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498节

  “春秋圣卷·苍天一笔越千阳。”

  他抬起左手化剑指,运功拂过灵霄烛幽剑身,剑器映照出无穷无尽的光辉,圣剑挟儒门进取之势,迎上攻来的苍皇。

  剑身如笔越苍天,圣气化墨凌千阳。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两道身影交错而过。

  少顷。

  夏戡玄将灵霄烛幽收起,叹道:“帝君之修为果然深不可测。”

  “只是比众人多走半步罢了。”姬青阳也将鸣鸿刀收起:“执首才是深藏不露。”

  “皇朝在帝君坐镇,我自然难有机会出手。”

  两人转身,面对面交谈,夏戡玄的话语带着几分调侃,要夏主事与人开玩笑,让人知道还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姬青阳也是半开玩笑道:“执首在怪我?”

  “非也,刀剑入库,马放南山,对武者与百姓而言皆是幸事。”

第652章 什么儒门美强惨剧本

  像夏戡玄这种太易绝巅没机会出手,那就说明当今天下太平,哪怕不是绝对太平,但不需要他这个层次的人出面平乱,无疑代表神州大环境非常不错。

  什么?魔佛波旬?

  欲界只针对佛门而未与儒道双方开战,甚至没有去动皇朝下辖的佛门势力。

  像什么九代令公也配与夏戡玄斗法?只要世外书香掌教圣夫子,以及学海无涯太学主没有亲自下场,那儒门当下争斗也在掌控。

  战事减少,对夏戡玄这种理想主义者而言自然是好事,他们毕生所愿,不就是这个?

  两人在天外空间简单交谈,便不再停留,回返德风古道饮了杯茶,姬青阳与夏主事请辞离开粹心殿。

  此番切磋对夏戡玄多有裨益,让他清晰了解自己当下进境。

  往后,他也能通过复盘此战自我提升,以完善招式与弥补缺陷,但是,不得不说,直观体验够确实更能感受到苍皇的强大。

  天下武学,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者模拟天象,师法天地;

  一者升华信念,师法人道。

  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不同的人,也会选择不同的道路。

  夏戡玄修行了蔺天刑开创的修行法,却未与蔺天刑一样修出「书山学海」,而是将之化入自己创出的《春秋圣卷》。

  过硬的能力,让夏戡玄在处理事务之余,还能分出心力精进自身。

  …………

  另一边,姬青阳离开粹心殿后,在德风古道简单逛了那么一圈。

  此地风气确实相当不错。

  门人弟子基本不会勾心斗角,也不会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就心生嫉妒,然后想方设法把人弄死,清除阻碍。

  相应,更不会为了晋升戕害同门,都是堂堂正正赢,堂堂正正输。

  这样的情况在儒门各脉也是相当少见。

  但在夏戡玄的管理下,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化入日常之中,这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而他之所以趁着机会与夏戡玄切磋,是因为验证一件重要,又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为了儒圣明德一脉的未来。

  此事还要从“剧情”说起。

  儒圣明德一脉有名为《神儒玄章》的传承。

  其乃由儒门先圣托付给蔺天刑,学海无涯的先人,也就是复圣一脉,后来有拿到拓印本,进行研究且有所成果。

  蔺天刑的《皇天之行》亦能克制它。

  某年某月,有妖魔作乱,自人心而生,杀之不绝。

  因此,夏戡玄希望使用神儒玄章,此举虽然能平定乱象却会让人失去心识,一经使用不知多少百姓会受到影响,然而因为灾祸太过严重,纵使夏戡玄与蔺天刑联手,儒门众人齐心同抗,要天下归和也要耗时甚久。

  只是,妖魔依人之哀惧恶欲之情而生,杀之不绝,众心难静,此消彼长可能徒劳无功。

  夏戡玄认为,使用神儒玄章,既能解除当下邪魔侵犯,亦能制人情欲,如此便能遏止妖邪自人心之中再生。

  而蔺天刑认为,无喜怒的人与死无异,不过是留着一口气的空壳,使用神儒玄章,乃本末倒置之举。

  双方僵持,于是便让众人共同决定,门内多数人支持蔺天刑的决定。

  最终,虽然成功平定乱象,但儒圣明德一脉几乎断代。

  这样的牺牲太过惨烈。

  在这件事之前,夏戡玄之决策,每一件都被落实并起到相应的效果,未曾听过门人谤言,而在这件事之后,门内起了议论之声。

  其实,以他性格不会在意他人看法,但他会在乎此事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众心是统领之基础,众人若存质疑,自相分离,终将溃散。

  夏戡玄之初心并不是与谁分高下,其人清心尽瘁,是为天下守护大义。

  时值门内凋敝,议声潜在,为了儒门不会因为分裂,这位儒圣明德主事毅然决然自刎,以此将动荡扼杀在摇篮。

  他不想伤害别人,即便理念不合,即便门人开始质疑他,他都不想这些门人再受到伤害。

  于是他选择自己伤害自己。

  无怨无尤。

  正因知道这段“剧情”,加上真实相处过,所以苍皇对自己这位太史令兼礼部执首,还能兼半个老丈人的儒圣明德主事,用得格外放心。

  有能力,有手腕,还是真君子,哪一位王者会不喜欢这样的高端人才?

  快进到同床而寝、抵足而眠都再正常不过。

  换别的儒脉遇到这种情况,怕不是直接明争暗斗,然后另立山头,致使一脉走向衰落,无法休养生息进而失去复起之机。

  然而。

  宁愿自己死都不愿儒门有机会分裂,进而扩大门内牺牲的夏戡玄,其佩剑剑灵,却因主人用它自刎而生怨气。

  在“剧情”中受八岐邪神点化,把夏戡玄宁死都不愿意做的事,给做了一件又一件。

  就这还口口声声称自己了解自己的主人。

  废物!

  考虑到儒圣明德一脉日渐强大,夏戡玄身上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多,以防万一,姬青阳才借着机会进行检查,目前看来是不存在隐患。

  这样的人才若莫名其妙身死,哪怕是苍皇都会感到心痛。

  培养一个高端人才太难。

  先天人寿命长,便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考察与验证一个人的德行、能力与功绩,然后才能委以重任。

  …………

  在德风古道走了一圈,姬青阳回到昊正五道时并未直达玉凤台,而是踏入第一道。

  多年来,能够闯过第一道的人少之又少。

  几乎没有。

  因为,无一例外,都败在守关者手中,还经常被一顿毒舌打击得体无完肤。

  有些没什么经验的儒生贸然闯关,甚至会被说到抱头痛哭,之后不再前来挑战,给儒生造成了不浅的心理阴影。

  随着姬青阳踏入,有诗声响起——

  “天之有命,清风溪澜,纵微雨千载,难滌无瑕宝玉;

  谓道有缺,个中妙处谁勘见?叠焰奏王全。”

  金发青年儒衫外披有一件华贵皮草,容貌俊美如女子,额上道印呈金色火焰形,其人文质彬彬,儒雅贵气,正是昊正五道第一道守关者:

  玉儒无瑕·夏琰。

  迎面而来的青年见礼道:“夏琰见过帝君。”

  在姬青阳所知“剧情”,这一位,在夏戡玄自尽之后,过了些年,将守关者位置传出,自己找了个地方隐居然后服毒自尽了。

第653章 未来人觉的才情

  儒圣明德这一脉,都挺不把自己命当回事。

  姬青阳与夏琰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就简单关心了一番近况,确定精神状态正常,便从第一道离开。

  …………

  当初,正心宗年方二八,便创造出六种武学心法,对人生、天地皆有独到的理解。

  镜·步光宝鉴,钲·金声玉振,梳·独情古风;

  鼎·嵝天铭,铎·天钲之鸣,刀·秋声刀法。

  作为山座门下二弟子,正心宗将自己创的武学心法送给师妹师弟,作为见面礼,在他看来没有任何问题。

  其中《嵝天铭》便被他交给君承天。

  另外。

  正心宗自己在外面有学生,六个,不过只教了他们武学。

  “叔父,你说我这个想法如何?若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推衍,能否成功?”

  两人坐在樱花树下,君承天向君轩辕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诚心向长辈请教,当下君神霄正在山座那里跟随他学习。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对于侄儿的想法,君轩辕直接与他分析道:

  “你想借鉴《嵝天铭》而以身为鼎,确实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可以进行尝试。”

  “尝试?”君承天对答案似乎不太满意,他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就连武学的创造者都没往这方面想。

  此时君轩辕又与他说道:“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理论没有问题那只是理论,落到实处总会存在差异与意外。”

首节 上一节 498/1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