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书:多子多福,娶妻娶成宗师 第124节
赵敏本就聪慧矫健,在王府之中地位尊崇,更是习惯了掌控一切,宋青书的出现却屡屡打断她的计划,这让她极为愤怒。
...........
此刻城中客栈的客房之中,宋青书一袭白衣胜雪,临窗而坐,手中握着一株色彩斑斓艳丽得几乎夺人呼吸的毒株。
那毒株在阳光的映射之下,犹如一颗神秘的宝石,闪烁着奇异而诱人的光芒。
宋青书目光盯着眼前的毒株,心中暗自思忖:
“此毒株竟然能够吸引天下万毒,这属实是我未曾想到过的。不过转念想到前世之中那金银花蛇……”
他此刻来了兴趣,“如果能够借此将它收为宠物,那之后行走江湖必然会多一份助力。”
想到此处,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满是期待。
“不过在江湖之上本就并不安全,哪怕自己如今的修为不断提升,可在江湖之中仍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莫说张三丰那等绝世强者,更别说玄冥二老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还有数不尽的江湖人士,自己虽然如今已进入一流高手的行列,但也要切记莫要阴沟里翻船,还是要继续努力。”
宋青书心中想着,喃喃自语。
正在宋青书陷入思索之时,一阵敲门声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宋青书微微抬眸,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这时候会是谁呢?
他虽疑惑,但仍轻声应道:“进来。”
只见门轻轻推开,詹春迈着均匀的步伐走了进来。
她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梳成利落的马尾,几缕发丝落在白皙的脸颊旁,更显得几分楚楚动人的韵味。
她看到宋青书,微微低下了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愧疚与不安,轻声说道:
“宋公子,此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我也是身不由己。”
宋青书听到此言,放下手中的毒株,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温和而宽厚的笑容,摆摆手说道:
“詹姑娘不必挂怀,我听不悔说你有事找我,但说无妨,如果我能够帮上忙,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詹春之前就和自己有过几分缘分,如果能够帮上她也未曾有什么影响,更何况近日以来她始终不曾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反而和杨不悔、张无忌等人相处得极为融洽。
若不是特别困难的问题,即便是帮她也无所谓。
宋青书心中如此想着,并未多说什么。
此刻的詹春听到这话,轻咬下唇,犹豫起来,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恳求:“实不相瞒,我师门之中有一任务。
那苏习之偷学我师门的绝世绝招,师傅震怒。
可我如今重伤在身,实在是有心无力难以完成。
我知晓此举可能会给公子带来麻烦,可是师门之命不敢不从,所以特意恳请公子相助,公子大恩,詹春定然铭记在心。”
话说完,她双眸带着一丝黯然,双手不自觉地微微握紧。
“自己之前如此对待宋少侠,不知道他能否助我一臂之力呢?不过一想到师傅的威严手段,她此刻都忍不住心中一丝发慌。”
但她自小在宗门之中长大,对于师门自然是感触颇深,还是希望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报答师傅的养育之恩。
宋青书听到此话,转身走到桌边,拿起茶盏轻轻揭开盖子,热气腾腾的茶香冉冉升起。
他轻抿了一口茶水,心中却陷入沉思,脑海中陷入回忆。
“在苏习之这件事上,他分明是被冤枉之人,我若是帮他解脱,岂不是与詹春师门作对?
可若不查明真相,詹春师门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我又没有证据来证明苏习之的清白。
即便是贸然帮忙证明,恐怕他们也不会相信吧。”
他心中想着,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纠结。
本正打算开口拒绝之时,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冰冷的电子音。
“叮!检测到宿主符合条件,获得任务:娶詹春为妻,可获奖励仙水丹。”
第139章 她不会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吧?
宋青书听到此话顿时犹豫了一下,看向任务奖励介绍,上面赫然写着:仙水丹,功能介绍——可突破任意长强穴任一境界。
看到这之后,宋青书神色一喜,自己正在苦恼如何突破瓶颈。
虽然如今这几个小关只要积累内力便可突破,可是突破大的瓶颈依然没有什么好主意。
如今竟有这样的东西。
宋青书心中感慨,如果能够完成这个任务,那么自己提升功力,在江湖之中立足便极为关键。
想着,他放下手中的茶盏,抬起了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与权衡。
“我可以借此机会答应詹春,不过还是要把握其中任务的度,还苏习之一个公道,还能够借此机会与詹春之间提升好感度。”
宋青书望着不远处的詹春,说道:
“詹姑娘,我可助你,不过此事日后会有转机,还望姑娘莫要心急。我宋青书做事向来只求问心无愧。”
他眼神坚定而又诚恳。
詹春本低着头,以为会遭到拒绝,
此刻听闻宋青书答应之后,顿时面露惊喜之色,那原本略显忧虑的双眸瞬间明亮如星辰,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忙说道:
“那便多谢公子,公子大义,詹春感激不尽。
我这就去安排车马,与公子同行。不悔也一同前往。
公子放心,一路上的事宜我一定会安排妥当。”
之后她转身匆匆离去,仿佛生怕下一秒宋青书就会反悔。
宋青书望着这一幕,无奈地摇了摇头:
“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如今他在江湖之中的名声虽然极好,但也有小道消息将他传成杀人不眨眼的形象,不过这件事情他自然是并不知晓的。
........
几日之后,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
客栈之外一辆马车静静地停着,行李已安排妥当。
宋青书一袭青衫,身姿挺拔如松,卓然而立在马车旁。
朱元璋等人前来相送。
朱元璋望着宋青书,眼神中满是敬重与感激:
“宋大哥,我等欲以此地作为驻地重新发展,皆因宋大哥的仁义之名,百姓们听闻是大哥在此,纷纷来投。
不过大哥此去山高水远,还望万事小心,我等在此静候大哥归来,定然不会辜负大哥的期望。”
他面容略显消瘦,眼神中显然带着几分忙碌与疲惫,最近以来都是由他来安排诸多事务,不过此刻他的眼眸也很明亮,眼神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汤和本就是心思细腻之人,在过往的日子里,他始终担忧着众人的安危。
不过如今有了宋青书的支持,此刻他也是眼圈泛红,声音微微颤抖:
“这些日子东躲西藏,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如今能够振作起来,全赖宋大哥之人,恩义铭记于心,永志难忘,大哥一路保重。”
其余等人也是一脸的感激与激动,纷纷眼圈微红。
宋青书眼见众人如此,微微拱手回礼,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抬手说道:
“诸位保重,不必担忧。”
说罢,他便转身登上了马车。
马车之内,张无忌和杨不悔坐在旁边,望向这一幕后,皆是一脸的震惊:
“还是宋大哥洒脱,自己也要好好地学习。”
而詹春则是静静地坐在旁边,神色略微羞涩,白皙的脸颊因为受伤而显得有些微红。
此刻见到宋青书洒脱的一面,心中也是颇为震撼,她瞪大了眼睛,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心中暗自惊叹:
“这就是如今江湖第一人的气度吗?如此淡然地面对,我着实钦佩。”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滚滚,扬起一片清晨的微尘。
在朱元璋等人恭敬的目送之中,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了朦胧的晨雾之中。
.......
这一路之上,随着马车行进,每日不过走二三十里,停了十五六天,此刻已经来到了新的省地。
不过此地照样是处处饥荒,遍地萧瑟。
朱元璋、张无忌在宋青书的指点之下做了一副弓箭射兽取食,生活反而比之前好了一点。
杨不悔和张无忌两人的脸色都稍微红润了一些。
而且这一路上,哪怕是蒙古官兵以及江湖人士有心打主意,也都被宋青书随手打发了。
不过这一日来到了,此刻已是夏末秋初,晚上的风刮来,颇感凉意。
马车之上,杨不悔和张无忌两人正在瑟瑟发抖,毕竟天气渐凉,两人的衣衫尚薄。
此时,宋青书突然对着两人说道:“闭目养神,运转内力。”
杨不悔和张无忌听完之后顿时神色一愣,但随后便明白了,这恐怕是宋大哥在指点他们。
两人按照宋青书说的话,顿时盘膝而坐,片刻之间只感觉体内一阵热力涌动,两人的身上都散发着淡淡的白气。
杨不悔顿时喜道:
“宋大哥果然厉害,不冷了。”
张无忌在旁边同样也是神色一喜,在宋大哥的指点之下,自己的九阳神功竟然又屡次突破,如今恐怕已经来到了大成阶段,
“能跟宋大哥在这一次相处这么长时间,简直是自己最大的缘分,恐怕是连太师傅都做不到这样的事情吧。”
此时宋青书也正在闭目陷入沉思之中,自己这一次的任务该如何完成呢?
上一篇:夫人,请尊重我的职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