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1028节
——吏部郎中与吏部尚书不是同一派。
——吏部郎中与司空算同一派。
——吏部郎中是帝青颺的臣党。
——帝青颺与牧王……不好说……
——即便如此,吏部都没有产生嫌隙,与司空亦未产生嫌隙,司空又是牧王之师,其中关窍单靠已有信息无法看清,但是,有一点可以直接确定,变法确实是天意、是共识,只此便能压下所有的矛盾。
——但……有疏漏!
——牧王是帝青颺惟一的子嗣,从封地回返皇城就任吏部尚书,按理来说,应当确实是神朝储君。
——就算储君永远是储君,其之能量,亦远远超过常人想象。
——当真是帝青颺作为靠山吗?
疏楼龙宿不明白,就算有素清阅提供的信息作为参考,其中一些关窍,他还是想不明白,因为这不符合一个势力的正常发展路线,不是说一派之主势力够强,就能压制一切。
所以,疏楼龙宿的选择是——
“有劳学弟。”
御殿上的局势太复杂,他现在看不清,所以选择了条比较稳妥的路线。
“我也不敢说学兄选了一条正确的路,不如这样,学兄稍后与我去拜见司空,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一遍。”素清阅与疏楼龙宿说道。
关于神朝格局,身为吏部郎中的素清阅,也只是比一般人知晓的更多,看的更清楚,尚且达不到「透彻」,不过对素清阅本人来说这不是很重要,他要做的是先做好能做到的事情,职权之外的事情自然有其他人处理。
邀请疏楼龙宿出仕乃发自内心,没有……
好吧,有一点点算计。
这位学兄懒归懒,却也只是懒罢了,其人相当有能力。
今时不同往日,神朝治下,三顾茅庐那一套不好使,无论如何素清阅终究成功,给疏楼龙宿开了一条无休止的加班路。
休息了这门多年也该起来认真活动活动,将过去落下的补回来~
随着疏楼龙宿进一步上岸,千金买马骨的效果也会增强,相应的是,神朝的耐心降低,那些脑子不清醒的顽固派就要遭重。
人心思变,欲望无穷。
神朝律法之下,连最基础的土地买卖都禁之不绝,每次甲子清查都要杀一大批人,更不用说变法革新会在短期内损及其利益,就算只要响应变法很快就能补回,可这些人又不想损及利益又想拿好处,毫无疑问取死有道,这种人连太御公都不会保他们。
素清阅在改革派里都是很激进那一派,他才两百岁,年轻气盛,但只要三思而后行,且没有冤案没有祸及地方百姓。
激进没什么不好。
改革,变法,都是需要见血,需要祭品的。
…………
事实上疏楼龙宿不是素清阅邀请加入的第一个同窗,但改革变法并非小事,更非易事,跟神朝的教育、医疗等事业一样,是一个无底洞,大量人手砸进去也就只能听个响。
能证明有效果的唯一途径就是,轩辕神朝在前进。
弃教存法与独尊人道,可以视为一体两面。
它在被推行,被贯彻,神朝在向好的方向继续前进,就代表所有的投入都有价值,各项详细数据会被一点点计算出来,定期送入御殿,诸公会进行御殿会议对其进行复合,此外,诸公亦有化身行走各处,作为另一个层面上的监督。
总不能真在皇城等下面递上来结果,对问奈何等人而言,不现实。
第1401章 总不能自己卖自己,不愿九死那先后悔
地纪两千二百二十六年,在各方势力的算计拉扯与妥协中结束,各方势力在此期间,亦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次年,轩辕神朝内还在变法革新,轩辕神朝外大的动荡也已经平复。
老三教方面稍微有那么些顾忌,各方的初衷也不同,没能将所有其他势力吞并,各方加起来吞了整体的五成,加强管控,同时肩负起协助重建的责任。
可惜东龙定宗遗毒并未能悉数祛除。
当时刊印的秘笈太多,其他人也会加印,他出手回收时迫使他人又加印一次,圣龙口等势力动手时,再加印一次。虽然有句话叫大家都有等于大家都没有,但斗争的烈度在实打实提升,原本只会花拳绣腿的会了真功夫,原本只能发掌劲的能打碎一座小土丘,原本能打碎小土丘的能打碎一座山。
没有被「周天星斗大阵」笼罩的地方,根基比较深厚的后天武者迭代后,都能引发一定范围内的天灾地祸,先天武者就更不用说。
而没有神朝律约束,更养不成在战斗完将山河草木复位的习惯,因此时令混乱的更快,调整时需要投入的人力会成倍增加。
这还是有普及的《黄天乾象历》,虽然也是初版,但在如今这个时代仍旧够用。
若不然,只能让先天人外出建立支脉,通过平日中的调息打坐,来调理穷山恶水,缺点是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且效率低下,因为没有那么多先天人。
银鍠胜雪带来的影响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时间推移,东龙定宗的“遗毒”将许多原本存在,但影响不算大的问题引爆,让各方势力不得不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抛开老三教的立场与利益这两大方面,它们也在治世、救世。
只是各自的理念、手段不同,追求的结果亦不相同,然后再将不同的立场与利益掺入,就会让事情的走向变得与预想中相去甚远。
各派会承认自己错了吗?
很难。
不是不能,是很难。
就像当年姬青阳以话术说服御天渺,但对方仍旧选择赴死,推翻自己贯彻的道,就是在推翻自己的未来,就是在否定自己,每个人对此的态度不同。
有人能够洒脱重来,有人能接受,却无法面对,进而不得解脱,选择殉道,与道同葬。
——山水有相逢时,人事无回旋处。
——追攀更觉相逢晚,恨不相逢早。
难,但有转圜,不是每个人的道都极端,轩辕神朝的「道」的包容性也在提高,简而言之就是时代不同了。
第三年,即地纪两千二百二十八年,神州还是老样子,各忙各的。
地纪两千二百三十年,神州局势不变。
直到地纪两千二百三十五年。
一纸檄文传遍天下,易天玄教连破学海无涯治下十三个门派,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江湖,眼看着就要因此再起风云。
但……
对知道太学主是太易绝巅,且知道易天玄教水平的人来说,听到此事后心情很复杂。
——他怎么敢的?!
对易天玄教与神毓逍遥的特殊,大家伙其实心照不宣,就像对东龙定宗一样,就算一开始没有怀疑但回头一想必然怀疑,显而易见,这片江湖养不出这样的真龙。
时过境迁,原本一些不擅长动脑、不喜欢动脑的老牌先天,被“毒打”后开始查漏补缺,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智识”上的进步。
背后的隐患且先不提,学海无涯治下门派的丑恶之事,就这样被暴光……
看似在易天玄教的能力范围内,实则不然。
先怀疑,再怀疑,然后怀疑,最后怀疑。
要么是魔教背后势力出手,要么……总不能是学海无涯将它们卖了吧?会损及名声,像三世道君以己度人,他们不会这样做。
之后就像太学主与玉逍遥推测的那样,各方势力向学海无涯发难。
当下这个时间点其实有那么点特殊。
因为——
“各方势力消化完收益,先前要脸,要考虑局势,所以适可而止,吃相没有那么难看,但逍遥你与太学主的这一局……”
被一层层阵法笼罩的房间内,两块郡王金印屏蔽天机,君承天与玉逍遥正在交流,准确来说是针对后续之事进行推衍,此时易天玄教已经完成闪击学海无涯,吃下那十三个门派,后续才是要面临的问题。
“就像先前我自己推衍然后承天哥你帮我印证的那样,太学主这人魄力很大,也很贪,又想对内拿好处又想对外试探,指不定还在想怎么给咱们扣一口黑锅。”
没有戴着面具的玉逍遥一脸不在意,关于易天玄教要面对的问题,在当年他回来后,便进行过推衍,动手前亦进行过推衍。
动完手就各方势力的反应与态度,可以印证先前推衍的结果,亦可在此基础继续推衍。
“可惜他有魄力而无锐气,换句话说,就是魄力不够,做不到虽九死其犹未悔。”君承天淡淡道:“想要破局,直接向你出手即可,但他们担心这样做会与伯父撕破脸,将剩下的转圜空间变成绝路,所以只能换种方式追求利益。”
“活得久有优点,也有缺点,不想跟随时代前进那就只能被时代淘汰,可笑的是太学主比起其他人,已经算进步。”
玉逍遥说道:“他们想要让姑父妥协,想要让神朝妥协,这显然不太可能。”
“下一步就是学海无涯与易天玄教打擂,来缩小影响,争取时间。”君承天说道:“逍遥你万不可放松警惕,母亲给你织是天衣能够挡下致命攻击,神皇之气则是另一层保险,若是发生意外切记当退则退。”
就算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君承天还是叮嘱玉逍遥,小心小心再小心,万一有人狗急跳墙,万一有人想借玉逍遥的人头开战,只要排布得当并非不可能。
“承天哥你就放心吧。”玉逍遥回道:“如今各方虽然盯着学海无涯,想要分到些利益,甚至迫使它将收获完全吐出来。
但因局势所致,他们也不想天下乱起来。”
第1402章 世事易变,真龙下定了决心
老三教就是在苟延残喘,之所以他们还能存在是因为轩辕神朝不动,关于这一点,不止是局外人,包括他们自己也清楚。
这个过程中「道德绑架」发挥着重要作用。
帝青颺既然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就必须让天下人看到,一个让绝大多数人满意的形象,这是所有要素中最基础的之一,实际做出的功绩与能让人看到的功绩,皆十分重要,天章古圣阁就是能让他人看到的“功绩”,虽然对神朝而言它之力量藐小的可怕。
只是,若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老三教能存在是因为他们强大,却又不够强大。
这些最上层的顶级势力皆有太易绝巅坐镇。
学海无涯能够一统三教吗?
不能。
圣龙口能够一统三教吗?
虽然他们经常喊「三教原本道为首」,但很可惜,它也做不到。
菩提学院与西煌佛界?
同样不能。
哪怕圣龙口与菩提学院的综合实力更强。
其中不止是高端战力在博弈,最强者的理念也在博弈,就导致了这样的格局,学海无涯就算与易天玄教联手坐庄,其他势力也是施压,而不是合纵攻打它。
因为真龙天命在两百年前被斩断,而在过去两千年时间,并无真龙天命降世,各方势力也没办法扶真龙对抗轩辕神朝。
其他小国的国君不曾拥有这般能为。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