是被许老头拦下来。
“战争确实是不好的,但我觉得赢也好输也好,谁打谁也都是无所谓的。”
“这天下最后是谁的也无所谓,自古王城更替不知道多少代了,天下苍生不还是一样生活。”
“国家也好,君王也好,都是一样的,无论换成谁都应该让百姓吃饱饭。”
“只要大家都吃饱饭,那么争斗就会减少许多,或许不会停止,但一定会变得更好!”
许老头认为应该让所有人都吃饱饭,这才是君王应该做的事情,无论谁当都应该以这个为目标!
“老先生,您怎么能说出如何无父无母,无君无国的话,我感谢您的仁慈,但是您这番话我无法赞同。”
“君臣之纲长,国家之大义,怎么能是无所谓的东西,如果要是让暴秦统治了我们。”
“那哪里还有什么幸福生活?我们都是国破家亡之辈啊!无处可住,无食可吃!”
陈相还是儒家的老一套,君王,国家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君王国家可以失去性命。
秦启听了之后忍不住摇摇头,有一个被所谓仁义道德所限制的人,没有圣人之心,却想着模仿圣人之行。
最后只能白白浪费生命却换不来真正的和平,哎,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啊。
每个人都想要圣人的名头,模仿他们的行为,可最终的结果呢?儒家学说是好的,但孔子死后儒家弟子路走偏了啊。
不在注重于内在,而开始偏重于外在的名和行为了,其实一个仁义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啊。
“不是的,这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居住的,只要我们还站在大地上。”
“` .只要我们还能动,那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国,都可以是家的。”
“在古时不存在现在的城池,也不存在现在的国家,甚至人都没有固定的住处。”
“现如今的一切都是我们一砖一瓦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重要的不是地方,重要的是人。”
“古时候的王也不是一个地位,而是一个职责,他是一群人中最聪明,最勇敢,最有力量的人。”
“他在获得权利的时候也获得了责任,他要负责带着族人好好生存,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
“当他死了之后还会有第二个人站出来,第三个人站出来,王不是一个名头,不是一个位置,而是一种精神!”
“一种团结所有人,给于所有人力量的精神!”
许老头认同王的存在,但并不认为人就应该为了王去死,无论百姓也好还是君王也好,大家都是在努力的活着。
“那找您所说的,君王就应该和您一样去种地?我们这些儒家不去报效国家,一展才学。”
“我们都应该挽起袖子,褪去头冠,丢下圣人学说,去农田之中种地吗?”
陈相觉得许老头实在是歪理邪说,所有人都去种地,那么谁来管理国家?
君臣纲常不都没有了嘛,国没了,家没了,只剩下土地有什么用?!
“不是的,我,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大家都……”
许老头是个老实人,他不善于辩论,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陈相,他只能焦急的解释。
“老爷子的意思和你理解的完全不同,老爷子所说的每个人都应该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
“好似种子种下才能长出植物,可是不同的种子也会有不同的种植方式,也会长出不同的果实。”
秦启此时开口体许老头解释:
“正如同人一样,有的人强壮,他们就能做一些需要这份强壮的工作,有的人聪明他们就能做需要聪明的工作。”
“老爷子擅长种田,那他付出的就是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你是个儒家弟子还是个男人。”
“你就可以去外面帮忙收集柴火和用自己的学识来安抚众人不安地内心。”
(王赵赵)“国家也是一样的,君王需要付出的劳动是治理天下,如果他不能让天下人过得好起来,那他就是不合格的。”
“他就没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面,没资格吃那些奢华的食物,享受百姓给他的权利。”
“臣子也是一样的,他不能帮助君王更好的治理国家,那他就没资格享受权利带来的一切。”
“不劳者不得食,而劳动却也分为很多种,孔子之劳在于劝人向善,老子之劳在于解人之困。”
“墨子之劳在于机关之术,扁鹊之劳在于悬壶济世,每个人付出不一样,收获的也不一样。”
“小子能听懂吗?”
秦启看向许老头,他觉得这老爷子十分有意思,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农家的人。
但一言一行都是农家学说,不劳者不得食,所有人都应该以自己的角度付出劳动。
很熟悉是吧,我们所熟知的共……就是这样的。
“………………”
陈相听了秦启的话陷入了沉默,他觉得秦启说的很有道理,君王的职责就是治理天下。
如果他不能让天下人幸福,那还有保护他的必要吗?现在的韩王是一个合格的王嘛?
陈相心里有答案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承认,这和他所学的儒学完全不一样。
许老头也很是感激的看向秦启,同时也有些惊讶,对方只是听自己说了一遍就完全领悟了自己的意思。
他感觉秦启不愧是先生,实在是太聪明了,和他这个愚笨的农夫完全不一样。
———————————————————————————
很多人可能猜不出来这老头是谁,许行,一个名字不是很出众的人。
但他和孟子是一个时代的,农家虽然尊神农为祖,但有记载的农家圣人却是这位许行。
但是关于他的著作很少,所以他就没有孟子那么有名,不去研究的话基本上不认识他余.
第九十章 秦启:去秦国吧,报我的名字好使的!(第一更)
“那老先生你以为该如何治理国家?”
陈相再次开口提问道。他还是无法放弃自己学习多年的儒家学说,他想要继续尝试在言论上面战胜许老头。
“我不知道该如何治理国家,我只懂得如何治理田地中的事情。”.
许老头摇了摇头,他从来没想过如何治理天下,他只是一个农夫,他所要思考的事情只是要种地而已。
“如此便是了,先生说天下以农为本,但是以农为本该如何治理天下呢?”
“农业终究只是小道而已,治理国家终究还是要靠我等儒家弟子和儒家学识。”
陈相以为自己找到了战胜许老头的方法,他今年开始对天下大事侃侃而谈,对未来发展发展言论。
但是他说了许久之后,秦启开口问了他一个问题。
“你所说的事情这七国中有任何一个君王做到了嘛?这管理天下的人之中有人~做到了嘛?”
“孔圣人终其一生都未曾达到真正的以儒治国,以儒治世,你这小子自论可以-超过孔圣人?”
秦启看着陈相,他一眼就看出了对方言论中的漏洞,对方口口声声说-儒学可以治世。
但是呢,这七国有人是以儒治世的嘛?孔圣人胸中的抱负完成了吗?
连圣人都没能以儒学治理国家你一个小徒弟怎么敢说自己就能以儒学治理天下。
如果不能的话,那你和眼前的老农有什么区别?
哦不,还是有区别的,老农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不会去妄言天下大事。
而你一个读书人不去认知实际情况,只是在一群人中放肆言论,这不可笑吗?
“这…………”
陈相一时间又被秦启说的哑口无言了,确实孔圣人都没做到的事情,自己怎么可能做到。
他自己也清楚此次去秦国劝说秦王基本上不可能成功,但是如果去了就会有儒学大家,为国为民的名头。
可是经过一次生死之后,经过和许老头还有秦启一番言论之后,他发现这好像没什么意义。
他以为自己以身作则了,以身殉国了,可实际上他并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真实的贡献。
他的行为只不过是自我感动而已!
“我不懂得治理国家,但是我知道该如何种田,我觉得天下人想要将田地种好。”
“首先君王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许老头此时开口到了,他开始自己讲述自己种地的感悟,陈相立刻整理好心情认真的听讲。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设立仓库,将那些东西储存再来对于民生没有任何的好处。”
“我们应该将其所有的东西分给每一个需要的人,并且君王应该知道节制。”
“他不能无休止的去向人民索求,适度适量,就算是战争也应该适度适量。”
许老头不赞同战争,但是他也不反对战争,自古以来战争从来不会消失。
但是他认为不应该造成大规模无意义的杀戮,也不该无缘无故的发起战争。
这些都是不懂的节制,不懂的适当的行为。
“不设置仓库,将所有东西分给所有人,那如果遇到紧急需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呢?”
“比如说遇到各种天灾形成饥荒的时候呢?虽然现在没有,但我们不应该未雨绸缪嘛?”
陈相再次发现了许老头言语中的错误,他立刻发出了质问,连续不断地攻击对方的破绽。
上一篇:从泰拉到泰拉,星海皇帝的假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