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混乱大道

洪荒之混乱大道 第265节

  不过,鲧对此事还是义不容辞,在得到帝舜的授命之后,鲧便收拾行装,会同众人一起前去治水。

  鲧采取拦堵之法,利用女娲娘娘造人之后留在人族的息壤,制造堤坝、大山迫使黄河大水归位,又拦江蓄水,让百姓农业有了灌溉之源。

  虽然短暂地平息了水患,但终究不是长久直接。

  十年之后,水患再度爆发,而且比之前的还要凶猛,人族一时间,损失惨重,而鲧也因此被帝舜给斩首示众。

  鲧死后,尸体中诞生一婴儿,为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所救。

  多宝将禹交由鲧的妻子抚养,而禹在知晓自己父亲之事后,决心为父一雪前耻,平定水患,于是东奔西走,寻找治水良策。

  ……

  ……

第九十五章 大禹治水(一)

  第九十五章大禹治水(一)

  随着时间飞逝,转瞬间便已数十年过去,鲧的儿子禹,此时业已长大。

  而舜处死鲧之后,却是给人族招致大祸。

  自从斩杀了鲧之后,人族举族上下找不出一个治水能才出来。

  最终,舜不得已,只好亲自治水。虽说舜有大才,可却在治理人族之上,而治水之事,舜却是无法做出太好的成绩。

  虽然为了治水,舜每天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可惜水患仍是频频爆发,舜显然是无能为力,于是,洪荒中的水患越来越厉害。

  举国皆受洪水之苦,更甚从前。

  人族收成此时是一年比一年低,生活一年比一年苦,每次辛苦的劳作之后被洪水一冲刷便化作废墟。

  看着已经困窘不堪的人族,舜苦恼不已,只能召来众臣商议。

  待众臣到来之后,舜看着他们,问道,“众位卿家,如今人族已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尔等还有何策可治理水患?”

  那曾举荐鲧的大臣出班奏道,“共主容禀,鲧之子禹亦精通治水,且臣听闻,禹因父鲧之死,历年来苦苦钻研治水之道。

  想必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共主何不召他来一试,倘若觉得其法可平定水患,便让他主理此次治水事务如何!”

  舜闻言,心中却是有些黯然。

  鲧本也是人族中的一位圣贤,只可惜治水失利导致无数的人族死亡,迫于人族高层的压力,舜不得不处死鲧来消除人族内部的不满。

  可以说鲧乃是死于自己手中,对此舜却是不希望鲧的儿子走上他父亲的后路。

  对此舜看着他,淡淡说道,“鲧治水无功,他儿子又有何能?我看还是算了,众位卿家还有何人选?”

  众人听候,皆是沉默不语。

  舜见此,叹息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容后再议吧。”

  说罢,便起身朝外走去。

  众位大臣见舜离去,便也各自散去。

  ……

  舜回到自己的营帐,便开始静静的思考,想到自己当初迫于人族高层的压力而将鲧杀死,心中一阵后悔。

  鲧可是人族之中对水患最有办法的人,只可惜那些目光短浅之人随意的干扰自己的决定,这才造成了鲧死去的原因,对此舜也是叹息不已。

  随后又想到那位大臣推荐的禹,舜心中一定,若是大禹真有治水之才,自己必定让启用,让他治理水患。

  想到这里,舜便命人前去打听大禹的事迹,也好看看他的品行究竟如何。

  若真的品行高尚,而且可以解决人族水患的问题,就算要了自己的命舜也决不摇头。

  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迹,之后不断有人回报。

  报告的内容让舜很是高兴,一个品行高尚,更是心系人族的贤能,若是能够治水成功,自己定要传位于他。

  于是舜当即下诏,命禹前来见驾!

  ……

  却说,禹在母亲的抚养和多宝的辅导之下,便是过了二十几年。

  后在他三十岁时,禹在涂山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一见钟情。

  女娇听闻他的志向,愿意帮助他治理水患。大禹闻言大喜,一路上,两人相互扶持。

  而后,禹便与女娇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女娇的本家是东夷强大的涂山氏。

  那时涂山氏尚处于母系制后期,禹只能做上门女婿,过“夫从妇居”的生活。

  虽说如此,但禹得到了东夷的强大支持,从此有了立业之基。

  此刻,禹与女娇夫妻之间正处于甜蜜的时光,好不欢喜,帝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迹,之后不断有人回报,帝舜也越来越放心。

  禹正当新婚燕尔之时,却突然接到帝舜旨意,于是夫妻间依依不舍的告别,禹从此踏上了治水之路,临行前,禹特意去见了一次老师多宝道人。

  当时,多宝叹息一声,从身上拿出一卷竹简,递给大禹。

  而后对禹说道,“此乃你父亲的遗物,如今子承父业,该是由你接手的时候。此次尽管去治水,我会在后相助与你。”

  而多宝也并非没有准备,又取出二物交到大禹手中。

  微笑道,“此二物乃是为师特意为你所炼,斧名开山,可用来疏通河道,引水归位,棍名定海神针,可用来探查水位,平定大海,望你好生运用。”

  大禹在那卷竹简上见到了父亲所遗留的治水心得,结合自己的感悟,得出了‘堵不如疏’的治水名言,于是便起程前往人族都城,朝见人族共主舜。

  ……

  数日之后,人族人皇大帐,舜正坐在上方,下边则是站着群臣。

  此时,一个年轻人备受群臣瞩目。

  此人,正是那前来觐见的禹。

  只见禹躬身向舜行礼了一礼,大声道,“微臣大禹,拜见共主,共主万安!”

  舜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示意禹免礼,而后说道,“卿且平身!吾闻卿善治水,但不知卿有何策?”

  禹闻言微微沉思片刻之后,方道,“回共主之言,水往低处流,依臣之见,堵不如疏,治水当以疏通为主!”

  舜此时早已仿徨无计,如今听闻禹有办法,大喜过望,也不管是否可行,直接便说道,“爱卿之计甚妙,吾欲让卿主理治水大业,卿可愿领?”

  禹闻言,忙跪倒于地拜道,“臣愿受领,誓要平定大水洪流,以慰我父在天之灵!”

  禹坚定的声音在大帐之内响起,让众人为之颔首。很显然,禹坚定地信心也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

  第二天,禹便得到人皇的认命,开始了治水的大业。

  只是治水不仅仅需要知识,还需要对地理位置的了解,如此禹便召集天下百姓前来协助。

  他视察河道,并检讨他的父亲鲧治水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

  后来禹更是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

  后来,他路过家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

  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父亲,挥动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随着禹的治水得法,水灾竟然渐渐的平缓了下来。

  这时,妖族却是耐不住,再次动了起来。

  禹无奈,只能求助于老师多宝道人,于是多宝道人领着截教弟子斩杀驱逐这些妖族,方保禹治水顺顺利利。

  ……

  ……

第九十六章 大禹治水(二)

  第九十六章大禹治水(二)

  却说禹在治水的期间,听闻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忽然泛滥,江河倒流,山河崩塌,涛涛的河水朝着两岸的人族部落冲击而去,不少人族部落都已遭难。

  听到如此消息,禹脸色一惊,之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但是却没有怀疑事情的真假,因为这种事情没人会说谎。

  禹顾不得其他,连忙动身赶去。

  临走时,对左右道,“速速召集众臣,并通知我老师,我先行一步。”

  说完,禹当即便飞速地赶往黄河长江流域。

  “轰隆隆!”

  当禹来到现场之时,发现事实果真如那人所言,两江流域的河水已经开始泛滥成灾了,而且事实比自己听到的消息还要严重。

  只见那浑浊的河水滔天而起,直上虚空数万丈,然后狠狠地冲击下来,拍击到河道两岸,巨大的力道将河道冲击垮了,河道坍塌。

  滔天河水径直朝着两边倾泻而出,滚滚大江如同洪荒猛兽,冲击而去。

  无边树木倒下,无数山石倒塌,无尽房屋坍塌,无穷庄稼被淹没,无数人族被淹没在大将江之中,挣扎不已!

  灾难,无尽的灾难降临,带走无穷生命。

  禹看着那在水中挣扎不断的人类,脸上露出悲痛之色。

  但此时容不得他心中再思虑其他,这些年来,他的修为在多宝的教导之下,虽然不算多高,但是此时也有金仙之境。

  加上多宝交予他的两件法宝,禹此时也只能先稳定了洪水再说。

  只听禹大喝一声,“定海神针,给我定,开山斧,去!”

  旋即,便见禹手中飞出多宝交给他的两件法宝,定海神针顿时幻化一根金色天柱,从天而降,坠入长江、黄河流域之中,瞬间定住滔天河水。

首节 上一节 265/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独步成仙

下一篇:逆天红包神仙群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