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带着青山穿越

带着青山穿越 第854节

甚至有人将他与前几位三藏法师比拟。

后来,其所在的国家与周遭各国遭遇瘟疫,死伤无数,生灵涂炭。

三藏法师心中不忍,祷告上苍,一颗善心感动天地,求下灵丹妙药,救助百万人族。

后来又有洪水肆虐大地,方圆百万里尽数成为汪洋泽国,为平息水患,三藏法师以身镇海,化为一座通天石像,镇压洪水,最终水灾消退。

为此,佛门三藏之名在南瞻部洲越发响亮,信徒数量众多。

第五世,法名三藏的大德高僧,一生行善,最后为消除蝗灾,以身饲蝗魔,以肉体凡胎,高德智慧,令人族记住了这第五代三藏。

而佛门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弟子不再拘泥寺庙之中,开始行走南瞻部洲,学三藏之道,践三藏之行,慈悲济民,救助世人。

第六世、第七世、第八世,皆有三藏法师出现,以大无畏之态,大慈悲之心,行佛法,做佛事,在人族留下种种传说。

令佛门高洁的形象越发清晰,在人族中受众更广。

直到第九世,这代三藏法师不同于前,注重教诲,精于辩才,他学贯古今,跟文人论文,跟法家论法,跟墨家论兼爱,跟农家述农事。

更是整理南瞻部洲古往今来的佛门典籍,自悟第一代三藏佛子的大乘佛法精妙,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设立佛台,宣讲佛门大法。

尤其是大乘佛法一出,更是令听者如痴如醉,提神醒脑,浑身舒畅不已。

更有痴傻孩童,在听过大乘佛法后,豁然开悟,变得聪明伶俐起来,也有疾病缠身的老者,因为听了大乘佛法,身体逐渐康健面色红润,老当益壮。

这些实实在在的例子,立刻引起轰动,令人族趋之若鹜,更有不少当权者,不远万里而来,想要求娶大乘佛法。

可惜的是,这种精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难以记录在纸张之上。

这代三藏法师言明,大乘佛法拥有不可思议的功效,深藏无量智慧,可导人向善,更可强身健体,启迪智慧,延年益寿。

信大乘佛法者,更有机会享佛缘,得永生。

然而,大乘佛法属于佛门真传,法难轻传,唯有第十代三藏法师诞生,亲上西天,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经历种种考验,才有可能求回真经,流传世间,普渡众生。

此言一出,迅速在南瞻部洲流传,引得人族对第十代三藏法师期盼不已。

与此同时,第九代三藏法师走出墓地门,开始徒步丈量脚下大地,在各地宣扬佛法。

与当地大德辩法论道。

第五十三章 愤愤不平大玉帝

南瞻部洲的土地上,开始遍布这代三藏的足迹。

有人见到这位佛门大德一步迈出,缩地千尺。

有人见到这位佛门高僧飞天遁地,仿若仙神。

有人见到这位佛门法师沐浴佛光,步步生莲。

有人见到这位佛门禅师携带漫天异象,论道口吐芬芳,一朵朵生机勃勃的莲花破土而出。

……

有人说这位九代三藏已经得道,有人说他是在世佛陀,也有人说他悟透大乘佛法,可以长存于世,与天不老。

各种说辞,众说纷纭,但毫无例外,都在说这位九代三藏的不凡。

他的论道令无数生灵趋之若鹜,便是异类也可听他讲法,踏入道途。

且他每到一处,皆会面见当地群贤,与他们侃侃而谈,舌灿莲花,辨法论道,无一合之地。

哪怕是久负盛名的大儒耆老,也被击败,自愧不如。

唯有道门有真人出世,与其辩法,从天文地理,谈到治国安民,再到道法演变,三天三夜,方才惜败。

如此这般,这第九代三藏每到一地,就来上这么一遭,最后总要以与道门真人辩道成功结尾。

时间一长,口耳相传,这位三藏法师的名气更大。

尤其是他每过一地,每战胜一地大德,气势就更胜一筹,随身的气象也更加不凡,佛法修为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攀升,跃过仙凡之隔,生命本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这种变化看得见,摸得着,便是肉眼凡胎的凡人也能看到、感知到。

到最后这位第九代三藏,甚至凝聚了浓厚的气运华盖,佛光普照,仿佛一尊已经证道的佛陀,散发无量气运。

实际上,他不过是从凡人之身,一路走到罗汉果位,即使如此,短短数十载,也十分不凡。

况且,这种提升随着他一路辩道,走遍大半个南瞻部洲,依旧在持续。

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觉悟。

到最后,甚至连坐落在南瞻部洲上方,浩渺虚空中的巍峨神城都被惊动,沐浴星辰光辉,将天空照耀得璀璨夺目,显露人间,降下一道星光,亲自将辩法无双的三藏法师接引上去。

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岂料这才是好戏真正开始的时候。

进入城中的三藏法师直接开始挨家挨户的挑战、辩法,哪怕是有金仙、甚至是有太乙金仙坐镇的势力,在辩法论道上都输了一筹。

而且这种事情还以极其可怕的速度在南瞻部洲传扬开来。

让此地的生灵,尤其是人族生出连神通广大的仙人都不是佛门对手的错觉。

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这位第九代三藏法师名扬南瞻部洲。

被人族尊崇。

首节 上一节 854/1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越之大理寺系统

下一篇:从洪荒穿越万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