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武侠之从游龙剑开始

武侠之从游龙剑开始 第295节

此剑名“斩天”。

天意一出,我即天意,天意不可夺。

斩天一出,天意又如何?苍天都可以斩断,更何况是小小的怀抱五老!

“不可能,人世间怎么会出现如此剑法?”

“这一剑,叫什么名字?”

怀抱五僧表现的相当的不可置信。

“斩天,逆斩苍天。”楚天淡淡道。

“斩天,莫非真的无可阻挡!”抱残失魂落魄道。

他们五人一直以来的坚持,在楚天这一剑之下,烟消云散。

不是所有的人,面对困境之时,都能奋起反抗。

而且,不同的困境,难度也各不相同。

怀抱五老不是弱者,而能让他们产生无力反抗的感觉,只能是因为楚天太强,强到了击毁他们心中的信仰。

换成别人,还不一定有怀抱五老的表现好。

“罢了,我们既然已经败了,也没有颜面留在这里了。多谢庄主刚才的手下留情。”抱残拱拱手,五个人如同一阵风一般,消失在了场间。

抱残刚才说的手下留情,自然是楚天刚才并没有使出全力。

若是楚天真正火力全开,现在五人应该已经是五个死人了。

既然楚天能够一剑破了他们五人的联手,再来一剑,灭了他们五个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怀抱五老的消失,楚天淡淡一笑,知道他们五人从此以后,已经不可能再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

可这却不等于,少林寺的反扑到此结束了。

确切的来说,怀抱五老只能算是开胃小菜。

真正的高手还没有登场呢!

踏!踏!踏!……

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来得是一位内着灰色僧衣,外披大红袈裟的中年僧人,浓眉大眼,唇上、颌下蓄着恰到好处的黑须,整个人慈和而不失庄重!

乍看上去,几乎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一个最为普通不过的僧人。

可楚天的感知却告诉他,自己面前的这个老僧,绝不好惹!

他浑身上下,气机圆润,内息与天道几乎合二为一,化为了一尊金身一般。

整个人,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色相,皮肉相,只剩下了一片光润!

“如何称呼?”楚天凝声道。

他可以感应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僧侣,远比自己以往遇到的任何一个老僧都更加的可怕。甚至,超越了扫地僧金台,达到了一个更加可怕的地步,对于禅宗的领悟更远胜于任何人。

对于这样的人,楚天好似只能想到一个!

那便是,僧璨!

禅宗三祖,死在他手底下的道信的师尊!

在禅宗发展史上,三祖僧璨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神州,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是有信有修。

僧璨对禅宗的汉化改造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表现。其一,变面向达官显贵为面向下层群众。佛教初入神州,信仰接触者多为贵族,僧璨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其二,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其三,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其四,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禅法初传,有"不立文字"之说,主张静坐安心渐悟。僧璨在公开弘法的同时,精心著述《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有学者称《信心铭》是禅宗第一部经典,与《六祖坛经》并称最神州化的佛门典籍,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

第259章 三祖僧璨

“阿弥陀佛,贫僧僧璨!”僧人双掌合十,口诵佛号道。

僧璨!

果然是他!道信的师尊,与楚天有着杀徒之仇的一个人物!也是禅宗的一位里程碑一般的高僧!

僧璨与道信乃是师徒,却是一沉稳、一清柔,各自气质竟截然不同,楚天不由稍稍腹诽:恐怕唯有靠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印传承的禅宗,一代不像一代,才会依然各得其乐……

如今这时代,弟子的性格和气质不像师父,那绝对是不可原谅,乃至与传承衣钵无缘的特大原罪,几乎等同于儿子不像父亲。

至于此时代儿子不像父亲的后果?

啧啧,轻则不得父亲喜爱,甚或被怀疑是隔壁老王的种,无缘财产继承权,重则丢掉小命……

恰如古往今来,许多皇帝一门儿心思的要废太子,正是因为感觉太子‘不类己’,也就是性子跟自己不像!

即使是大名鼎鼎的慈航静斋和阴癸派,每一代的传人,无论性格和气质,均与师长有七八分相像,更因此而被江湖中的前辈们广为赞溢,什么得乃师真传,什么青出于蓝,犹胜乃师等等……

至于像禅宗这般,传人一代与一代个性截然不同的情况,放在大多数人眼里,可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即将没落的征兆。

当然,在楚天看来,正是禅宗代代都是精明人,智慧和眼光非比寻常,才没有一味要求继承人“类己”。

毕竟,数百年来,禅宗的情况日新月异,正需要不同类型的宗主来继承和掌控禅宗这条越来越大的船,使之朝着更开阔、更平稳的河流行驶下去。

从达摩传法慧可的时代开始,禅宗庙小人少,名声不显,无人供奉,又遭佛门固有势力的排挤打压,因而需要慧可这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奠基者,四处游走,在中土士大夫之中弘扬禅宗佛法,打开局面。

到了僧璨接过接力棒的时代,禅宗已在达官显贵之间小有名气,便需以此为依靠,向平民大众进军,正需僧璨这等沉稳持重之人不辞辛劳,继往开来。

一则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二则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三则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四则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

当然,这就不是一代两代所能顺利达成,尚需自道信之后的两三代宗主再接再厉。

只不过,若是在当前这种一鼓作气,爆发性的上升势头衰竭前,禅宗未能力压佛门其余诸多宗派,登临教主,那么禅宗之后恐怕就再无机会,唯有与其余宗派一样,勉力守成而已。

总而言之,禅宗之发展恰如种树,初祖达摩播种,二祖慧可浇水施肥,萌发幼苗,三祖僧璨呵护树苗茁壮成长,四祖道信及五祖、六祖则要在大树枝繁叶茂的同时合理修剪枝叶,使之长得更高、更健康,乃至开出满树繁花,结成累累硕果……

至于这满树繁花,累累硕果之时,能否如理想中那般力压群芳,参天独秀,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时也命也!

而在此之后,不论禅宗是否仍处于佛门主流之一的地位,后辈弟子若能勉强保住大树不朽,传承不绝,已是邀天之幸!

此间种种,眼界凌驾于时代大势的楚天,固然了然于心,而慧可、僧璨、道信这亲身参与禅宗接力赛的三僧,凭着超凡脱俗的智慧,亦能隐隐明悟几分未来走势。

尽管世人其实都明白,世间万事万物,绝无长盛不衰之理。

纵使威名远播的慈航静斋及净念禅院,在百多年前,其实也曾躲在深山,做过缩头乌龟,而百多年后,慈航静斋已经注定不可能存在了,至于净念禅院是否在百余年后仍存于世,尚未可知……

然而宗教智者的修行本质,正在于学法弘法,教化众生的过程中,渐悟顿悟,自证他证,渡人渡己,一窥上乘正果。

亦因此,对于各宗大佬这等聪敏绝顶,有望‘成佛’之人来说,传教弘法,广收门徒,看似是为了光大宗门,争名夺利,而实质上,未必没有聚拢大批小白鼠,为种种颇具可行性的‘即身成佛’修行法门,积累广泛而充裕的资料和经验的意味。

毕竟,红尘俗世的佛主之位再尊崇,也比不上‘即身成佛’后长生久视,永恒不朽之万一……

第260章 鲲鹏法相

僧璨老和尚喟然叹道:“吾等空门中人,贪求身心清净,本不愿参合俗事,干扰国政……

然而诸多前辈智者早有共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但为佛法长存,吾等纵然不愿奉承权贵,亦不得不勉力行之,世间英杰甚或因此对吾等颇多误解,亦是无可奈何之事……”

大义不外乎是:我是迫不得已才来打你的,但我打你,其实是为你好,是打醒你,是拯救你这迷途的羔羊……

我如此违背自己的本心,冒着禅心倒退的风险出手拯救你,已属损己利人,你还怎能怪罪我呢?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貌似假惺惺的话,若是没有数十年的朝夕苦练,绝无可能随时随地脱口而出,即可达到悲天悯人、声情并茂、诚恳之极……

楚天冷笑道:“无聊,也许在你们这帮秃驴看来,你们乃是正义的,但在本座看来,佛就是魔,佛魔本是一体,别无二致。”

僧璨叹息道:“那不知施主以为,自己是佛还是魔?”

言语陷阱!

如果楚天自认为自己是佛的话,那接下来估计就该是他与佛门有缘了。可相反的,如果他自认为自己是魔的话,那少林和尚估计就要降妖除魔了。无论如何,今天都要做过一场,不可能就这么收场!

楚天自然明白僧璨的深意,但他还是毫不客气的说道:“魔,我乃是魔。三千红尘乃是无边极乐,天地万物尽是孽障,置身于这大千世界之中,佛魔本就在一念之间,何必分的那么清楚。”

僧璨道:“阿弥陀佛,施主慧根深厚,假如皈依我佛,必将成为一代高僧。”

楚天道:“免了,我的路走的很好,无需大师来度化我。”

僧璨感叹道:“那今日老衲只能与施主做过一场了。”

楚天轻笑道:“乐意奉陪。”

“当年黄裳通读道藏,悟出《九阴真经》。逍遥子读《庄子》,悟出《北冥神功》。本座将《九阴真经》、《庄子》、《北冥神功》都通读了一遍,也略有所悟,今日便请大师品鉴一下。”

随着楚天的话音落下,在他的背后,浮现出一片汪洋大海。

海水漆黑,有一条巨大的鱼游荡其中。

片刻之后,大鱼劈波斩浪,扶摇直上,在空中化为一只巨大的鹏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一头巨大的鲲鹏法相,展翅飞翔,自高空俯冲而下,直扑僧璨。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被称之为天才。

他们与常人不同。

同样的一~本~道经,到了普通人手里,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即便是教堂里的先生,苦修的道士,理解了这篇道经的意思,但是于他们本身而言,也并没有什么用。

但是到了黄裳或者逍遥子这种人的手里,他们能够从道经中,看到先贤的智慧,甚至看到先贤看不到的道理。

触类旁通,便是如此。

悟道悟道,这才是真正的悟道,这才是真正有资格在武道史册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极道强者。

楚天的天资,说来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出色了,但是也未必就及的上这等极道强者。

但是楚天有比他们多出一个世界的见识,有另外一种思维方式。

比起他们,楚天的思维更加的广阔和不受拘束,甚至是不受这片天地的拘束。

这又是这个世界的人所不及的。

而现在,这种鲲鹏变,正是楚天在读了《庄子》之后,忽然产生的灵感。

楚天在其中附着了自己的元神。

首节 上一节 295/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修仙世界当收尸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