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第49节

  同时,姜子牙也已经下山,投奔到朝歌郊外的拜兄处。

  姜子牙的拜兄宋太公如今接近百岁,虽不修仙,却也身体壮实,见姜子牙拜师学艺归来,自然是高兴。

  如今得知姜子牙是天仙,倒也没有太过惊讶。

  对于如今的大商而言,仙人很多,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

  仙凡混居已久,凡人也没有对仙人有多大的仰慕之心。

  宋太公见到姜子牙,自然是高兴万分:“贤弟既已下山,愚兄定当为你寻一门好亲事,也能有人照料贤弟!”

  姜子牙连忙推辞:“兄长好意,小弟心领。只是姜子牙已过鲐背之年,且一心向道,不愿耽误人家姑娘。”

  然而宋太公却执意要为他操办婚事,无论姜子牙如何推脱,都无济于事。

  在宋太公的张罗下,没过几日,姜子牙便与一位妇人成婚。

  成婚之后,姜子牙的夫人得知丈夫曾是修道之人,则对姜子牙说道:“夫君既是仙人,定有非凡本事。如今朝歌正在修建摘星楼,陛下广纳贤才,夫君何不去那摘星楼谋个差事?也好施展你的本领,光宗耀祖!”

  姜子牙无奈,只得应下。

  次日,姜子牙来到摘星楼工地。

  整个摘星楼可谓是壮观至极,无数仙人御剑飞行,驾云穿梭,手中各色法宝光芒闪烁,或搬运巨石,或雕琢梁柱,或绘制仙纹。

  巨大的楼体已初具规模,直插云霄,每一块砖石都蕴含着无尽的灵气。

  姜子牙立于云端,双手托举着一块刻满符文的玄铁梁柱,罡风卷着他稀疏的白发肆意翻卷。

  远处传来修士们催动法宝的呼喝声,混着灵木撞击的轰鸣,在他耳中化作刺耳的聒噪。

  “贫道姜子牙身怀昆仑妙术,通阴阳、晓八卦,自圣人处下山,岂能在此为昏君修筑楼阁?若是如此,岂不是丢了师尊脸面?”

  此刻的姜子牙,心中可谓是满腔的愤怒之色。

  再也无法再朝歌待下去了,当即决定,早些离开朝歌。

  元始天尊命姜子牙下山时嘱托:“顺应天时,辅明君、立封神!”

  自己阐教亲传弟子的身份,本该是执掌封神榜,而非在这帝辛的玩乐之所,做这苦力营生。

  “这帝辛如此无道,亵渎圣母,又修建如此仙楼,就连这亚相比干,竟也主动为其修摘星楼,寻美色填充后宫,如今一见,足矣知晓,这成汤气数将尽,帝辛昏聩无道,当是寻找明主之时!若是在此虚度光阴,岂不误了封神大业?”

第81章 气运不跌,众圣全傻了

  “时机未至,且隐于尘世。待西岐有凤来仪,便是你出山之时。”

  元始天尊的嘱托,姜子牙谨记在心!

  “罢了!罢了!”

  姜子牙拂袖扫去身上尘土,眼中重燃精光:“师尊既已指明前路,姜子牙岂敢再作逗留?”

  就在这摘星楼干了不到一人,姜子牙就心中愤怒返回,同时跟马娘子大吵一架之后,起身前往西岐。

  对于朝歌稳定了本该衰退的气运,这让各方全都愕然。

  其中反应最大的,自然是昆仑山玉虚宫。

  昆仑山玉虚宫,祥云缭绕,钟声悠扬,却难掩殿内凝重之气。

  广成子立于丹墀之下,心中焦躁难安。

  自帝辛题诗亵渎女娲宫,天数已显成汤气数当尽,可朝歌气运竟如逆水行舟,非但未跌,反因摘星楼一事隐隐有回升之象,这等异变,令阐教上下皆感意外。

  广成子凝重的询问:“师尊,那比干以气运为饵,笼络天下修士,摘星楼每筑高一尺,殷商愿力便凝聚三分,若再任其施为,西岐凤鸣岐山的祥瑞,恐难压过这万仙来朝的声势。”

  广成子作为元始天尊钟爱弟子,黄帝之师,自然是看的明白。

  这朝歌气运不跌,则无法流转到西岐。

  唯有朝歌气运有缺,则气运才能稍微谋划一番,引动大势,让西岐风起。

  但是,殷子煜的大基建,让西岐的风,无法起来。

  元始天尊端坐在玉虚宫灯之下,挥手之间,显现出朝歌城密密麻麻的气运丝线。

  “此子倒是深谙以利驱利之道,殷商气数本应如江河日下,却被他用众生逐利的妄念,生生筑成堤坝,挡住本应流失的气运!而西岐也无法有如此庞大的气运来应对。”

  广成子忙道:“师尊,既然因比干而起,我等是否……”

  “不可轻举妄动!”

  元始天尊斥责了广成子后继续说道:“帝辛刚犯了亵渎之罪,若此时除去执掌气运的比干,天下人必谓我阐教容不得殷商,于顺天应人的大义有碍。此次兴周灭商,务必做到顺天应人。”

  “况且那比干又气运护持,又其实尔等阴谋诡计所能动之?不过,此人掌权,不满者众!”

  广成子恍然大悟:“师尊是要借殷商宗室之手?”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三宝玉如意划出两道金光,分别落在微子启跟姜皇后的气运丝线上。

  “王室贵胄,最忌权柄旁落。那微子启身为帝乙长子,岂会甘心看着比干以亚相之名行摄政之实?姜皇后背后更有东伯侯,又兼太子殷洪年已弱冠,又岂能容他。”

  广成子目露精光:“若是如此,可谋姜皇后跟微子启,以奸佞之名,清君侧除比干!”

  元始天尊则是说道:“无论成败,务必做到朝歌乱像频发,让人心皆散为重”

  广成子微微颔首:“如此无论成败,则弟子都可顺势而为!”

  “去吧.”

  不单单是元始天尊愕然,而此刻须弥山的接引准提看着朝歌的气运竟然奇迹般的稳住了,顿时也是半天缓不过神来。

  接引苦笑一声:“这比干,当真了得,竟然以如此方式稳定了气运不衰退!”

  准提也是万分的愕然:“这比干竟然如此迅速的,先将气运送入火云洞,不让其流入洪荒,又以修建摘星楼为由,笼络住众生之心,不亏是心有七窍,这反而让殷商气运暂时无法流入西岐,元始天尊估计也烦恼了!”

  接引皱眉问道:“师弟,若是东方不乱,则西方不会有机会,若是东方太强,则一直压西方没有出头之日,这封神之事,还需让其顺利让劫气提升。”

  “未曾想,此子不过蝼蚁,却能难住吾等圣人,这摘星楼之事,让这比干背负奸臣之名,倒也是机会,也好,贫道再去谋划一番.”

  通天,老子,女娲,看着殷子煜以如此手段稳定了大商的气运不在衰退,此刻全都愕然的神色。

  众生之心,全都因为这个摘星楼笼络住了。

  老子则是摇摇头:“摘星楼在大,总有修完的一天,一旦修完还能修什么?无非是厝火积薪罢了!”

  老子看的明白,纵然这样笼络住人心,但是终究是有极限的。

  “师尊,可否需要做些什么?”

  老子摆摆手:“无需做什么,静观其变即可!”

  此时的朝歌也是暗流涌动,在夜色如墨,云层翻涌,不知多少人在谋划。

  微候微子启正于府中踱步,忽闻门人禀报,言有一道人求见。

  微子启看向这道人鹤发童颜,身披灰袍,手持拂尘,缓步而入,三花聚顶,若隐若现,周身萦绕着一股缥缈气息。

  “仙长何人?因何来此?”

  道人微微稽首,开口便道:“微候可知,这亚相比干所作所为,实乃祸国殃民之举!此人大奸放任陛下荒废朝政,日夜沉溺于酒色之中。自陛下亵渎圣母之后,这朝政尽数被其掌管,依贫道看来,那亵渎圣母之事,或许正是这比干暗中唆使。如今陛下不理朝政,朝中大权尽归比干之手,蛊惑陛下,做出诸多荒唐之事,长此以往,成汤江山危矣!微候身为帝乙长子,肩负着守护社稷之责,又岂能坐视不理?”

  殷子煜掌管大商气运,气运护身,不能对其暗杀,也杀不了。

  也暗杀不了。

  大气运者,大功德者,是无法死于暗杀,这是天道规则,当一个大气运者横死,这本身就是对天道规则的挑战。

  而殷子煜掌控大商气运,能有此地位,本身就是大气运者。

  如今的天地规则,可不是未来天子时期,天子时期的大臣乃是奴仆,无足轻重。

  那个时候的天子也好,丞相也罢,所影响的不过是一些凡人。

  而现在殷子煜,则是真正掌管气运,掌管这洪荒天地最重要的资源。

  那么,殷子煜所能影响的,可是无数仙人的选择。

  曾经的帝俊太一,纵然不是圣人,但是属于是天地最顶级的大气运者,纵然是圣人,也只能忍着。

  搞一些阴谋诡计让两族决战,决战之中,不周山倒塌,则气运才算是崩塌,也就可以退出洪荒了。

  正如同,太古三族抽掉西方灵脉,导致气运衰竭,才彻底退出洪荒。

  故而,殷子煜并不能只看修为,而是其修为之上所蕴含的东西。

  首先要做的,就是搞崩殷子煜的身份问题。

  故而,只能是走毁掉殷子煜身份的路线,殷子煜不在是大祭祀,则就不具备气运护身。

  那么,唯有政变,才能顺利解决殷子煜的问题。

  微子启闻言,神色一凛,目光警惕地问道:“阁下究竟是何人?为何对朝中之事如此了解?”

  道人微笑答道:“贫道乃昆仑山俱留孙。此番前来,只为提醒微候,切莫让奸佞之辈得逞。帝乙一脉江山,则落入这比干之手,汝帝乙一脉何存?”

  微子启顿时眉头紧锁,虽然微子启知晓此人也是心怀不轨,但是对方说的对。

  作为帝乙长子,微子启不得不考量,若是比干夺取江山,那么自己帝乙一脉的子孙,都将成为比干威胁,唯有杀之,才可以绝后患。

  如今帝辛已经不在管理朝政,比干掌管祭祀,而闻仲跟比干自小就一起游历东海,交情莫逆,更是执掌大商之军。

  那么,若是比干若想篡位,已经有了基本条件。

  轩辕一脉为了争夺大宗都能如此,那么殷商血脉同样如此。

  微子启是不具备殷子煜这穿越者的见识的,那么,在微子启的认知,比干就是权臣。

  微子启沉思片刻后道:“仙长所言,确有几分道理。近来比干行事,的确有些反常,只是在下已经分封微候,人言轻微……”

  俱留孙见微子启已有动摇之意,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继续说道:“微候乃陛下长兄,如今又有几个狐媚妖女入宫,引得皇后娘娘愤怒不已。微候何不去见见皇后,与皇后商议对策?若再放任下去,江山恐被奸佞窃取,各方争斗一起,成汤江山必将不保!”

  微子启面露忧虑,叹道:“话虽如此,但陛下如今沉迷享乐,不听劝谏,这可如何是好?”

  俱留孙嘴角上扬,笑道:“依贫道之见,微候不如辅佐太子殷洪掌权。东伯侯向来忠心耿耿,必定会全力支持。待太子掌权后,再与轩辕一脉和平共处,如此,既能稳固成汤江山,又可避免一场大乱。微候意下如何?”

  微子启听闻此言,眼中光芒闪烁,似在权衡利弊。

  许久,微子启缓缓点头:“仙长之策,容我再仔细思量。多谢仙长指点。”

  俱留孙微微颔首:“若是微候有心如此,即可”

  一番嘱托之后,俱留孙飘然离去。

  而微子启此刻也是不由的思量起来,立刻招来了二弟微子衍。

首节 上一节 49/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狩命登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