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第169节

  如同孙悟空一般……的确,这手段与阐教颇为相似,皆是让众生处于懵懂无知之态,而后告知唯有跪拜佛祖,死后方能进入极乐世界。

  说白了,都是打断腿,送上一根拐杖的传教法,无论是佛还是阐教,都是如此。

  这里有一个核心,那就是成本,如此传教无需成本。

  殷子煜接着说道:“唯有愚钝之人,才可能产生所谓的纯净信仰。然而,东方大地历经无数万年的权谋纷争,即便只是凡人,也已历经世事,根本不会轻易产生这种纯净信仰。如今东方凡人已然形成一种观念,灵验便拜,不灵则不拜。如此看来,佛门所期望的信仰之道,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洛神若有所思,又问道:“如此看来,这信仰修行之法终究是错误的。”

  殷子煜并未立刻作答,稍微沉思缓缓说道:“他们解决不了,但我们可以解决。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洛神闻言,微微一愣,诧异道:“我们解决?”

  殷子煜神色坚定地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解决。所谓纯净信仰,就如宓妃你洛水所获的信仰,便是纯净的。我曾思量许久,如今心界已然形成,而心界的成长,需要借助众生之心。这西游之路,恰恰可成为心界增长的绝佳机缘。”

  洛神眸光一闪,顿时领悟,说道:“子煜的心界,一切唯心。众生在三界之中,皆受各种桎梏束缚,唯有在子煜的心界里,方能获得圆满。若真如此,的确可借助西游成就心界之道。”

  殷子煜神色庄重,继续说道:“三界如今这般景象,皆因灵气衰退而起。灵气衰退,便催生变革,而信仰修行便是这第一波变革。谁能掌控这变革,谁便能主宰未来。我等倒也无需为了反对而反对信仰,而是要有更先进性。故而,心界以唯心之态,为众生提供全新的上升通道,这才是未来的方向。而心界若要大成,需凝聚众生之心,进而凝聚人道之火,以心界来撑起三界的未来。而我若想打开第六窍,也务必凝聚人道之火。”

  殷子煜的目光望向远方,这是结合自身之道来完成西游,阻止西游不是根本,根本是利用这个机会完成自己的目的。

  无论是佛教,阐教,人教,无需把他们当做敌人,而是当做经验包,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而燃灯对于殷子煜布置西游,也是持欢迎的态度,正是因为燃灯也是把殷子煜当做经验包刷。

  如今殷子煜名动三界,可以说未尝一败,若是能够击败殷子煜,这所获的声望气运,这是无法形容的。

  这里产生了一种现象,因为殷子煜名声太大的原因,击败殷子煜能有巨大的收获,若是被殷子煜算计损失反而不大,似乎是理所应当。

  故而,对于殷子煜的布置西游,燃灯是持欢迎的态度,若是应对得当,那么这收获才是巨大,并且西游的功德也是最大,必然最大。

  因为殷子煜代表了封神量劫阻碍大势的残余力量,若是击败,则等于淘汰了殷子煜,这天道降下的功德,自然是浩瀚的。

  如今殷子煜以心成道,如今面临进入新的境界,也是大罗之上的境界,此境界非比寻常,乃是路之极尽的升华之路,也就是从大罗金仙到混元大罗金仙之间的关键一步。

  用乾卦形容此境界乃是或跃在渊,终极一跃之时。

  想要完成此境界,如今要将心道体系彻底大圆满。

  如今需要借助众生之心,凝聚无量心源力,壮大心界,这是来自于殷子煜坚守的我心无限大的由虚转实。

  为何要五庄观,这便是缘由,因为在五庄观开始,乃为汇聚众生之心,完善自身之道的根本。

  洛神凝视着殷子煜,目光中满是深情与探寻,轻声问道:“子煜,你莫不是要借这西游之势,铸就自身证道之路?”

  殷子煜神色坚定,缓缓点头,目光中透着决然:“正是。那斩尸证道之路,看似平坦,实则是绝路。所以,我务必抓住此次机会,走出一条全新的证道之路。”

  洛神温柔地看着殷子煜,语气坚决:“无论前方道路如何艰险,宓妃都愿一路追随子煜。”

  殷子煜微微动容,同样点头回应:“你我自封神时代一路走来,历经无数风雨,走到今日。未来的大道,也定要携手共行。”

  洛神微微歪头,思索片刻后又问:“子煜,如此说来,你如今成道的关键,是以提升心界为主了?”

  殷子煜再次点头,神色庄重,开口说道:“天之道,在于损有余而补不足;而心之道,则是以众愿为利刃,剖析虚妄之天,从而铸就全新世界。”

  殷子煜没有再说,不过最终的目标是己心代天,如何为之?

  这便是以众生心念为源,重构众生底层规则,最终实现人心即天心的混元超脱。

  洛神眸光一闪,似有所悟,追问道:“这是不是意味着,要在西游之中撬动整个三界,以众生意志作为杠杆,再以心源力为支点,进而实现证道?”

  殷子煜眼中闪过赞许之色,点头肯定道:“不错。此次五庄观论道,便是开始。”

  洛神带着一丝期许与疑惑,轻声问殷子煜:“那未来,子煜可有让三界返回太古之念?”

  殷子煜听闻,不禁微微一笑:“返回太古,那是截教一直以来的宏愿。不过,若未来我能证道成功,谋划让三界重返太古之景,其实并不冲突。”

  洛神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认同之色,轻声附和:“子煜所言甚是。”

  殷子煜神色一正说道:“走吧,当下最为紧要之事,便是开始布置第一劫。这第一劫,如同棋局的第一步落子,至关重要,将为后续的一切奠定基调。”

  洛神轻轻颔首,与殷子煜心意相通,二人周身光芒一闪,瞬间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片寂静的虚空。

第194章 天道枷锁第一重!

  此次五庄观论道之后,殷子煜的量劫目的也基本敲定了。

  殷子煜之道,本身为以量劫炼心,上一次的封神量劫让殷子煜的修为增长,几乎超越了一切先天跟脚近乎数万元会的苦修。

  量劫炼心,说通俗了有点类似于量劫冒险也就是发战争财。

  这样的速度是极快的,这样提升的修为虽然快,但是不伤根基,此量劫炼心,首先有自身道的融会贯通。

  从封神开始到结束,殷子煜量劫冒险到了等同于大罗金仙,如今这西游走到了关键的一步,那就是从路尽而走上混元路。

  大罗金仙境界,无论是从任何的世界,都是路之尽头,等同于外诸天的仙帝,仙帝已经是路尽了。

  那么在往上的境界就是或跃在渊的境界,此境界主要是向混元冲刺的特殊境界,洪荒的准圣境界便是如此。

  大罗金仙以下的境界都是定数,而这个境界并非定数,这个境界代表了走什么样的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冲刺。

  而殷子煜虽然不曾说给任何人,但是殷子煜明白斩尸是不可能证道混元的。

  且不说在殷子煜穿越者的眼中,没有人以此证道,而是从根本逻辑而言,这斩尸之法乃是鸿钧讲道传道洪荒,成为大罗金仙路尽之后的新路。

  但是这斩尸之法是天道要求鸿钧讲道三次,传下此道,方才让鸿钧证道。

  可以说,鸿钧的证道跟天道签下了很多的条件,甚至是龙汉量劫时期鸿钧捡的所有灵宝都分出去了,这才得以证道混元,但是也必须要身合天道。

  那么,天道让鸿钧传下此斩尸之法是为了让洪荒众生有了新的进化路吗?

  通俗讲,一个人如果能够成功,机会是第一,其次是悟性等等东西,绝对不会来自教科书,没有人能够以教科书成功。

  而这鸿钧传道洪荒的斩三尸之法,本身就类似于教科书的教学,那么就绝对不可能以此而证道。

  斩三尸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天道同化,因为斩了三尸已经是失去了自我,只有天道性,而无本我性,到了这个时候,虽然还有三尸合一证道,殷子煜相信,最多斩掉三尸之后,就无法再合一了。

  最终同化到了天道之中,当然也不能说无法走出来,但是想要真正的闯过去,那就难了,当没有了自我,如何再让三尸合一?

  当你的执念是证道混元,斩掉了执念,就不可能证道混元。

  当执念是挽洪荒之天倾,斩掉了执念就顿时领悟到,这是天意,故而斩掉执念在想混元就彻底变成了一个无法完成的悖论。

  在从根本讲,天道会需要不受掌控的混元大罗金仙吗?

  敕封了六圣,六圣在根本上就不能逆天。

  圣人不逆天,逆天不为圣,但是混元大罗金仙可是不在乎这些的,那么若是有混元,则天道所有的大势都将成为浑沌而无法掌控。

  所以,殷子煜早就定下结论,从未想过走斩尸路,这本身就是绝路,只不过是因为鸿钧成为第一圣,而三界神圣全都被困在大罗金仙,路已尽。

  现在有了新的进化路,自然是都跑去紫霄宫听道,让斩尸成为新的进化路。

  当然,这进化路也不是假的,斩尸之后真正的对大罗金仙产生质变,然而这一路走下去,镇元子这些人最终也必然是被同化到了天道之中。

  鸿钧曾言,证道三法,以力证道,三尸证道,功德成圣,而功德成圣则是天道赐予,这个除外。

  而三尸证道本身属于是无情大道,而一切不走功德路线,不斩三尸路线,都属于是以力证道,而以力证道的核心是打破天道枷锁!

  同时,所有不走三尸证道的路线,都是有情大道。

  故而殷子煜的路不管如何走,只要不斩三尸,最终的结果都是要打破天道枷锁。

  无论是殷子煜未来的证道路,还有殷子煜的立场,基本上都走到了天道的对立面,这是身份决定的。

  天道意志本身就是封神到西游的一套流程,但是天道不会明确的说殷商跟截教都必须要被扫除,就必须要灭的天道大势,若是如此则又产生了一切皆由天道注定的悖论产生,堵死了大道一线生机的变数。

  因为通天也是天道圣人,代表了众生的平等,等于说一个国家执政方不能否定在野方的存在。

  故而圣人的作用是体会天道意志,执行天道意志的大势,而西方二圣的道跟老子的道元始的道天然就跟通天对立,这才是封神。

  也就是这封神的冲突,在分封六圣就已经是注定了。

  以此论之,六圣为成圣就被天道注定了分封圣位的布置,试问这六圣的冲突是来自鸿钧还是来自天道?

  显然,刚刚证道还未合道的鸿钧,是做不了,也无权做这些布置。

  这便是殷子煜拉拢昊天瑶池的最终源头。

  然而不管此时的因果多么复杂,殷子煜最终若是走向终极一跃之时,都需要打破天道枷锁,这是最终必然要走的路。

  而何为天道枷锁?

  第一道天道枷锁,便是认清身在局中,跳过这众生都认可的斩尸之道,辩驳谎言为第一道枷锁,若是做不到这一步,后面任何的努力都没用。

  而殷子煜初修行之时,就跳出了这第一道天道枷锁,正所谓顺成人,逆成仙,放到证道也是如此,顺天为仙,逆天方可证道。

  如今的三界各方,除了殷子煜之外,再无任何人能够否定自己的所有认知,也没有人敢否定这斩三尸。

  而如今西游路,则是殷子煜心道跨出最重要一步,引动众生之心,凝聚人道之火的关键,五庄观论道本身的意义是殷子煜让西游路变成众生试炼场。

  当下殷子煜跟宓妃开始布置第一难,此难则是金仙之困,乃是信仰之道无法突破金仙。

  唐僧师徒四人自五庄观启程后,一路向西而行。

  孙悟空一边走着,一边嘟嘟囔囔地抱怨:“昨夜在那五庄观论道,俺老孙还没跟他们辩个痛快,怎地就昏昏沉沉被弄回客房了。”

  猪八戒在一旁嘿嘿笑着,接口道:“猴哥,您那是困了,俺老猪好心,才把猴哥背回客房。”

  孙悟空眼睛一瞪,立刻反驳道:“胡说!俺老孙如今这修为,怎会轻易犯困?八戒,俺就纳闷儿,他们论道,怎的不讲讲神通高低啥的,尽说些俺老孙听不懂的玩意儿。”

  猪八戒挠挠头,一脸憨厚地说道:“猴哥,您何必跟这些事儿较劲儿呢。您想想,要是让您去听那些夫子摇头晃脑地讨论之乎者也,您不也照样听不懂嘛。”

  孙悟空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八戒说的倒也在理。想必那两人神通不咋地,才净扯些没用的东西。”

  猪八戒连忙点头,憨憨笑道:“猴哥说的是。不过话说回来,那人参果可真是个宝贝,咱几个这回可都是有口福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间,已渐渐远离了五庄观。

  一两年时间,路过了白虎山打死了一个白骨精,行至一处,只见前方出现一个国度,名为乌鸡国。

  这西游路的事,有一些观音布置的劫难,这些殷子煜不干预,没有用处,殷子煜仅仅布置了五处,其他随便佛门自己安排。

  师徒四人踏入乌鸡国,只见国中一片风调雨顺之象,百姓安居乐业,国王治理有方,民风淳朴厚实。

  乌鸡国本身存在,但是其中原本的佛教安排因为殷子煜布置之下,佛门则是取消了此国的布置。

  对于殷子煜布置劫难,佛门并未阻止,既然殷子煜出题,那么佛门解体就好了,也就是敌对方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这方刷经验用的。

  而佛门自己布置的劫难则没有难度,自导自演也就没有任何的含金量。

  唯有殷子煜等人安排的劫难才具有大含金量。

  原本的西游是没有人是佛门的敌对的,没有办法这才自导自演的西游,最后功德也是寥寥无几,但是如今不同,此次西游被赋予了巨大的意义。

  天道解释权,道统之争,东西之争,修行更迭之争,混元之争等等赋予了如此多重要的东西,那么这西游之强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69/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狩命登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