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第33节
这一半灵气到了绿袍体内,很快就被嫌弃,它也不吸收,灵气随时间自然消逝。
不甘心的李相鸣,尝试夺回这部分灵气。
起初很难,他的神识根本进不去绿袍,但经过醍醐洞半年,绿袍吸收足够多的法力,就像是一头吃饱的猛兽,不再顾及李相鸣这只蚂蚁。
结果李相鸣很顺利地将灵气引导回体内。
重点就是这部分被夺走的灵气,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从灵气变成法力。
这个发现让李相鸣大为震惊。
也就是说,李相鸣每吐纳一缕灵气,只需炼化半缕,剩下一半由邪恶绿袍自主帮他完成了。
虽然提炼法力只是修行中的其中一个步骤,但邪恶绿袍这个特性,无疑是大大缩减了李相鸣的整体修炼时间。
可以说是在给他套上了枷锁的同时,又打开了一道更加明亮的窗户。
法力不能做主又怎样?
我修炼得快呀!
李相鸣索性厚着脸皮赖在醍醐洞,果不其然,短短半年,就突破了练气七层。
所谓福祸相依,大概就是这样。
此外,不知道是不是李相鸣的错觉,邪恶绿袍似乎还能应付瓶颈。
早在跟邪恶绿袍争夺意识的三个月,他就意识到瓶颈消失了。
但当时的他不确定,觉得可能是天一静神露的缘故。
现在想来,却像是邪恶绿袍的手笔。
关于这些,李相鸣谁也没敢透露,唯恐遭遇杀身之祸。
就连李辉南都不清楚——只要没有穿上绿皮切身体会,谁都看不出这些秘密。
在外人看来,这绿皮就是掠夺法力、入侵神魂的邪秽之物,恨不得敬而远之。
“哥哥。”
突然,一声清脆的叫声打断了李相鸣的思绪。
他回头望过去,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怯生生地看着他。
男孩旁边,还有个二十多岁的妙龄妇人。
“啊,是相鸣,你回来了呀。”
妙龄妇人见到李相鸣,有些手足无措,好一会才开口道。
“嗯。”
李相鸣面无表情,点了点头。
见状,妙龄妇人很是窘迫,不知道如何是好。
“过来。”
李相鸣招了招手,将男孩喊到自己旁边,询问修炼上的事宜。
妙龄妇人见插不上话,也不敢打扰,匆忙退出院子。
“明悟气感了吗?”
李相鸣问道,男孩摇了摇头。
“慢慢来,不着急。”
李相鸣随意点拨几句,便打发李相贞离开。
同时想起李谦河,他这个父亲听到李相仁在蒲县大打出手,很快就知晓了自己失踪的事情,马不停蹄地赶回当归山,要求李谦雄务必找到自己。
但当时属实找不到,李谦河伤心欲绝,在李诚陆面前哭诉了好几天。
结果回到蒲水坊市没多久,就将李相贞带了回来。
其实,李相鸣并非是李谦河的独子。
他的母亲也是一位修士,生下孩子后不久,跟李谦河感情破裂,早早就离开,现在不知去向。
李谦河正值壮年,自然不会鳏寡,私底下没少娶妾生子。
但因为宠幸的多是凡俗女子,儿女虽众,一直没有第二个灵根子嗣,直到李相贞的出生。
当时碍于李相鸣的存在,加上李相贞年纪小,不适合修炼,母子俩一直被李谦河养在蒲水坊市。
连家里都不清楚。
此番因为李相鸣失踪,李谦河才将人带回家,安置在了李相鸣的院子里,也有替代李相鸣承续香火的意思。
不巧的是,这个时间点,正是李相鸣自行回家的时候,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只不过李相鸣忙着进醍醐洞闭关,顾不得理会这些事情。
如今出关,才感到头疼,不知如何面对这位年轻的姨娘,以及自己同父异母,但此前从未谋面的弟弟。
第38章 规划
李谦河倒是厚脸皮,当时见李相鸣无事,拍拍屁股就回了蒲水坊市,临行前还交代李相鸣照顾好李相贞。
看在父亲的面子上,李相鸣就不能对这个弟弟视而不见。
然而李相贞的母亲住在这里,却是诸多不便。
想了一下,也不能将人母子分开,反正自己不常住,李相鸣索性将院子让出去,收拾几件常用的物品,去了长泰乡。
长泰乡很大,上百个村庄,每个村庄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
其中李姓三万户左右,外姓六千余户,共计十七万人。
这么多人,密密麻麻挤在当归山西面的丘陵里,早就超出了二百里界限。
不过,所谓的二百里当归山,指的是灵脉的影响范围。
并不代表着李家只能拥有二百里地。
事实上,当归山周围遍地荒野,没有主人,想占多少是多少,根本不会有人理会。
来到长泰乡,李相鸣率先去见李谦柏。
李谦柏大半年了还没被召回家族,由此可见支脉有多不待见。
“上计房?”
李谦柏显然不知道这个新设机构,一脸惊愕,听到李相鸣解释,才半茫然地点点头。
“谦柏叔驻守长泰乡数年,可有遇到特殊情况?”
“那倒没有,无非是些许妖兽,驱赶便是。”
“既然如此,何不加入上计房助我一臂之力?”
“这个.”
李谦柏沉吟。
李相鸣趁机蛊惑道:“别看上计房名声不显,这可是家主亲自设立的机构,未来大有前景。”
李谦柏人过中年,常年被排挤,早就不再刻意追求前途,听到李相鸣的话,反应平平。
见状,李相鸣祭出杀招:“就算不济,我们没做出啥功绩,但上计房在外庭挂牌,到时候回去养老,总比在这里强吧?”
果然,此话一出,李谦柏有些按耐不住。
他早就想回泰来峰了,别的不说,见见妻儿也是好的。
“只怕家里不准。”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你愿意的话,我写个申请。”
李相鸣没有给到很多保证,虽然他觉得机会不小——上计房目前针对长泰乡,常驻于此,李谦柏加入,既能帮助李相鸣,又能兼顾长泰乡的安保,一个人干两份活,他不信李谦雄不心动。
辞别李谦柏,李相鸣又去见了长泰乡的乡主李炅。
李炅是个凡人,六十多岁,儿女齐全,据说以前在毫县是大户人家,率先响应李家征召,举家搬入蒲县,因此被任命为乡主。
但其实乡主的权力不大,得益于李家的庇护,这里风调雨顺,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大家所忧愁的无非是三餐丰不丰富,香火旺不旺盛。
而这些都不需要乡主干预。
还有一点,长泰乡的百姓并不是从毫县某个地方一股脑儿迁来,而是经过了一定筛选,所迁之人基本都在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且大多为夫妻。
这意味着长泰乡八成以上,都是正值青壮年的劳动力。
他们抱团取暖、自发形成的上百个村庄,短短两三年便自给自足。
乡主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无足轻重。
不过,站在李家的立场上,乡主还是很重要的,承担着传声筒,以及收税的职能。
没错,作为接受庇护的代价,长泰乡的百姓,每年都要向李家缴纳一定的赋税。
这些赋税会以粮食的形式交付到乡主手里,再由乡主通知李家派人来取。
考虑到蒲县的土地不好开垦,李家所制定的税收比例很低,田赋仅仅三十税一。
不过这都是过去式了。
上计房成立之后,李相鸣通知李炅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长泰乡的田赋提高到十税一。
“一下子提高这么多,下面的百姓恐怕难以接受。”
李炅小心翼翼地说道。
“无妨,传我旨令就是。”
李相鸣淡淡道,长泰乡的百姓都是从毫县迁来的,也就几年时间。
他们在毫县交的税可比现在高多了,不仅要交田赋,还要交三份,一份给李家,一份给恒月门,一份给恒国。
此外,户税、丁税、徭役、各种附加税,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如今到了蒲县,八成以上的赋税消失不见,只需交少额的丁税以及田赋,连徭役都没了,看上哪块地就种,也不会有人抢。
如此幸福的环境,都是李家带来的,为了一点粮食就反抗李家,多么愚蠢。
上一篇:修仙从吞金补阳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