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第6节

  洛神跟敖寸心全都带着好奇之色,洛神首先问道:“敢问比干道友,此事当如何为之?”

  殷子煜淡淡一笑:“洛神之父乃是天皇伏羲,以八卦而证道,自然知晓这洪荒天地,五行为根本。”

  洛神点点头:“正是如此,父皇八卦,乾泽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正是因洪荒天地,五行为本源,五行本源为万物之根基也!”

  殷子煜点点头:“不错,而十天干也是如此,却比八卦更加精细,八卦为五行本质之祖,却还需补充,完善此道,甲为阳木,在天为雷,在地为树,乙为阴木,在天为风,在地为花草,丙为阳火,在天太阳,在地为炉火,丁为阴火,在天为星辰,在地为人间烟火,戊为阳土,在天为霞,在地为山岳,己为阴土,在天为云,在地为田园,庚阳金,在天为月,在地为兵刃,辛阴金,在天为霜,在地为珠玉,壬为阳水,在天为天河,在地为江河湖海,癸为阴水,在天为露,在地为溪流,此十天干乃是五行之更加精细之本质!”

  洛神听后,顿时不由的深思:“比干道友所言甚是,十天干自古流传,父皇与河图洛书之上领悟八卦,而天干之名,也多在先天灵宝,先天灵根之上出现,此为洪荒之大道,蕴含洪荒之至理!”

  殷子煜颔首说道:“正是如此,以我观之,天界之本源乃是清灵之气,幽冥界之本源,乃是重浊之气,而洪荒世界之本源,则为五行,五行主宰洪荒,五行也主宰洪荒众生之命运!”

  洛神听后顿时惊讶:“五行执掌洪荒众生之命运?当真如此?”

  殷子煜笃定回答:“的确如此,若是洛神愿意,可为大商祭典司,少祭祀!仙子为天皇之女,身为此职,则理所应当,如此可助我完善洪荒五行之运转法则!”

  此刻敖寸心诧异问道:“敢问道友,这与十二生肖守护神又有何关联?”

  殷子煜听后目光幽远的看向远处!

  “有天干,当有地支,天干当有根基,故而,我欲完善十二地支,来配合十天干,如此则完善天地干支变换,形成六十甲子,则洪荒五行运转之法则也将完善!十二地支,在配合十二守护神即可!”

  此刻,殷子煜至少,创出完整干支,可进一步掌控五行法则,又五行法则可领悟阴阳,通过洪荒本质是五行阴阳,便可有了通往轮回,命运的阶梯!

第10章 谋取大功德!

  “地支?何为地支?”洛神闻言,美目圆睁,满是好奇,率先一愣后,目光灼灼地看向殷子煜。

  殷子煜神色从容,目光中透着洞悉天地奥秘的深邃,缓缓开口:“既有十天干为天元,便需补全地元,即地支。地支包藏万物,蕴含人元。子阴极阳生,丑阳气渐长,寅曙光初绽,卯旭日东升,辰云雾缭绕,巳阳气盛极,午烈日当空,未光渐柔和,申夕阳西斜,酉夜幕降临,戌犬守暗夜,亥万物沉睡,十二地支各有其象。”

  洛神听后,顿时颇为惊讶,美目流露出探究的光芒,脱口问道:“如此而言,这十二地支,也蕴含阴阳五行?”

  殷子煜微微颔首,神色庄重,娓娓道来:“正是。十二地支与阴阳五行紧密相连。寅卯属木,寅为阳木,恰似破土而出的参天大树;卯为阴木,仿若纤细柔美的花草。巳午属火,巳为阴火,似烛火微光;午为阳火,如烈日炎炎。申酉属金,申为阳金,类斧钺刚硬;酉为阴金,比金银温润。亥子属水,亥为阴水,像涓涓细流;子为阳水,若滔滔江河。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是山川高岭;丑未为阴土,乃田园沃野。它们依序循环,相生相克,演绎天地至理。”

  洛神听后继续问道:“十二地支为何不能如同天干一般十个?”

  殷子煜摇摇头:“地支十二为一个轮回,天干在天运行四方,而地支则蕴含更深的轮回法则之妙,乃至是命运法则之妙!”

  “什么,蕴含轮回与命运!”

  殷子煜的这句话,瞬间让洛神呆立当场,而敖寸心则是震惊的不可思议。

  殷子煜淡淡笑道:“轮回命运乃有大小之分,洪荒本源为五行,则洪荒众生之轮回来自于五行更替,命运也来自于五行,若是天界,亦或幽冥界,或不在五行中,则不被此束缚!”

  “还请道友指点一二,这十二地支,因何轮回,如何决定洪荒众生之命运!”

  此刻洛神跟敖寸心全都好奇的看着殷子煜。

  殷子煜稍微沉思一二说道:“这十二地支,可将一日划分十二时辰,一年划分十二月,则为十二轮回,如丙为太阳,长生与寅,恰似生命初始,萌动不息,蕴含无限可能,万物之源初现端倪。”

  “沐浴在卯,受天地润泽沐浴,恰似新生儿初临世间,洁净且充满活力,正待成长蜕变。”

  “冠带在辰,如少年束冠,崭露头角,朝气蓬勃,也代表太阳与辰时,正是升腾而不灼热时期。”

  “丙临官与巳,犹如人至壮年,尽显担当,此时万物生长蓬勃,生机盎然。”

  “帝旺与午,达鼎盛之态,如日中天,光芒万丈,万物繁荣至极,尽显昌盛之象。”

  “衰与未,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阳气渐弱,恰似生命活力开始消退,繁华之后初现颓势!”

  “病与申,申时至时,生机受损,如同人染微恙,万物生长受阻,开始呈现疲态。”

  “死与酉,太阳西落,万物蛰伏,静待新生。”

  “墓与戌,收藏之处,一切归于沉寂!”

  “绝与亥,生机断绝,一片荒芜,恰似天地混沌初开前的死寂,然绝处亦能逢生。”

  “胎在子,养在丑,则如冥冥中孕育,如胚胎初成,等待新的轮回!”

  “十二地支,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在到长生,则为一场轮回,当丙进入死地之时,则丁在酉开始长生,如同太阳落下,群星升起,这则属于星辰的轮回开启,天干以地支为根本,地支为天干之承载!”

  “以此为推轮回之奥秘,则庚长生与巳开启轮回,辛长生与子,甲长生与亥,乙长生与午,壬长生与申则癸长生与卯,此乃是五行之轮回,则洪荒万物,但凡在五行之中,皆遵从此五行轮回之妙!轮回既已注定,则命运既已注定!”

  洛神与敖寸心静静聆听着殷子煜的阐述,随着他的话语层层深入,两人心中的震撼如汹涌潮水般,一波高过一波。

  洛神的美目始终紧紧盯着殷子煜,眼中满是惊惶与难以置信,那微微颤抖的双唇,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内心的震撼堵得无法出声。

  敖寸心也是瞪大了双眼,灵动的眼眸此刻只剩下深深的惊愕,原本活泼的性子,在这令人惊叹的智慧面前,也被震慑得没了声响。

  此刻,洛神的内心仿若掀起惊涛骇浪,久久无法平息。

  自幼,洛神便深知父亲伏羲以八卦证道,那八卦之妙,开天辟地,奠定了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则,在洛神心中,那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巅峰。

  一画开天,创八卦,此中奥妙,几乎是阐述了整个洪荒天地的奥妙。

  可此刻,眼前的殷子煜,竟能将十二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奥义剖析得如此透彻,这其中蕴含的大道,丝毫不逊色于父亲的八卦。

  洛神不禁暗自思忖,若父亲伏羲知晓世间还有这般精妙绝伦的见解,又该是何等的震惊。

  想到此处,洛神看向殷子煜的眼神中,除了震撼,更多了几分敬重与钦佩,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位成汤大祭祀。

  “未曾想,比干兄地支之道,竟如此深奥不可思议,宓妃佩服!”

  “比干道友之道,寸心拜服!”

  殷子煜连忙说:“两位仙子过誉了,此乃是论道,你我论道之后,我甚为大祭祀,则将此法颁布与人族!”

  洛神听后连忙说道:“十天干早已在洪荒之中存在,而地支则为比干兄所创,十二地支蕴含五行之奥妙,远在天干之上,天干只可阐述其象,则地支阐述其道,轮回与命运,皆在其中,如此,绝不在父皇八卦之下,一旦比干兄颁布与人族,必然广布与洪荒,则有大功德!”

  如今的洪荒,并未有十二地支出世,也未有十二时辰的说法,最早的起源也是春秋之后的事了!

  如今,六十四卦尚且还未出世,干支则是六十四卦之后衍生而出。

  此功德,岂能不取!

第11章 圣贤之路!

  在殷子煜的记忆深处,并无任何人因补全天地干支而获功德的记载。

  干支体系,实则是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总结、沉淀,方才逐渐成型,并非由某一个人一蹴而就。

  如今,天干的说法早已存在,然而地支却仍未现世。

  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至少要等到六十四卦完善之后,再历经数万年的漫长总结,直至春秋时期,干支体系才会真正完备。

  虽说干支与六十四卦看似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其形成过程中,却借鉴了不少六十四卦的精妙内涵。

  比如在十二地支的规则里,帝旺之后便是衰,这体现的是物极必反的法则,与六十四卦中乾卦上九“亢龙有悔”所蕴含的物极必反之意如出一辙。

  再看,六十四卦中的地雷复卦,象征着春雷乍起,一阳复生,这一规律在十二地支的轮回里,恰似在绝地之中孕育胎养,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说,十二地支的奥义与六十四卦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可其中所蕴含的洪荒法则却多有相通之处。

  甚至十二地支之中,蕴含了六十四卦的全部奥妙。

  故而,殷子煜知晓,唯有六十四卦出世,才会有十二地支的出世,那么,自己现在提前姬昌之前,让地支出世。

  须知一点,无论六十四卦也好,还是十二地支所阐述的规律。

  都是天地既有的规律,乃是发现,而非是创造。

  那么,谁先发现,这就是谁的。

  你可以领悟天地奥妙创建六十四卦,我可以领悟天地奥妙,创建十二地支。

  而天道本源本身就放在那里,无论是六十四卦还是十二地支,属于是不同的阐述方式。

  若殷子煜此时提前将十二地支演化出来,那么未来姬昌在创建六十四卦时,便成为了借鉴地支,甚至可能被人质疑剽窃了殷子煜的地支成果。

  要知道,六十四卦的创立蕴含着大功德,能让姬昌一步登天,成为人族圣贤。

  既然如此,殷子煜相信自己若先行一步,同样能够做到。

  在这洪荒世界之中,修行之道并非仅仅局限于吸收天地灵气闭关修炼这一种方式,还有其他诸多路径。

  姬昌的修行方式,便是创立一家之学说,借此获得磅礴气运,得到天地的认可,最终成就自身的圣贤之道。

  未来的孔丘、墨翟等人,也都是遵循此道,从而成为一代圣贤。

  这种修行之法,关键在于深刻领悟天地大道,无需通过吞吐天地灵气,便可一步达成非凡道果。

  就当下而言,殷子煜已然下定决心,要提前踏上姬昌的修行之路,让姬昌在未来成为那东施效颦之人。

  毕竟,即便六十四卦玄妙无比,但若是借鉴了十二地支,终究会落下嫌疑。

  圣贤之身,对于殷子煜而言,很是重要。

  纵然是圣人,将来也不能随意去动一个人族圣贤。

  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若是殷子煜靠吞吐天地灵气,已经无法根本的解决问题。

  修炼的在强,还能强过圣人?

  故而,吞吐灵气修炼,终究不会有任何的意义,终究是蝼蚁。

  殷子煜从未想过要走这条路。

  而成就人族圣贤,则是殷子煜目前选择的路。

  既有道,术尚可寻!

  当殷子煜完善本身之道后,无论是神通法术,还是法力都将是细枝末节。

  就如同一辆汽车,道乃是发动机,神通类似于四个轮子,方向盘等等,法力境界等同于油箱。

  当有了发动机,其他的零件,都是细枝末节了。

  故而,姬昌之前的仙人,都是从零开始,吞吐天地灵气修行。

  后来,就有了领悟天地之道,创一家之言,凝聚无上气运,成就大圣贤。

  殷子煜看向洛神问道:“既如此,洛神仙子,可愿为我大商少祭祀,与我共同参悟,补全这天地干支之道!”

  洛神此刻已是拜服,立刻躬身说道:“道友大才,妾身愿附尾翼!”

  殷子煜看向敖寸心:“辰,为朝阳出生,壬水为海,生与申而归于辰,故而,我定龙为辰,仙子意下如何?”

  敖寸心立刻躬身说道:“即有道,自当遵从于道,以龙为辰,此乃道之理也,寸心岂敢有疑,比干道友给我龙族如此机缘,寸心无以为报,愿附尾翼追随道友!”

  西岐城内,静谧的侯府深处,一处密室之中烛火摇曳。

  西伯侯姬昌身着华服,神色恭谨,身姿微微前倾,目光满含敬重地望向端坐在上首的阐教南极仙翁。

  仙翁鹤发童颜,道袍随风轻拂,周身仿若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仙光,尽显超凡脱俗之态。

首节 上一节 6/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狩命登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