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第257节

“不错,杨天佑与杨蛟没死,在九霄山。再有个几百年,或许那杨蛟也该渡劫成仙了吧。”

见玉鼎主动问起,他也没觉得有隐瞒的必要,当即如实相告。

当年他去见那杨戬兄妹,杨戬这个骨骼清奇的家伙脸皮有点厚,自己收了东西不说,还想着给自己妹妹杨婵也讨要一份。

不过很可惜,元易送给杨婵的那一枚玉佩,实则并不是给她的。

里面只是元易的一缕剑光而已,道留一线,截一线生机,逆天改命。

这一缕剑光就是给杨天佑与杨蛟父子避劫用的,保下二人性命。

只是他不曾见到那杨天佑与杨蛟,也懒得去找寻,顺手放在杨婵手中也是一样的。

同时,还能为他们兄妹二人扰乱些许气机,让他们逃得一时。

那符元仙翁下手可不曾留情,元易要是不插手,杨天佑与杨蛟父子俩就不只是身死那么简单了,下场该是魂飞魄散,连入轮回的机会都没有。

他要的,就是彻底断了杨戬亦或是其他人挽回的机会。

起死回生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手段,当然,现在的天地间寻常大能也不敢轻易动用这般神通就是了。

因为让掌管阴曹地府的巫族白跑一趟,亦或是从他们手中抢走了该归入地府入轮回的亡灵,他们可能会气不过,找上门来与你讲讲道理,把你这坏了规矩的家伙顺手一并抓回去。

但到底不是不可能将父子二人复活。

魂飞魄散就不一样了,真灵归寂,不入轮回,要复活便只有一种手段,逆着时光长河捞人。

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了,连圣人都不会轻易扰乱时光长河。

可以说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实现的,魂飞魄散,便彻底没了。

符元仙翁出手,可没想着给杨戬亦或是天帝昊天留后路。

元易为他们留下了,截下了这一线生机,随手给扔去了九霄山,赐二人些许仙缘,让他们一家子还有团聚之机。

“玉鼎在此先暂代杨戬谢过师兄了,他日再让杨戬拜会师兄。”玉鼎打了个稽首,道。

元易摆了摆手:“此事不急,等他以阐教弟子的身份行走洪荒之时,再来不迟。”

“这是自然。”

玉鼎点头,杨戬以阐教弟子身份行走洪荒之时,也就是阐教对外公开杨戬的身份之后。

这便也意味着,杨戬自身的事已经解决了,不再是天庭的通缉要犯。

当下的杨戬明面上可还是天庭捉拿的对象,这样的身份当然不适合来拜会元易,他可是还挂着天庭勾陈帝君的名头在的。

元易倒不是顾忌他人言语,单纯就是觉得麻烦。

“洪荒广阔,现在的杨天佑与杨蛟父子二人尚无横跨虚空之能,师弟随时可以去九霄山将他们二人接走,无需再与我打招呼,赤松子那边也不用我交代,师弟去了,他自会明白。”元易说道。

玉鼎将此事应下,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敢问师兄,何时将此事告知于杨戬,方才妥当?”

元易看着玉鼎真人,略做沉思,随即一本正经道:“不可说,天机不可泄露。”

“……”

玉鼎真人一时间无言,师兄,你稍微编个理由也是好的,真有天机不可泄露?

“杨戬是师弟的门下弟子,修阐教之道,承阐教气运,行顺天应命之路,借势而起,成己身大道,其中分寸,自是师弟更能掌控。

我截教之道与阐教之道可不同,此等关乎杨戬道途的大事,贫道又如何能与师弟这当师父的比呢?师弟以为呢?”元易笑着开口道。

玉鼎对此唯有苦笑,虽然他早就隐隐猜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

很显然,这把控分寸的事情,元易是直接扔给了他,谁叫杨戬是他门下弟子呢?

瞒着杨戬吧,苦了这徒弟,说一句为他好,可到底有些不厚道。

不过对于他们这般修行之人而言,道途为重,杨戬的大道才是该优先考虑的,其他人皆有补救挽回的机会。

数百年都等了,再等等又何妨?

“元易师兄,我还有一事,望师兄指点迷津。”

“师弟且先道来。”

“师兄身居天庭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之职,昊天师叔也信任师兄,师兄认为,杨戬之事接下来该如何才最是妥当?

我知杨戬之事,最重要的是牵扯到那符元仙翁。

但杨戬终究修行日短,奈何不得符元仙翁,我等也不适合直接出手。

最重要的是,杨戬虽然知晓此事,却并无任何证据,寻不到那符元仙翁的罪证……”

玉鼎真人看着元易,有些话他就没有直接说出来了。

比如,元易很明显有几分针对符元仙翁,似是在给他下套。

另外,不只是元易,天帝昊天的态度,也有些奇怪。

乍一看似乎偏向于符元仙翁,疏远了元易这天庭第一权臣。

可如今看来,这两个人说不定就是在演戏,合起伙来给符元仙翁布局。

不过玉鼎也有些不解,区区符元仙翁而已,准圣中期罢了,如何能够引得元易与天帝昊天这样两位准圣圆满合力针对他?

一剑直接斩了他岂不是更简单,何至于如此大费周章?

玉鼎真人没有将此事揭穿了直接说,也不需要直接说,元易自能理解。

玉鼎真人这是在问他,他与天帝昊天,打算怎么安排符元仙翁。

符元仙翁这个存在,明显超出了杨戬的应对能力范畴。

那么该如何给符元仙翁定下结局,就要看元易与昊天两个人的意思了。

这件事杨戬反倒不是主角,实力不允许,没办法。

必须有旁人来接手这局面才行,杨戬也只能配合行事。

元易也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装糊涂,他不可能指望杨戬直接杀了符元仙翁。

而且,在给符元仙翁定罪之前,杀了符元仙翁也名不正言不顺,对天庭不利,不是好事。

第372章 并非有意

元易向来是实诚之人,给的建议也诚意十足。

“师弟莫不是忘了?师侄杨戬,他的母亲,是云华仙子,天帝陛下的妹妹。

即便云华仙子触犯了天规律令,这关系依旧不会为之改变。

是以,杨戬师侄之事,可不仅是天庭之事,还是昊天师叔的家事。

该如何行事,师弟为何不去问一问师叔的意思?

他可是早就知晓的,杨戬拜入师弟门下一事。

另外,杨戬可是出身于人族,身上也汇聚了部分人族气运,他不曾入天庭仙神之籍,当年之事发生时,他尚且是凡人之身。

颛顼行绝地天通之事时,天庭与人皇殿之间曾立下律令。

按照律令而言,云华仙子归天庭天规管束,杨天佑却是受人族的秩序庇护才是。

杨戬作为他们的儿子,再怎么说人皇殿也有几分插手的权力。

师弟可以去人皇殿或是火云洞走一遭,看看他们怎么说。”

元易说到此处,突然想起了某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之人,笑着补充道。

“当然,也可以找玄都师兄问问,他是人祖来着,杨戬叫他师伯之外,还能称他一声老祖。”

大师伯把玄都师兄轰出道场,是为了让他找点事情做,别太闲着。

看玄都师兄的样子,在找事方面遇到了些许困难。

出于彼此的交情,元易觉得有必要相助这位师兄一臂之力,给他找些事情做。

玉鼎面露沉思,元易让他去找天帝昊天,去找人皇殿,找人祖玄都,协调此事,听上去很有道理。

唯一有点奇怪的是,这位师兄指使着他去找旁人,似乎恨不得把所有事情都推个干干净净的样子。

可布局针对符元仙翁这件事,不是元易师兄也有份儿的吗?怎么到头来却没他的事呢?

“师兄所言在理,多谢师兄指点。”

玉鼎心中闪过那样的念头,但还不会明着问出来。

更何况,元易确实给他指出了一条可行的明路,还明着告诉他,杨戬与阐教的关系,天帝昊天都知晓,便也是暗示他,昊天对于杨戬的态度。

如此就足够了,可以说已经帮他把事情都解决了。

唯一欠缺的,就是自己去将此事付诸实践,促成。

“元易师兄,此番打扰了,我便先告辞了,尽快去将此事落定。”

玉鼎也不再停留,与元易一礼,告辞离开。

元易还礼,玉鼎的身影消散不见。

元易把玩着手中的玉符,旁边截天剑飞来,游鱼一般环绕在身周,发出清澈的剑鸣之声。

元易抬手在剑身上弹了弹,随手掐了个剑诀,剑光汇聚成河,绵延无尽,七道剑光在元易身前凝聚成形,化作七柄仙剑。

七道剑光缭绕着各不相同的七种道韵,正是他大道行来所悟的七剑,以剑承道,以剑显道。

斩他我而见真我的太乙之剑,斩我见道。

证道大罗之境,打破时间与空间之隔,彰显大罗特征的时空两剑,道传寰宇,道无岁月。

万物有道,自成其势,引万物向道,借万物之事,与天地并生,万物唯一,万物成道。

截取一线生机,青萍之末,微澜之间,一线而改因果命数,天无绝人之路,一线生机永存,道留一线。

自己以阴阳演变,穷尽变化,恒无定时,成无定的一剑,道不可论。

承开辟之始,存世之静,破灭之劫,循环往复,终得道生道灭的一剑。

一剑之下,大道归寂,反演混沌,再韵新道,万道归无,无中生有。

这不仅是用以对敌的神通手段,更是元易自身大道境界的彰显。

但元易觉得,这还不够圆满,大道何需有七剑,一剑足矣。

首节 上一节 25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洪荒:我是鸿钧走狗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