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天龙开始的长生者

从天龙开始的长生者 第36节

在向灵鹫仙宫发令的同时,林平安还同时派出两个天部十支小队,分成十个方向向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发出召集令,到江南道姑苏汇合,而且必须由洞主岛主带队,且必须带上一半各自的人马。

早在天山时,灵鹫仙宫就向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发布了刺探东瀛情报的任务,但是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太大的进展。获得的有用情报相当的少,还不如林平安找海商了解到的多。

大宋对东瀛的贸易还是挺发达的,每年都有不少的海商前往东瀛进行贸易。不过他们也只是贸易,对于东瀛现在的势力和军事等都不了解,所以还是需要派人前往东瀛刺探情报。

林平安把江南道的海商请了不少过来,和他们了解东瀛的情况,并请教他们海上航行的知识。在被灵鹫仙宫的宫女们刀架在脖子上的情况下,海商们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对于航海,林平安也不懂,但是他知道其中的危险性,所以他不可能把安危寄托在海商告诉他的那些航海知识上。林平安直接把剩下的两个天部的宫女和从长春庄抽调出来水性颇佳的五十个丫鬟婢女,总共一百六十七人全部都派到那些他胁迫而来的海商的船上,和他们一起走几趟东瀛,顺便在路上把航海知识和驾驶海船都学会。

同时林平安还通过关系和江南道水师拉上联系,花了一笔钱上下打点,求购能够在海上航行的海船。

水师和江南道的官府也只以为长春庄已经不满足于在国内的生意,想涉足海贸,也不以为意。毕竟长春庄给他们送上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呢,其中还有醉月白的干股。

因为灵鹫仙宫在天山,三十六洞和七十二岛也过于分散,天南海北都有,距离过远,所以召集令发出去后,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把人召集起来。

林平安把事情安排好后就暂时闲了下来。不过林平安也并非什么事都丢开不管,他在回忆当年学过的知识和看过的风帆战舰模型。

因为晋升先天境,又修炼了修仙功法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林平安现在的精神强大了很多,记忆力也增强了很多,以前很多忘记的东西慢慢的都想了起来。

说起风帆战舰,很多人都会想到西班牙,国人还会想到郑和宝船。不过林平安没有见过郑和宝船的船模,西班牙风帆战舰的船模他倒是曾经买过一个。

大宋虽弱,但是造船业却很发达,所以造就了名盛一时的海上丝绸之路,指南针也是这时候发明的。

林平安找了五个很有经验的老船匠来询问他们建造西班牙风帆战舰的可能性,并且还把模型图纸画出来给他们研究。

那五个老船匠对于林平安的图纸很感兴趣,连续研究了好几天,最后对林平安摇了摇头,说没法找到那么长的龙骨。如果林平安只要求二十五米,甚至是不超过三十米的帆船他们都可以造出来,但是六十米的风帆船,最少要五十多米的龙骨,根本不可能。

“如果是用拼接龙骨呢?”林平安说着把拼接龙骨的结构跟他们说了说,这也是他刚回忆起来的。

五个老船匠又一起去研究探讨了几天,最后说可以先用拼接龙骨法造一艘小一点的风帆船出来试试。林平安点头,直接雇佣他们,让他们带着他们的徒弟全力建造,缺什么跟他说。

因为林平安动作不小,这段时间也有不少人前来询问长春庄是不是想涉足海贸,他们是不是能掺一手。海贸虽然危险性大,但利润也丰厚,这是人所共知的。

林平安让人把那些前来询问的人打发走,不过有些代表官员前来询问的就不太好打发了。虽然林平安是江湖人,但也是大宋治下之民。那些官员他们或许不能助你成事,但他们有的是办法坏你的事,而且你还拿他们没办法,否则就是造反。

据说慕容复曾经和一个地方官员交易,花了几十万两银子买一批军队淘汰下来的装备,但是最终却被人给耍了。钱花出去了,装备没得到,慕容复还敢怒不敢言,否则人家问你一句你买装备干嘛?想造反?

第85章 黄裳

忙完一阵子之后,林平安难得偷闲,带着家里的夫人们乘坐楼船游太湖,省得在家里又被童姥说道。

楼船上,林平安和王语嫣在下棋等李清露,旁边梅兰竹菊四姐妹在给他们剥葡萄,阿朱在看账本,阿碧素手调琴,阿紫和木婉清对这些琴棋书画什么的是最没兴趣,无聊得在一旁嗑瓜子。而李清露领着她的丫鬟晓蕾刚上船,就顺势挤进林平安怀里,坐在他腿上,顺手就勾住了他的脖子。

“夫君,下棋有什么好玩的,有本宫好玩吗?我们一起回房玩啊。”

王语嫣和木婉清怒目而视。

阿朱阿碧没眼看,太不要脸了。

阿紫一脸嫌弃。

要说家里这些女人谁最妖,非李清露莫属。有外人在的时候她一副端庄的模样,高贵无比。但是只有自己人在的时候,她比谁都玩得疯,不愧是李秋水的孙女,得到了李秋水的真传。幸好她不像李秋水水性杨花,否则林平安只能把她赶走了。

“别闹,下来。”林平安拍了拍李清露的多肉,李清露立即媚眼如丝。

强忍着悸动,把李清露赶下去,不然王语嫣和木婉清就要发火了。

“开船吧。”人到齐了,林平安就吩咐仆妇们开船。

“阿朱,游湖就不要看账本了。”林平安见阿朱一直捧着个账本,有些无奈。

“夫君,最近家里开销太大,已经入不敷出了。”阿朱皱着眉头道。

“这些都是必要的,不要在意。”林平安随口答道:“如果照之前的花钱速度,账上的资金还能支持多久。”

“一年没问题。”

“那就没事了,最近开销大是因为买船造船和打点官员,接下来开销就没那么大了。”

“夫君,我们造船是要涉足海贸吗?”

“并不是。”

“不是?”阿朱有些诧异。

“我们是要去攻占东瀛,在东瀛那边有几个金矿银矿,金矿每个矿藏黄金总量至少有几百万两,白银有几千万两,有个银矿最少两亿两,以后不用担心家里没钱花。”

“多少?”阿朱忍不住惊叫起来。

木婉清和李清露、阿紫、阿碧双眼也差点突了出来。

“当然,限于开采技术的原因,每年每个矿大概也就能开采个几十上百万两吧。”

“已经足够了。”阿朱激动道:“而且这样最好,能持续开采,以后还能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林平安暗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不是他长生者天赋的原因,他好像不能让女人怀孕。他和王语嫣、木婉清已经结婚好几年了,家里也催她们要孩子,而他们都没做保护措施,但就是怀不上。

家里每个人都请大夫来看过,身体都很健康。尤其是林平安,健康得不像话,就像个十八岁的小伙,精力足,火气旺。但就是无法让妻妾们怀孕,他有什么办法?这也是王语嫣不反对他娶妻纳妾的原因,没孩子底气不足啊。

李青萝每次见面都说孩子的事,让他们快点要个孩子,都恨不得以身代之了。王语嫣也是有苦难言,怀不上她也没办法啊。

“别那么激动,那些可不都是我们的,灵鹫仙宫出人,她们必然要占去一大块,我们家顶多能分一个矿的产量。”

“一个矿的量也不少了,每年上百万两呢。”阿朱眉开眼笑,也不再心疼家里花出去的钱了,转头对李清露道:“清露妹妹,夫君信任你,才不瞒你,你可不要把家里的事往外说,尤其是传回西夏,否则我们姊妹们定不饶你。”

“本宫现在是林家的人,谁还管西夏啊。”李清露撇撇嘴,不说这是灵鹫仙宫的谋划,她还想着以后修仙呢,如果因为这事因小失大,她哭都来不及。

林平安捏了捏李清露的脸,转头对阿碧道:“阿碧,唱个曲儿。”

“好的嘞。”阿碧甜甜一笑,便唱道:“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词自然是林平安教阿碧的,李清照现在还不到十岁呢,自然无法写出这词。至于以后她怎么办?那不关林平安的事。何况少了一首词她就不是千古第一女词人了吗?她一生又不止写这一首词。

曲也是现代曲,是由林平安唱出来,然后王语嫣和阿碧一起补全曲谱。

“好词,好曲。”阿碧歌声刚落,不远处的一艘画舫上传来喝彩声。

林平安转头看去,立即起身,拱手笑道:“原来是王大人,今天也有兴致来游湖啊。”

“今天有朋友来访,便带朋友走走。”王大人是苏州的知州,和李青萝有点亲戚关系,他娶的是王家的嫡女,和林平安也有往来,现在他在长春庄醉月白中也拿了点干股,所以对林平安的态度不错。

“平安啊,刚才那词是新词?那曲也特别,曲调很不错。”

“正是,词是语嫣所写,曲也是由语嫣和在下另一位夫人一起谱的。”林平安直接把词曲都安在王语嫣和阿碧身上,让两人脸蛋红红的。

“是语嫣侄女吗?”

王大人朝林平安船上拱手一礼,李清露端庄的微微颔首。

“姑父。”王语嫣盈盈一礼。

“姑父以前就听说侄女从小就喜欢琴棋书画,没想到还能写出这等词来,能送一份词曲给姑父吗?”王知州笑道。

“好的。”王语嫣让家里的丫鬟送一份词曲过去。因林平安船上都是女眷,所以双方并没有携手同游,寒暄几句就分开了。

“王大人,刚才那是?”和王知州同游的中年文官有些诧异。

“那位和我夫人侄女长得很像的是西夏银川公主,已经嫁与长春庄林平安。”王知州道:“这事既然西夏自己不宣,我们就当不知道就是了。”

“西夏银川公主?”中年文官更加诧异,道:“朝廷对此事也没有章程?”

“我那侄女的丈夫是江湖人。”王知州道:“这是他们自己江湖的事,朝廷猜测他们可能是自己私定终身,且不经过西夏王的同意就下嫁,所以不愿意宣传,朝廷的意思是既然他们不愿意宣传,那就不用管她。”

“原来如此。”中年文官点头。

“黄大人,这次怎么会突然回京述职?”

“太皇太后龙驭宾天,官家似乎有北伐之意。”黄姓中年文官叹了口气。

“你现在是福州知府,即便是官家有意北伐,也不该牵扯到你才对。”

“我也不知,不过据我京中好友来信说,此次回京述职的人很多。”

林平安绝对不会想到和王知州在一起的中年文官是黄裳,编撰万藏道经从而悟出九阴真经的黄裳。不过他现在还是文官,还没有武功。

“不说这些了,我们来听听新词曲,这一剪梅的新唱法有点意思。”王知州笑道,吩咐画舫中的歌伎按照新唱法唱词。

黄裳颔首。

一旁早就等着的歌伎迫不及待的就开始唱起新词。而从今儿起,姑苏王家女儿语嫣才女之名也不胫而走。

第86章 萧峰被囚

大宋太皇太后挂了,赵煦大笑出声,口中大呼他终于是皇帝了。

其实赵煦已经当了九年的皇帝,不过这九年皇帝有名无实,大权都握在太皇太后手中。元佑年间这九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重用司马光和苏轼苏辙兄弟,他们是王安石的死对头,向来反对新法,而皇帝则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

赵煦刚一亲政,便把礼部尚书苏轼贬到定州去做知州,想要重新启动新法。没想到满朝官员大多都是太皇太后临朝时提拔任用的,反对声和阻力很大,而赵煦刚亲政,又不能全部贬逐,便先提拔一部分自己人。后来他又找了个机会把苏轼的弟弟苏澈贬汝州去做知府。

辽皇耶律洪基知道后大喜过望,觉得赵煦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刚一亲政就驱逐大臣,重启新法是乱政之举。以前大宋太皇太后临朝时,用仁宗之政,朝政稳定,辽国没有机会,现在赵煦刚上台就乱搞,他们辽国的机会就来了,便前往辽国南京与萧峰商议南下攻宋之事。

萧峰之前在少林时听了林平安的提示,尤其是那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语后,虽然他不会对完颜阿骨打动手,但也开始把注意力看向女真,果然发现女真勇士都悍勇异常,不是辽国军队可敌的,便觉得有些忧虑。

萧峰上奏耶律洪基,请他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女真,以防不测。不过耶律洪基没有放在心上,在他心中女真就是野猪皮,不值一提。

萧峰感激林平安的提醒,这几个月和长春庄做了几笔大交易,用珍贵的药材交易来不少醉月白。

而萧峰也没想到林平安又一语中的,耶律洪基果然有南下之意,还封他为宋王,让他带兵南下攻宋。萧峰坚决不愿,还想辞官归隐,不过耶律洪基不愿意放人。

萧峰想起当初林平安跟他说让他保住有用之身,如果事不可为可以去找他。便悄悄的派人前往江南姑苏找林平安,向他问策。

没想到他派出的人是耶律洪基安插在他身边的密谍。那密谍虽是耶律洪基安插在萧峰身边的,但是只要萧峰不叛辽,没有对耶律洪基心生不满,自然会对他忠心,因此才瞒过萧峰。现在萧峰不愿意南下攻宋,还私通宋人,密谍便把此事报到耶律洪基那里,耶律洪基大怒,派人下毒毒翻萧峰,把他抓住关进狮子笼里。

而当初跟随萧峰前往少林的十八骑亲兵是萧峰的心腹,只对萧峰忠心,一看萧峰不愿意南下攻宋被囚,就自行前往江南向林平安求援。不想也被耶律洪基知道,便派人追杀,十八骑被追杀到大宋边境,就只剩下两骑。正好遇到丐帮吴长风吴长老,两骑便对吴长风说起乔峰不愿意两国生灵涂炭,力谏辽皇耶律洪基侵宋,以致被囚。吴长风不相信,说萧峰既然是契丹人,岂有帮助大宋之理。那两骑言之凿凿,说他们还要赶到江南去向长春庄庄主林平安求援。

吴长老不愿意放人,毕竟这两人也是契丹人,不过两人不停的磕头,头都磕破了。吴长老见他们的样子似乎不像假的,便让帮众看住其中一人,再派帮众送另一人到江南见林平安。而他自己则悄悄潜入辽国南京查探。发现萧峰果然因为违抗辽皇耶律洪基之令不愿意南下攻宋被囚,立即发动丐帮“青竹令”,号召天下群雄前往辽国救萧峰。

而林平安也见到了那被丐帮送过来的萧峰十八骑中的那位亲兵,那亲兵见到林平安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林平安,林平安也是有些无语。没有阿紫,萧峰也还是中毒被擒,这也是没谁了。看来这萧峰不经过一次擒王逼驾是不会落幕了是吧?

林平安和天山童姥商量一下,便和她还有王语嫣三人一起前往辽国南京。原本的剧情中没有天山童姥和林平安王语嫣,不过多了虚竹和灵鹫宫以及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不过现在有天山童姥这位大宗师在,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林平安他们这次去辽国南京主要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与辽国厮杀。原着中段誉带着大理的武士,虚竹带着灵鹫宫和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两千余人,还有少林丐帮带着中原群雄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千上万,就这么潜到辽国南京门口与辽军厮杀。

不过林平安可不准备跟着剧情走,也不会带着灵鹫仙宫宫女和长春庄的丫鬟婢女让她们去与辽军打群架。他准备潜入辽国南京,救出萧峰就成。如果辽国南下攻宋,自有大宋边军抵挡,他又不吃赵家粮,为什么要帮他解围?

何况赵煦也确实有点想当然。不是说王安石的变法不好,他的初衷是好的,政策如果顺利执行也不错,但在执行过程中走样了。最后变成了富国贫民,增加国家财富变成了敛财,好好的政策在执行中变成了扰民、损民,还有用人不当等一系列问题。

不过这些都不关林平安的事,反正即便没有萧峰逼迫辽皇,大宋也不会亡于辽国,耶律洪基还没那个本事攻下大宋。

没几天林平安和王语嫣、天山童姥就来到了雁门关,在这里见到了丐帮接应群雄的人。丐帮已经聚集北方几个地区的群丐,附近的群豪也有不少已经赶来,正在分批次赶往辽国南京,在南京城外几十里某个隐蔽的地点集结。

那丐帮弟子领着林平安三人到了南京城外丐帮和群雄集结的营地,林平安看了一眼营地,丐帮和群雄少说也集结了不下于三四千人。林平安现在可不是小人物,丐帮在此地的主事人吴长风吴长老亲自带人出来迎接,双方见面寒暄几句,便把林平安三人迎进大帐。

首节 上一节 36/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写日记,女侠们杀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