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第643节

  揭开面具之后,玉逍遥也就不再客气,取了金子陵的茶叶就开始泡茶,完全不把自己当成是客人,更不觉得自己此行有求于人。

  看到这一幕的金子陵亦未去打断他,易教教主亲自泡茶,甚是有趣。

  “有些。”

  而从习惯与谈吐他推测出,对方非是常人。

  准确来说,其人非是江湖草莽。

  玉逍遥姿态随性道:“我还以为你与其他人同样,称呼我为魔教教主。”

  “你若真是魔教教主,进不来这道门。”金子陵回道。

  “有眼光。”

  给金子陵竖了个大拇指,玉逍遥给煮茶的泥炉点了火,话锋一转:“所以要不要考虑加入易天玄教?像你这样起步就是堂主。”

  “?”

  饶是以金子陵的修养,听到问题时,都愣了一下。

  从请人铸造兵器到拉入入教……

  这个转折快了些。

  以至于,此刻是金子陵有些怀疑,对方真正的目的是拉他入教?

  以合拢的折扇拍了拍掌心,金子陵感叹道:

  “当真是交友不慎。”

  “话不能这么说。”玉逍遥纠正道:“你这充其量也就落个私通魔教的罪名,往后行走江湖时要小心谨慎,防止被名门正派联合追杀。”

  金子陵反驳:“我会怕他们?”

  “这个名门正派包括神州三教、世家,还有最强盛的轩辕皇朝,欲界虽非正派,但同样是我教的敌人。

  这才叫真正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全天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仇家。

  有些就算现在不是,不要紧,他们但将来绝对是。堂堂魔教,如果做不到天下皆敌,还叫什么魔教?”

  玉逍遥挺直腰杆为友人介绍易教的敌人,介绍完之后,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语气直接软了下来——

  “你看我都过得这么惨了,铸造的事……”

  “唉,等我几天,帮你造还不行吗?”金子陵叹了口气。

  友人说得好像挺是那么回事,但他终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江湖上流传的消息,一直都有一定了解。

  对方请他打造的器物确实不凡,然而要说身家性命全寄托在上面……

  鬼都不信。

  玉逍遥笑道:“我就知道好友你不会见死不救。”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就不该在那个雨夜踏入那座破庙,这样就不会认识你,也不用担心背负私通魔教的罪名,不明不白被人做掉。”

  重新打开折扇的金子陵神色惆怅,有模有样与友人感叹。

  “当初你吃了我半只烧鸡,喝了二两我刚温好的酒,已经是私通魔教了。”

  “谁让你当时不说?”

  “你不也没问?”玉逍遥搓了搓手:“要不好友你来易教做个堂主?”

  “不去!”

  入教是绝对不可能入教的,身为好友,自己已经被这么压榨,入教后会如何,金子陵表示自己不敢想。

  他又补充了一句:“还想让我帮忙便休要再提此事!”

  “好好好,不提不提。”玉逍遥服软:“有劳好友救我小命。”

第841章 还不是圣尊者的一步莲华

  叮铃铃——!

  随着清脆铃声响起,玉逍遥出现在院中,他手中还执有一面造型奇特的旂旗,有精致的铃铛悬于杆头,昭其声也。再往上则是枪锋,散发着寒光,画交龙于正幅,一升一降。

  “不错不错,今后有了这杆龙旂,小命算是能保住了。”

  面具已被重新盖回脸上,相较先前,他腰后还多悬了支连鞘长剑。

  可见此行寂山静庐所获颇丰。

  就在他收起龙旂之刻,院外有人禀告——

  “教主,有佛门中人前来。”

  玉逍遥心中感叹回来的正是时候,这前脚刚着地后脚就有事,他走出院中,与那名背着木箱的汉子询问:

  “佛门中人?我们最近有吸收佛门中人入教吗?”

  这名汉子叫做墨信,是墨家的后人,落草当马匪落网,一伙人被玉逍遥下套拿下,因为未直接参与过劫道留得一命。

  经过教育之后在易教发光发热。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易教也不是什么烂人都要。

  至少,杀江湖人那是江湖事,江湖就是杀人人杀,但如果伤害无辜百姓,就是另一回事。

  墨信回道:“您先前有杀过几个。”

  玉逍遥想起两个月前,路过处寺庙,发现他们不仅土地兼并严重,还不守佛门戒律,让佃农用妻女抵债,干脆送他们一程,让他们去西天与佛祖解释自己的罪行。

  所以他判断:“那就是来寻仇的?”

  “不像,对方说他来自万圣岩,看上去像是来与教主辩法的。”

  当时墨信同样在场,他用玉逍遥提供的点子做了简易机关,协助丈量土地,并将土地分给当地百姓。

  “你安抚好众人,我先去会他一会。”玉逍遥做了安排。

  …………

  易教不存在严格意义上驻地,他们名气与实力并不成正比,加上时常会被其他势力围剿,经营驻地不仅没用而且会亏欠。

  玉逍遥在田埂上,见到了那名来自万圣岩的僧者。

  身着白色僧衣,僧衣上连着兜帽,衣帽上皆有金纹为饰,有白发自帽中垂出。

  “密宗?”

  从衣著判断佛门修者之法脉也是基本操作。

  对于玉逍遥的反应,来者并未诧异,而是先行见礼:

  “一步莲华见过易教主。”

  “你是为两月前那件事来问罪?”玉逍遥开门见山。

  僧者回道:“是也不是。”

  “哦?是什么让你改变了想法?”

  “此地百姓之生活。”

  玉逍遥出言夸赞:“如此说来,你是个明事理的。”

  只是,自他的态度中,一步莲华敏锐发现了一些细节——

  “易教主对万圣岩有偏见?”

  “你身为万圣岩之人,对万圣岩的历史,应该比我这个外人要更清楚才对。”玉逍遥对它确实存在偏见。

  万圣岩的历史,要追溯到极其久远之前,一步莲华并未经历过那个时代,他很年轻,只看过典籍中的记载:

  “昔年轩辕皇朝苍皇起兵争天下,难免与其他势力摩擦,诸方顾及百姓,未大打出手。一部分佛脉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搬迁,聚集在西疆就地发展、划地修行。经过千百年发展,有了如今的万圣岩。”

  玉逍遥进行了补充:“万圣岩之内诸多佛脉共存,不同佛脉教义也会存在差异,内部斗争不比儒门少。修者之修持、境界亦有高下之分。”

  而后,他话语中多了怀念、感慨,与一步莲华分享起自己的一段见闻:

  “在更早之前,我见过另一座万圣岩治下的寺庙,庙内僧众自耕自食,逢年过年,还会给周遭百姓派送斋饭,寺内住持传承十数代,装修却没什么变化,修持亦未落下。

  来自十方善信的钱财被他们散于十方,用作修桥铺路,资助家贫稚子读书。

  他们会自己出资,请医者义诊,周遭百姓多有礼佛之人却从不跪拜叩首,遇到灾年,百姓还可以出钱请僧众协助。”

  玉逍遥看向一步莲华:“再与被我平掉的那座寺庙对比,你总不能觉得他们不该死吧?”

  “即便如此,亦当以佛门律法论处。”一步莲华回道。

  “是啊,如果以佛门律法论处,一定可以比如今做到更好。”玉逍遥谦逊道:

  “但你们论处了吗?到底是万圣岩的监察体系做的太差,还是对此视而不见,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万圣岩对此无所作为。”

  一步莲华被兜帽掩盖的眼角抽动,此前他并未见过这位易教教主,如今观之,易教不受待见的一大原因,可能有神毓逍遥这张嘴的缘故。

  玉逍遥肃然道:“想过招去八十里外,周遭百姓整理这些田地不容易。”

  “我观易教主似乎有恃无恐?”

  “万圣岩也有高僧,各脉法门有差异,但慈悲心不会有差异。”

  “哦?”

  “既然不动手,有兴趣聊一聊吗?”

  “易教主想要聊什么?”

  “聊佛,聊信仰,聊百姓,聊教义宗旨,聊你我要做的事……”

  面对一步莲华的提问,玉逍遥给出的回答就比较笼统,细究下来又没那么笼统,因为两人能聊的话题确实很多。

  玉逍遥道:“你我边走边说?”

  “请。”

  一步莲华并不迂腐,既然百姓无损,是否遵佛门律法论处确实不那么重要。

  因为,问题出在万圣岩内部,而不是出自百姓或者易教教主,甚至于——

  “多谢易教主助万圣岩清理门户。”

  “你与我道谢算私通魔教。”玉逍遥与一步莲华走在田埂上:“让人听到总归不好。”

首节 上一节 643/10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