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第147节

“然凡事有度,人族并不抗拒传承各方道统,人族求得百道兴盛,而诸位道友求得道传于世。只是人族的前路,修行之道,并非其根本。

人族存在之根基,不是少数的修士,而是普通人。

人族之延续,不再长生久视的仙道修行,而在族群的绵延无尽,生生不息,代代无穷已,这些应该不用我与你多说。

在人族传道,可以,但不得越线,直接干涉人族的道路,人族的事,得由人族来决定。

这也是让你们圣人大教来护道的原因。”

伏羲的话很好理解,也很直白,就是告诉元易,他需要替人族应对的,从来不是人族内的事情,而是应对人族之外的事。

过去是伏羲坐镇,有着女娲这位圣人的意志在其中,让那条界线,不得被跨越。

这其中的底线是什么,伏羲都明明白白告诉了元易,终于不再做谜语人。

元易对于自身的定位很是清晰,他是来护道的,而不是来做人皇的。

“晚辈知晓了,谢前辈指点。”

“只叹人性复杂,如今人族内部的情况,却是有些复杂了,不复曾经纯粹。”

“不外斗,便内斗,矛盾冲突,永远不会消失。”

人族安稳了上万年,巫妖大战之时的惨烈,对于人族如今的大部分人来说,已然久远,是过往之云烟。

元易在人域之中走动时,对于人域如今的状况便是有所了解。

如果说过去人族的主要威胁在于外部,是以众志成城,只为求存,修士也好,凡人也罢,只为了存续。

尤其是在巫妖大战期间,人族的修士修行,没有几人是为了得道长生,而是为护卫人族。

但现在,情况变了,新生代的人族修士,追求也早已与往日不同了。

仙门林立,部族抱团,错综复杂,在伏羲退隐之后,统领人族的人皇殿威严都有所下降,不复当初。

而且,人族与各族之间的关系也很是复杂。

“当初人族受了巫族庇护之大恩,因果牵连,巫族的一支也已经融入人族之中。

红云道友与巫族的因果也不小,在大战之中陨落的几位祖巫与大巫,真灵也会借此回归,全了此番因果。

不过巫族与我等不同,他们的真灵入得轮回,再塑本源,但他们不修道果,一身道行尽在己身,如今保得住真灵,却保不住道果。

小友与巫族也有不少因果吧?”

元易此际想起一事,自己曾经有应下后土祖巫一事,将其大道,传回巫族。

当时老师完善了后土娘娘的推演法门,自己有将其交还回去,但这算传道吗?元易皱眉。

至于几位祖巫与大巫之事,元易心中有数。

祝融、共工、刑天、蚩尤、夸父等,都会选择在这个时期转世。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转世之后的他们,便不再是祖巫大巫了。

轮回为其重塑本源,让他们回归,却无法重塑祖巫与大巫之本源,而是借人族之身。

巫族的一身修为皆在肉身上,失去了祖巫之身与大巫之身,他们的本源根本无法找回,也没有道果可以取回,说是已经真正陨落了也半点不为过。

在这一点上,与东华帝君、红云老祖等都不一样,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头再来。

“前辈是担心巫族之人插手此事?”元易问道。

伏羲笑而不语,未曾否认。

巫族还活着的祖巫有半数,大巫也有数位。

同时,巫族可不是什么守规矩的存在,向来无法无天,会不会因此生出事端来?这确实是个问题。

要是有祖巫或是大巫偷溜出地府,掺和进来,以他们的实力与脾气,结果将是人族难以承受的。

可人族确确实实承了巫族庇护的恩情,这是因果,而且是大因果。

“晚辈会注意的。”元易应道。

没事,祝融共工等,已经不是祖巫,其本身不是大问题。

至于说从地府偷溜出来的?真要胡来,大不了去地府跑一趟,自有人可以治他们。

元易几人在火云洞停留了好些时日方才离去,这位八卦祖师,确确实实也说了些有用的信息。

不过元易最为好奇的,却是伏羲见到自己之时,所说的几个如此,到底是怎样的如此,他看出了什么?

第215章 九霄山

离开火云洞之后,元易跟着三霄去人皇城中转了转,之后又去归属于人阐两教的几个仙门看了看。

之后元易意识到,开宗立派这等大事,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取一个好名字。

至于其他,无关紧要。

灵山福地?寻常仙门没有这般规模,以他大罗修为,完全可以自行开辟一方洞天来蕴养造化。

宗门底蕴?随意塞点东西就足够用了。

反倒是他把事情想复杂了,创建仙门困难,那是受实力限制。

仙门仙门,有仙即可称仙门,要求实在不高。

元易也不打算自己来做这种事,他只打算底盘基础打下,之后就让人接手,具体施行,搞仙门建设。

他作为截教亲传弟子,真亲力亲为,站在明面上成为某某仙门之主,反倒不合适。

人教也好,阐教也罢,那些个仙门传承可都不是玄都亦或是广成子等人亲自出面建立,只是提供了支持而已。

在法脉传承上,归属于两教。

但这些个仙门又是各自独立的,就像是随手撒下的一颗颗种子,生根发芽。

元易并不想破坏平衡,更不想破坏默许的规矩。

伏羲人皇说了,人族的事,要人族自己做主,所以人域之中这些仙门的门主,不管道法传承出自何处,唯有一点不变,仙门是人族的仙门。

这并不是因为元易嫌麻烦而偷懒,比起人阐两教那些创立的仙门,他已经用心太多了。

这两教绝大部分的仙门创立者,都只是听过两教之道,修行有成之后,其建立其仙门,便自行归入两教传承之中。

两教都没有外门弟子的说法,这些仙门开创者的身份少数为记名弟子,多数为不记名弟子,真要算起身份来,实则连截教外门弟子的身份都不如。

截教要不是因为来者不拒,让听过截教之道的人尽皆入门,那截教法脉之下的仙门定然会是最多的,可惜了。

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元易虽然传了赤松子道法神通,但并不打算收其为徒。

因为若是成为他的弟子,那就是截教嫡传,定然是要入截教的,岂有留在外的道理?元易对于收徒半点兴趣都没有。

各仙门与圣人大教的关系,既法脉相传,又并非完全一体,相互之间有所牵连,这牵连的程度却是有限。

这与通过创建势力来扩张的行为,在根本目的上有本质性的区别。

圣人大教就没指望以此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回报,他们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扩张弟子门人的数量,也不是为了争夺资源造化等等,仅仅只是纯粹地为了传道而已,将道传于世间,传于众生,行教化之功。

这传道与教化本身,就是目的。

一朵莹白仙莲扎根虚空,一方模糊的洞天雏形正在开辟之中,汇聚天地造化,如未开之混沌,纯净无垢的气息在弥漫。

清浊分,阴阳定,五行聚,乾坤成。

开辟洞天,与开辟一方世界,看似相近,却是完全不同难度的事情。

开辟洞天,依存于洪荒天地,引大天地法则映照,不需要自行无中生有地去架构世界法则。

四位大罗出手,开辟一方简易洞天并不是难事,之后便只需连接天地,汇聚天地造化蕴养即可。

元易丢了不少仙珍神材在其中,作为镇压之物,云霄她们以此布置大阵,稳固洞天。

站在尚未完全成型的洞天前,四人皆在沉思。

取什么名字好呢?改天换地只在手掌翻覆之间,这取名的事情反倒更麻烦。

“四圣教。”碧霄第一个开口道。

“碧霄,来,吃灵果。”

元易取出一个灵果递给碧霄,让其自己把嘴堵上。

要说谁取名最不靠谱,元易首推碧霄。

此前让其给自家道场取名,就嚷嚷着什么四圣岛,也不怕挨揍。

碧霄委屈巴巴地看了元易一眼:“那......四仙教?”

元易将灵果塞到碧霄嘴边,不想指望她了。

“不若以师兄的仙剑命名,截天教。”琼霄如是道。

截天,多霸气。

元易不说话,只是另取出一个灵果塞给琼霄,让她一边啃果子去。

四圣教,截天教,你们真是一个比一个口气大,怎么敢的。

若非截天剑的名字是老师取的,元易可不敢给自己的法宝取这样的名字。

修为境界越高,越是在这方面忌讳。

两个不靠谱的,半点指望不了。

云霄看着被元易塞了两颗灵果堵嘴的琼霄与碧霄,又望向元易:“师兄可是想好了名字?”

“嗯。”

元易点了点头,随即上前两步,取出两昆仑玉来,祭炼一番,抛出。

便见两截昆山玉化作千百丈,如两根擎天之柱,矗立在前,闪烁仙光,弥漫玄妙道韵。

元易并指作剑,指间大道之力凝聚,就此写下三个大道神文烙印于虚空之中,化作牌匾,流转大道光辉。

九霄山!

“老师道号为通天,道法通天,老师传下的圣人之道,自是众生通天之路,我截教要的,是让众生可行此道途,自争生机。

天有九霄,那便道通九霄上,传我截教之道。”

元易话语平静随意,却如大道声音,在这一方洞天之中响彻,言出而法随。

九霄山的大道神文落下,那模糊的洞天快速定型,变得清晰起来。

首节 上一节 14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洪荒:我是鸿钧走狗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