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武侠之从游龙剑开始

武侠之从游龙剑开始 第232节

可赵佶却非常昏庸的决定筹集一笔钱粮,大部分供给自己挥霍,而剩下一小部分则充当军饷。

如此昏庸的决定都做出,那意味着大宋和赵佶已经是无药可救了!

当楚天破坏了八大豪侠从四大财神身上拿到这笔钱财的图谋之后,早已经潜伏在大宋军队之中的细作、暗探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使得大宋那原本正在拼死苦战的数十万大军彻底的丧失了战意。

随之而来的,原本蠢蠢欲动的姑苏慕容家也开始行动起来。

慕容世家豢养了数百名庄客。

依靠着这些庄客,慕容家当代公子——慕容复瞬间便夺取了三座城池,在这人心惶惶之际,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割据势力,命名为大燕!

而在李唐、蒙元、大明的三方夹击之下,大宋军队也是节节败退。

大明这边,岳飞父子固然是用兵如神,深得军心,但奈何无粮无饷之下,就算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更不用说,十大将军一并出手,再加上一个吴三桂,岳飞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抵挡不住,被杀得大败,只能带着儿子岳云、女儿岳银瓶等人退回了汴京。

蒙元这边,蒙元名将王保保、伯颜两路夹击,势如破竹,不多时便杀到了汴京城下。

大唐这边,八贤王和诸葛正我虽然被再一次启用,但奈何二十万老弱残兵,面对李道玄的数万虎狼之师,就算是人数占优,兵力较多,也根本就抵挡不住,很快就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眼看着,覆灭在即!

大宋王朝注定即将灭亡!

……

大宋和大唐的交战战场之上。

双方加在一起,总共差不多三十万的兵马死死地jiuchan在一起。

但兵力占优的大宋军队,却是一触即溃,根本就不堪一击。

没办法,大宋的这种养兵方式,注定了根本就无法诞生真正的强兵。

对于赵家人而言,士兵和能干的将领不是他们的依靠,而是他们的奴才,甚至是走狗,还是那种必须时刻提防的走狗!无他,赵家本身就是依靠着兵权才夺得了帝位,那他们自然也要提防其他人依样画瓢!

打了胜仗,未必能得到好处,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到了败仗,也未必会吃亏。

如此一来,如果有军饷的话,赵家的兵马还有几分士气。

可如今,一文钱的军饷都没有,那这二十万人又怎么可能有士气和战心。

大唐这边士气如虹,个个都是奋不顾身,而大宋却是士气低落,一触即溃!

……

半个时辰,只有半个时辰。

大宋的二十万大军就被杀得大败,纵使八贤王和诸葛正我等人试图依靠彼此的威望暂时稳定住局面,也根本就毫无意义。甚至于,到了最后,连他们身边的亲兵都开始带头逃跑,全然不顾他们的安全!

兵败如山倒,这才是真正的兵败如山倒!

二十万大军被数万唐军杀得大败!

至此,大宋的覆灭已经是注定的了!

乱军之中,楚天与李道玄并肩而行。

“楚兄,你说这大宋到底亡在什么上?”李道玄扬起马鞭,不无感慨的说道。

楚天道:“亡于赵匡胤!”

“怎么说?”李道玄好奇的说道。

楚天分析道:“很简单,当一个王朝以国家的衰落来维持自家的统治之后,那这个王朝就注定不是一个真正辉煌的王朝!”

第107章 可笑的‘与士大夫共天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虽然出身纯粹为“赳赳武夫”,但在他黄袍加身后,却确立了一套偃武修文、倡导文教的基本国策,开创了一个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

坐上龙椅后,赵匡胤重用读书人,经常喜欢用一句“至理名言”来告诫周围的武将: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骑在马上治天下,更不能躺在马上守天下,这对那些武将们震动不小。过去,武将和文臣相见时,文臣经常要低眉拱手,向武将致意;现在,一见到文臣,武将们都要恭恭敬敬地唱个肥喏,表示问候。

同时,赵匡胤大力推广科举制度,向天下读书人敞开大门。新科状元登科后,可以披金挂彩地骑在高头大马上,四处游街夸耀。届时,帝国首都开封举城若狂,就像盛大节日一般地瞻仰他的风采,无数美丽的少女都在梦想着能与他结为连理。当时,有人甚至认为,这些状元们的风光,甚至超过那些统兵十万、荡平敌国的大将军。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着平等与文明,为千千万万没有关系的“莘莘学子”打开了一扇改变命运的大门。

宋时,“皇家与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不是别人,就是全天下的儒门子弟,所谓任贤用良,“贤”“良”非指别人,就是指他们自己;所谓垂拱而治,不用皇帝操心,儒家子弟帮你做完就行了。

  儒家的基本精神,其实和鼓励工商的政策是尖锐对立的,儒的核心为礼法,礼就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推衍出来就是腐朽愚蠢的官本位。

在欧洲最西端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一次划时代的远征会扬帆出海,舰队只有三只小小的船舶,最大的排水量才一百三十吨,总吨位不到三百。

就是这么一支小小舰队的主人,胆敢要求西班牙国王封他为骑士,并且担任新发现地方的总督和分得该地一切财富的1/10——简直是大坏君臣纲常,目无人君,他将来做了总督必然割据一方,更有尾大不掉之祸!

可惜西班牙没有儒家子弟告诉国王这些道理,所以国王居然就和这位舰队司令签订了协议——国王和臣子签订平等的商业协议,真真是大坏伦常、倒悬乾坤!要知道,大宋朝就算打不过西夏、辽、金,巴巴送上的岁币,对内的诏书上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说是“赏赐”给那些蛮夷的呢!

偏偏这条小舰队,取得了人类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发现:美洲。那位向国王索取报酬的人,叫做哥伦布。

哥伦布之前八十年,有比他大上百倍的无敌舰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然而,在宣示国威之后,他们没能带回财富,因为皇帝要求他们给进贡者数倍数十倍的回赐,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用全国人民缴纳的贡赋,换一个万国来朝的面子,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巨大的消耗,甚至导致帝国的财富不堪重负。在数十年的辉煌之后,船队朽烂成木片,或者沉入了南洋的万顷碧波,他们的技术和航海资料,也被“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们一把火烧成灰烬……

所谓的与士大夫共天下,本质上而言,就是以国家的衰落来换取皇位的安稳!

这实在是世界上最好笑不过的事情了!

当一个国家,开始将能征善战的武将当成贼寇一样的地方;将国家的一切都交给一群只会吟诗作对的文人之后,那这个王朝的覆灭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而且,还一定会亡于外辱!

虽然如今已经是半人半魔,但楚天却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

在他看来,与士大夫共天下委实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荒唐可笑不过的事情了!

……

硝烟弥漫,尘埃落定。

楚天与李道玄并行,很快就见到了两个人。

两个他们应该见到,也必须见到的人!

大宋八贤王和诸葛正我!

这两个人也许是大宋王朝所剩无几的忠臣之二了!

只可惜,却即将成为过去!

作为败军之将,等待他们的将只有死路一条!

楚天不是第一次见到诸葛正我,却是第一次见到八贤王。

在评书《三侠五义》的续书作品《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中,八王爷是赵德芳,有"九朝十八帝"的说法,即北宋朝的每一个皇帝当政期间,都有一个八贤王/八王爷。八王爷成为一个常设的官职,其权力仅次于皇帝,居南清宫,手持瓦面金锏,可上打君,下打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文学衍生的京剧对八贤王的来历自有一番解释,程派名剧《贺后骂殿》便为此证。故事里的事如此这般: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弟即兄之位。匡胤皇后贺氏,让长子德昭上殿质问,光义大怒,要斩杀侄子,德昭气愤,撞死金殿。贺后带着次子德芳上殿责问。光义谢罪,赐贺后尚方宝剑,封入养老宫,加封德芳为八贤王。在赵光义赐封赵德芳时有几句唱,很好的解释了八贤王的权力范围: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了满朝的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你是个八贤王,代管朕躬。 不知道宋太宗这么做是出于内疚还是权力平衡。

八贤王本来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但在这个世界却是真有其人!

他乃是宋徽宗赵佶的皇叔!

第108章 自古谁家无忠臣?

作为败军之将,八贤王和诸葛正我本来应该逃走。

但他们却没有逃。

而是静静地等待着末日的到来。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本来就是将领最佳的归宿!

虽然无论是八贤王,还是诸葛正我,都不是真正的将军,但在这穷途末路之时,他们还是希望能死的有尊严一些!

“都退下。”来到了八贤王和诸葛正我的面前,李道玄的眼神之中划过一丝敬意。

自古谁家无忠臣,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为自己主公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

对于这种人,也许你可以鄙视他的立场,但却必须尊敬他的为人!

对于这两个人,李道玄和楚天都决定以礼相待!

踏!踏!踏……清脆的脚步声响起,楚天和李道玄来到了八贤王和诸葛正我的面前。

“八贤王,诸葛先生,你们输了。”李道玄看着面前这两个值得尊敬的敌人,没有羞辱他们,淡淡的重复了这个事实。

八贤王点头道:“是的,我赵家输了。”

“两位,你们也是值得尊敬的敌人,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死法,如果有什么不过分的遗言的话,尽管说。”李道玄不无敬意的说道。

对于值得尊敬的敌人,必须尊敬对方。

因为尊敬值得尊敬的敌人,就是尊敬自己。

这么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大事的人都明白。

八贤王苦笑道:“本王现在只有一个要求,不是很过分,不值得元帅愿不愿意听。”

“请讲。”李道玄道。

八贤王道:“他日,元帅如果攻下了汴京,希望能善待百姓,至于本王的家眷,还望元帅可以网开一面。”

八贤王说话间,已经开始拔剑。

他拔出的是自己那一柄尚方宝剑!

今日,这柄尚方宝剑注定要染血,染得还是它主人的血。

兵败自杀,算是他现在唯一能选择的体面死法了!

诸葛正我则看向了楚天,苦笑道:“想不到,你我再次见面,居然是在如此情景之下。”

楚天笑了笑,道:“你早就应该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

“是啊!”诸葛正我苦涩的说道,“这一天,的确迟早都会到来。”

昏君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更不用说,赵佶这样的极品昏君了!

徽宗初年,宦官杨戬先设“稻田务”,开始在汝州立法,可以种稻的田土,收索民户田契,辗转追寻,直至无契可证,将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称为公田,种植户即作为佃户,须交纳公田钱,继而推广至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又设“营缮所”,检括公田。后皆并为“西城所”,所有荒地废田都作为公田,强令百姓承佃,交纳公田钱。宣和三年(杨戬死后,宦官李彦继任,更为凶狠残暴,凡民间好田,指使他人诬告为荒田,田主虽有地契也无用,即括为公田,甚至鲁山全县的农田都被括为公田,原业主即作为佃户,许多投诉者受刑致死。弥漫数百里的梁山泺(泊),是济州、郓州数县沿湖渔民赖以生存之所,也被按船只强行收取赋税,逃税者按盗匪处罪。

当一个皇帝逼得老百姓都没有活路之后,那必将和他的王朝一起灭亡!

楚天看着诸葛正我这位旧相识,道:“你现在还有什么遗愿吗?”

首节 上一节 232/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修仙世界当收尸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