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 第27节

不过镇元子没来,元易不曾看见其身影。

冥河老祖这位先天神圣,元易也没有寻找到能够与自己所知形象对应的人物,不知是否也没来。

元易对这位号称“血海不枯,其身不灭”的大能存在颇感兴趣,尤其是他觉得这位先天神圣很有个性,其效仿圣人女娲造化人族而造化修罗族,效仿三清等立教而创修罗教,这样的逸闻已经在洪荒天地之中流传开来了。

虽大能存在谈及此事之时多有几分调侃意味在其中,但也说明了冥河的本事。

行动力无与伦比,而且,见几位圣人以此证道成圣,效仿者必不会少的,唯独他冥河真搞出了一些名堂来,虽然未能尽全功。

除此之外,元易还见到了一个眼熟的身影,在道祖第三次讲道之后散宝洒落洪荒大地之际,他看见的第一件先天灵宝,便是被那人所得。

本来那柄尺状的先天灵宝应该会落入昆仑境内的,却在昆仑山外被人追了过来,将之截走,令得元易眼睁睁看着机缘在面前跑路,却无缘得之。

他当时不知道这位先天神圣的名号,只记得对方有着一盏灵灯在手,也是一件先天灵宝。

如今再次看见,元易方才知晓其身份,鼎鼎大名的存在,虽非威名,其名号为燃灯,燃灯道人。

由此元易也知晓了当日与自己失之交臂的那件先天灵宝是什么东西了,当真有些惋惜。

不出意外的话,那就是上品先天灵宝乾坤尺了,尺内蕴乾坤一气,合阴阳之道为一,除开是一件强大的空间之道先天灵宝外,还有着作为“尺”的威能,丈量乾坤,分定天地,与某件后天至宝的威能有几分相似。

元易记得,在传闻之中这位燃灯道人就是以此物结合属于赵公明的二十四颗定海神珠演化了二十四诸天,极为了不得。

这样的一件灵宝近与自己失之交臂,若无燃灯截下落入昆仑,自己或许有机会争取一番的吧,正好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就在自己老师通天手中。

当然,惋惜归惋惜,元易也知道有些事强求不得,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尤其是当时自己老师与师伯都未归来,不在昆仑之中。

对方也止步于昆仑之外,不曾踏足昆仑内,处于微妙的界线上。

也不知道截下这一番因果,与其日后入阐教有没有关系。

元易目光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坐在多宝身边的赵公明,又移开了目光。

此际,先天至宝混沌钟震动,钟声响彻洪荒天地,回荡众生心间。

道道星辰之光垂落,钟声的涟漪之中,道则演化,法则具现,映照出天地万物的景象,那是万族的烙印,如今的妖族各分支。

影影绰绰,无尽生灵,尽皆下拜,化作异象显化。

今日的主角帝俊携二位太阴神女站在高台之上,日月映照其身。

帝俊一身金色袍服,垂落十二万九千六百道星辰之光,金色的太阳之火流淌,弥漫至阳之力。

羲和与常曦这二位太阴星孕生的先天神圣分立左右,相似的大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作为姐姐的羲和雍容华贵,威严端庄,气息柔和,似是有包容万物的广博,气象宏大。

而常曦则更显清冷与飘渺,带着几分虚幻不真实的空灵之感,似是在时时变幻,相较之下更显灵动。

姐妹二人像是阴晴圆缺的分化,各得一半,成就了两尊同根同源却气质迥异的先天神圣。

先天神圣的外貌是完美的,大道而成,没有瑕疵,更有大道之美,无需多言。

况且这二位乃是太阴化身,阴柔之美在她们身上做出了最完美的阐释。

此刻,帝俊与两姐妹站在诸天星域的中心,太阴太阳环绕,阴阳共济,气机玄妙难言,弥漫天地之间。

元易看着这样的盛景,虽然这样的恢弘景象在他眼里不像是婚礼,没有后世的凤冠霞帔,只有诸天星辰拱卫,万族相贺,圣人观礼。

龙凤,可没有资格被他们穿在身上作为喜庆的象征。

而那位最先证得圣人之道的圣人女娲,也在此际露面,作为这一场天婚的见证人。

天婚能够邀请来这么多大能存在乃至是圣人观礼,女娲的面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怎么说呢,元易总感觉看见的女娲圣人与自己认知的形象有那么些许差别,或许是他的错觉。

女娲一手托着极品先天灵宝站在帝俊三人面前,红绣球精巧,纹理如丝,弥漫着浓郁的因果气息,化成璎珞环绕,因果之力在其周围具现化,丝丝缕缕,相互交织,无穷无尽。

在女娲的身后,则是显化出一尊神圣的法相,不同于先天道体,而是其神圣的本相,人身蛇尾,矗立天地之间,威严不可侵犯。

女娲的目光看向了帝俊三人,未曾言语,元易觉得那态度与前世上班的自己有些像,许是自己想多了吧。

这一场天婚没有司仪,女娲只是见证者。

帝俊上前一步,口吐道音,传遍洪荒天地。

“天地之道,乾坤相依,阴阳相合,造化所成,万物相生,万道相承,万族存续,今吾帝俊,欲以天帝之名,合阴阳之道,与羲和、常曦二位道友结为道侣,定万灵阴阳之秩序,成万族繁衍之伦常,延众生之繁盛,以此昭告洪荒,自今日始,阴阳共济,休戚与共,大道不孤,天地共鉴之,请圣人女娲为证。”

声与道合,化作规则秩序,融于天地之间,道音阵阵,扩散开来,竟是带着几分令人开悟的道意。

只是这道意实在有些古怪,当然,觉得古怪的似乎只有元易。

他感悟到了这种弥漫开来的道意,但却发现这道意对他无用。

因为这开悟太浅显了,属于启蒙读物的层次。

正如帝俊所说,这是要定万灵阴阳之别与秩序,也就是那啥启蒙,针对万族生灵,基本的阴阳之道,或者说阴阳之道中最基本的道之一。

元易哪里需要这种启蒙教育,但他没想到帝俊天婚搞出来的东西,就这?这让他眼底有些古怪。

不过只是瞬间,元易眼中的古怪就消失了,因为他意识到,还是自己见识浅薄与太想当然了。

自己当成理所当然的东西,可这种理所当然,才是真正最根本最基础却也最颠扑不破的天地至理。

如果只是定下一个简简单单的仪式过场,哪会有天道功德打赏。

天婚的本质不在这一场仪式,而是其中的本质,万灵阴阳秩序,万族繁衍之道,这毫无疑问是生灵存续的根本大道。

这一场天婚,只有以天帝身份统御万族的帝俊才能做到,因为他才有资格为万族阴阳秩序做表率,换做其他圣人,恐怕也不行。

不过......这位天帝开了个三人同行的坏头,不对,开了个好头,元易心中想着,目光又看了看那位站在旁侧给自己兄长敲钟的太一。

明明太阴太阳各有两尊神灵,却没有成就二加二,变成了三加一,这算不算是阴阳失衡?

第35章 勤奋刻苦

天帝帝俊开创了阴阳共济的三人同行秩序,不过重点在阴阳共济,而非三人同行。

把注意力集中在三人同行之上的,只有元易这个思维跑偏的异类而已。

同时,他也是少数理解到了这一场天婚本质的存在。

那些先天神圣生而知之,自然看得透一切,但与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也没什么影响。

可除去他们,当下又有几人能够看得透?

毕竟他们还属于需要被人灌输启蒙读物的阶段,尤其是在场生灵实则可以说皆为长生不朽的存在,哪怕是站在旁侧服侍的各族女子也是如此,并不如何关心阴阳延续之道。

具有广泛意义的秩序创建,才是真正的发展,才合乎天道的发展演化,这是元易明悟到的东西。

在此之前众生也分阴阳,有男女之别,连先天神圣也不例外。

但这阴阳不存在明确的秩序,或者有不少混乱,帝俊以自身为表率,为这阴阳秩序定下了基本的规则。

圣人女娲为其见证,以自己的极品先天灵宝红绣球引动帝俊羲和三人的因果联结在一起,让天婚的秩序落在实处。

这一刻,元易亲眼目睹了天道功德的垂落,就在他的眼前。

瑞霞滔滔,虚空生金莲,各种异象映照,无穷无尽的金色倾覆而下,似汪洋倒垂,将整个不周山顶都淹没在了其中。

身在这一片金色的天道功德之中,元易感受到了大道法则的共鸣,道痕显化是那般清晰,只是沐浴在其中就有如此神效,令人心生渴望。

可所有人都知晓,这些功德是有主之物。

元易伸手触摸,手掌在金光之中穿过,虚幻无一物。

无数的金光汇聚向高台之上的四道身影,帝俊、羲和、常曦,以及圣人女娲。

其他人无法染指这些天道功德,更没有几个人敢去染指。

天道功德不是寻常丹药,无法充当货币之用流通,这是天道所赐。

你强求,天道也不会理你,你嫌弃,天道该给的也照给不误,不容许讨价还价。

元易有些眼热,他也想有这样磅礴的天道功德傍身。

可理解天婚到底是干了怎样的事情才得到天道认可降下功德之后,元易便明白了,天道功德不是那么好薅的,难怪自己万般尝试天道都高冷地不搭理自己。

过家家入不了天道的眼,就像这天婚,就算他去找一位仙子来结成道侣,甚至是同样请圣人见证,比如自己的老师通天,天道也不会搭理他,更不会给他奖励。

因为他没资格定万灵阴阳秩序,他做不了众生表率,引领不了洪荒众生!

另外,老师通天告诉过他,天道功德的奖励,其实各中也是有所区分的。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为你做到了某种事情,会得到天道功德奖励。

还有一种则是你打算做某种事情,天道也会降下奖励,因为天道并不怕你赖账。

所以,切不可因为贪图天道功德,而对天道许下做不到的事情,将自己承受不起的因果揽在身上,这是老师通天对他们的告诫。

否则他日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悔之晚矣。

天道不懂幽默,你对着祂吹牛皮祂会当真的,祂也不会允许半途而废,携款潜逃。

就以帝俊而言,他立天庭所得的天道功德与天婚所得,这两次便都有区别,正是这两种情况的前后者。

万灵阴阳秩序,他立下了,便成了。

而妖族与天庭,欲定洪荒众生秩序,他与天庭却尚未做到,还在努力中,可天道功德已经得到了。

元易从自己老师口中,竟是听出了几分并不看好帝俊他们的意思,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解读过度。

“师兄,天帝说阴阳有别,万灵分定阴阳秩序,你同时身负先天阴阳二气,又修阴阳之道,是不是叫你师姐也没问题?”

在元易走神思索之际,身旁碧霄小声问道,话语之中带着明显的嬉笑之意。

元易头也不回就抬手敲了过去,阴阳之别,你就想着在我这师兄身上挑毛病是吧?

生灵基本的阴阳之别,与我修阴阳之道有什么关系?

先天神圣还阴阳一体呢,你怎么不去问问老师?

他们这样的境界,早就超越了寻常生灵的阴阳秩序。

也是因此,在场生灵都没太当一回事,根本不会去深思。

连碧霄都还有余暇在这跟他瞎掰,打趣他这师兄。

天婚的典礼结束之后,不少大能存在便相继离开,也有部分强者留了下来,加入天庭共谋大事者有之。

西方二圣离去,三清也离开,元易等弟子自是跟随在自己老师的身后,就此出了天庭,向着不周山之外行去。

回首望去,天庭一片繁盛,欣欣向荣,天兵天将巡查各方,高悬星宇之下的天宫,俯瞰洪荒大地,气运汇聚,万族共尊。

出来一趟见一番世面,对于元易他们来说好处巨大,更有利于他们悟道修行。

首节 上一节 2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洪荒:我是鸿钧走狗怎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