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第268节
量劫之中,渡劫最为稳妥的人,便是玄都,根本不需要去担忧。
而阐教门下弟子虽然多一些,那也安排得过来。
加上阐教所修之道,顺天应命,元始又有意让门下弟子积福缘,不去妄求机缘造化。
如今封神榜出世,封神之事已定下,元始主动接下了这件事,让自己门下弟子出大力,除了促成天庭封神之事外,还有让广成子等人顺势渡过自身大道之劫的用意在其中。
安排虽然做不到太清对玄都那般面面俱到,但终究已经是有了安排,给门下弟子寻了一条渡己身劫的路。
从这方面来说,天庭再借天道之势,阐教接下此事,既是为其助势,也是借其大势,各自都有希望迎来满意的结局。
这一场封神之局,你天庭招人补缺,我阐教弟子顺势渡劫。
不然元始也不会让广成子等人过度掺和封神之事了,毕竟按照定下的标准,他们这等根行深厚之辈,本就不当入封神之局,只应自身大道杀劫便足矣。
两件事合为一件,到底哪件事才是顺便,却是并没有那么重要,反正结果是好的。
而相比起阐教来,截教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
一来,截教弟子太多,二来,截教的道,与阐教不同,没办法像阐教这般“顺势”着渡过去,消解不了自身劫气。
通天沉默,他对于这件事也是有些无奈的,他不可能像自己大哥二哥那般,给自己的弟子们都安排好一条渡劫的路,实在安排不过来。
人力有穷尽,在面对量劫之时,圣人一样不例外。
“我截教之道,截取一线生机,在此大劫之中,他们自也该为己而争,封神的劫数可让那部分人化解自身之劫了,至于他们化解劫气之后是成仙道还是入神道,就要看造化了。”
元始对于通天的话语不以为意,摇了摇头,声音平淡。
“你签上封神榜的那些人,本就是福缘根脚具有欠缺之辈,即便入天庭,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好事,省得坏了你截教气运,四处招惹业障因果。”
元始对于截教的大部分弟子德行本就看不上眼,他也确实不在意那些人。
或者说,他觉得通天就不应该去护那些人,反倒拖累了整个截教,拖累通天自己。
所以说话也很是不客气,他真正问的,是通天要如何安排门下的亲传弟子,他们的量劫劫气,要如何化解。
“昔日你倒是洒脱了,搜寻了诸多先天灵宝赐予门下弟子,于他们而言,自是难得的造化。
但你就不曾想过吗?天地所成的造化,收取岂能没有天地因果?所得越多,量劫降下之时,要承担的也越多。
如今他们当如何化解自身劫气?因终成果。
元易且不说,他的路早已有了安排,自身的劫应在何处来化解,已经不需要再作考虑。
到了当下,以他所得之造化,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云霄,琼霄,碧霄,此三人与元易结为道侣,气运相连,大道相辅,她们的命数与元易一体,此番之劫,也可与元易一道消解,无需另做安排。
其他人呢?多宝,金灵,无当,龟灵,赵公明,他们要如何消劫?劫不渡,纵是在量劫之下得以苟全,之后也要遭受自身大道反噬,尤其是你截教之道,应劫而退,自身之道便也只退无进了。”
“再不济,让他们应了劫便是,贫道的弟子,谁还能阻他们回归不成?如此消劫也未尝不可。”
通天沉默之后,有些无奈地说道。
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架势,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并非不可行。
他的话中之意很简单,如何化解自身大道劫气?再大的劫,杀身都足以渡尽,身死劫消罢了。
让他们在劫中杀了己身以此消劫就是了。
到时候他这当老师的从时光长河之中接引他们归来就是了,以金灵他们的道行,道果映照时光长河,身死不过等闲事,道果在,那无非耗费些时间,就能归来。
东华帝君,神农,都是明摆着的例子。
他这当老师的在,谁能阻断他们回归的路?
即便是其他圣人,一样做不到,大不了他拉下脸请大哥二哥帮忙。
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证得大罗道果的人。
一证永证,大罗之身,与道同存。
身死不过小事,道消方才是大事。
对于通天这有几分耍无赖的做法,元始斜眼看去。
你刚才夸耀自己徒弟时的自豪哪去了?怎得只剩下这般混不吝的作态呢?
通天眼观鼻鼻观心,神色平静,将元始的目光无视。
轻咳一声,通天很是自然地将这话题给跳过。
“不说这些小事了,此番量劫,应劫的是我玄门三教,我等皆为一教之主,还有老师,这才是要紧之事,余者皆是小事。”
通天神情严肃,声音低沉,令得此地的氛围为之一变。
“封神榜之事,虽是小小的变数,但并不影响我等欲行,老师也默许了此事,该做的准备都已准备得差不多了,还有什么事好说的?”元始回应道。
第388章 碧游宫外,偈语
“既然早已做下了决定,事情何需再议,你要如此行事,既然有成的希望,那我与大哥助你一臂之力便是。”
“善。”
太清点了点头,同样表了态。
“怎么?还是说你信不过你的弟子?觉得他承不起这一份重量?他可是你以自身大道截来的一线生机,你不信他,便是不信你自身大道。”
“我自是相信他的,何况还有老师之前特意留下的那条路,西方教也别想着置身事外,可为之作补足。
只是我在想,这本就是截了西方二位道友的路,此番因果可不小。
我们自身不沾因果,但我等门下弟子可就难免了。
而且,若是真如我们推演那般,圣人大教无圣人坐镇,如何支撑得起人阐截三教?
到时候圣人大教反倒成了桎梏,阻碍了后来人的路,断了他们一线生机。”
“西方教,自会入此番劫来,自有因果。”太清开口道。
“大哥的意思是,西方的二位道友会主动插手此次量劫?”通天问道。“此次量劫不应在他们西方教,他们还会主动掺和不成?”
太清点了点头,元始若有所思,随即也点了点头。
“此次量劫他们确实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但以西方教二位道友的性子,定然是闲不住的。
没办法,西方大地贫瘠,这是事实。
这二位道友为了西方的大兴,绝不会错过捡便宜的机会,能捡多少回西方,便不会漏掉。
巫妖大战之后,他们可是就暗中跑来东方度走了不少妖族残余入西方教,分了妖庭的些许残羹。
人族,龙族,妖族,人域,地府,他们可都不曾错过。
只要有机会,他们定然会主动出手,以身入局来。
西方大兴于整个洪荒天地而言是大势所趋,一件幸事,我等便也不做干预了,任由他们去。
但如今若是直接从我们三教身上捡便宜,就不能这么简单的算了,需得计较一番。”
三位圣人推演,商议,天机隔绝,无人可窥探。
数年之后,通天与太清方才各自离去,离开昆仑,返回各自道场。
太清回到了首阳山,什么事都不曾发生一般,继续炼丹。
玄都还在外闲逛,太清也不曾将之召回。
阐教,元始天尊将门下弟子悉数召来玉虚宫中,与众门人说了封神之事,又做了一番安排,便是闭关了。
他手中持掌着封神榜,封神的事情具体章程也已经定下,正应在那人域自身的大势变动之下。
道祖也引动了一缕劫气,以此钦点了封神之人。
元始闭关却是打算参悟一番这封神榜,为其炼制一件相称的法宝来,也好来日用以相辅封神之事。
经由他这位圣人亲自出手炼制,自不会是寻常法宝。
元始为此推演天地之道,大劫之数,结合各方因果于一体,欲以此而炼制一件劫运之器,合周天之劫数。
通天回到碧游宫,同样召来了门人弟子。
碧游宫外,通天坐于道台之上,圣人之言传入诸门人弟子耳中。
“今吾三教共议封神榜于紫霄宫,此乃应运而生,当今劫将至,我玄门三教尽在劫中,汝等当静守洞府,勿得妄生事端,免遭横生之劫。”
此言一出,下方众弟子门人皆是一愣,量劫将至,不少弟子门人都隐隐知晓一二。
但劫会如何显化,却始终不曾得知。
如今这封神榜一事,却是让他们有些意外。
众人反应各不相同,神色各异。
最前方,元易等亲传弟子同样如此。
元易与云霄她们倒是平静,毕竟元易对于这件事早有预见,不算意外。
多宝道人目光看了一眼元易,果真如师弟所言那般,量劫与天庭之事,合在了一块儿,成了这封神一事。
至于无当与赵公明两人,对此皆是不在意。
事实上,也确实与他们关系不大。
通天虽然没有直接说明谁姓名落在封神榜上,却也道明了其中入榜的标准。
根行深厚已成仙道者,不入封神榜。
连最晚入门的龟灵都已是大罗圆满,不入其中。
多宝与金灵倒是皱了皱眉,他们自身不在入榜之列,可他们门下的弟子却不然。
火灵,余元,闻仲,都不曾大道圆满。
元易听着老师通天的话语,悄悄看了看老师的脸色,松了口气。
看样子老师没有和二师伯吵起来,那就好。
听到封神榜已经出世,元易现在心中琢磨的却是另一件事,掐算时日,看什么时候是黄道吉日,好去把那个躲在时空深处当狗的符元仙翁给一剑砍了,用这准圣的真灵来祭封神榜,拿个首杀。
当然,这件事得把阐教的玉鼎真人等都叫上,当然,不能少了杨戬,去当个观众也行。
毕竟他们是协助封神之人,玉鼎真人又和符元仙翁有直接的因果。
到时候自己把符元仙翁给斩了,正好借他们的因果,才好把符元仙翁的真灵牵引去封神台。
上一篇:洪荒:我是鸿钧走狗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