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何不成尸仙? 第325节
“您定是猜不到,那镇子到底是谁建设的。”
“讨打是不?知道我最不喜这般弯弯绕绕,偏来这里说这些话。”
赵老扬手,作势要打,后者一边笑着一边往后撤,避开赵老的手。
他也不再开玩笑,便将自己在镇子当中遇到林江的事情尽数告诉了赵老。
赵老听闻,眼神不由兴奋起来:
“千想万想,没想到竟是这小子,哈!等过两日备上些牛羊,直接带他过来。”
“是。”
……
“殿下,咱们去哪?”
广阔平原之上,赵鸿煊背后的几个亲兵压低声音询问。
他们明显也有点茫然。
自家这位大皇子办事总是“深沉”,思绪就像一滩看不见底的深潭,难以琢磨。
他们虽是被调过来保护殿下的亲兵,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了解皇子的一举一动。
赵鸿煊笑道:
“王府不留咱们,咱们便去青泥洼好了。”
“可青泥洼大概和王府是一条心,您在那里住几日还好,久了恐怕姓吕的也会开始踢皮球。”
“没关系。”赵鸿煊摇了摇头:“青泥洼不留我,就去北镇,北镇也不行的话,还有别的地方。”
说到这里,他嘴角向上勾起一条弧线:
“而且我听说,有个新建的小村,里面有个很有趣的人,我觉得还可以去那边先看看,若是他肯收留我,那我便住在那里了。”
众亲兵面面相觑。
不知道皇子说的是谁。
快到八十万字了,不好熬啊JPG
本书至今小结
爷爷们好,这里是南原!
开书到现在一眨眼也八十万字了,感觉应该简单小结一下,一方面是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简单讲一下最近的事情。
这本书是我在起点的第二本,主要是本着“训练如何把控世界观和构刻人物”来书写的,但情节上选择的过于保守,导致可能没什么太多的波澜,有些日常偏过头了,这个之后会有所调整,也是给我自己提了个醒。
其次就是关于成绩。
这本书的成绩比例值其实是照比上本书好出一倍有余,就是在相同的人数下会有更多人喜欢这本书,但吸量程度照比上一本相差了足足十倍,导致这本吃不到流量,只能靠热情的大家支持了。
说实话,没有成绩焦虑是不可能的,我的工作肯定不止于起点,但现在其实是自由职业者,起点也肯定是占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现在也属于顶着压力创作。
我现在基本上每天早上九点醒,一路干活干到凌晨四五点,饶是这样,我也只能保证文字坎坎创作完成。
相比起站点当中其他人的文采奕奕,我的天赋其实很差,在文字领域熬了生生十年,才勉强摸到入门的门槛,就算如此所有文本都是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一字一句修出来的,不光是这本,上本也是如此,所以我在创作当中消耗的精力也相对来说更大,更令人疲惫。
(错别字多也是因为改稿改的头晕眼花,我二次翻改都会添加削减文字,一般错字都是从二次翻改的句子里出来的)
若是说书中谁最像我,可能是陈大酱。
一生操劳至此,疲于奔波,困于文感,越过门槛,却难瞧云间。
只可惜我没有林江,也没有宋厨娘,只能念叨苦练就是基本,想成就得有功。
只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诸位不用担心切书,这本书的大纲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在把故事讲完之前我肯定还会继续写下去,毕竟切书是对读者的不尊重。
言及于此,只剩感谢,谢谢诸位爷爷,若非追读热忱,难成本书,南原給各位爷爷磕个头了!
第279章 归家乡
余下几日,风平浪静。
村子按部就班地建设着,在金子和林江他们的协助下,整个小村逐渐面貌一新。
林江偶尔在青泥洼与小村间往返,一方面置办些日用物品,另一方面则是极力游说商人们来此建立商会。
蓝科人留下的成年劳力实在太少,活下来的主要是男性都是孩子和老人。虽然这两类人能勉强干点活,但想靠他们支撑整个村子的产业,颇为勉强。
如今大兴这种规模的村子,多数靠着耕种实现自给自足,但蓝科人确实做不了这事。
且不说开垦农田耗时许久,就是将种子播下直至收获,若无精通耕作的行家在场,短期内也难以运转起来。
因此,村子暂不能以耕种为主业。
那么狩猎呢?更不行了。
附近林地虽有猎物,短期维持村庄尚可,若长期依赖,既非倚靠深山,又不毗邻大森林,猎物数量定然不济。
思前想后,这小村作为南来青泥洼的中介路口,实乃最佳选择。
于是规划,当先修路,再备马匹,然后建起驿站,引入商贩。
按理说,让一个村子直接走到这一步,总会有些吃力。
然而,蓝科人有的是金子!
您觉得我们小村子前途渺茫?
不妨掂掂我挎兜里的东西。
路太遥远了?
您再晃晃我挎兜里的东西。
担心货物滞销?
请自个儿碰碰我挎兜里的宝贝。
商为钱来,钱为商开。
这叫招商引资。
这就是为什么林江这些天来回往青泥洼跑。
实际而言,这效果相当不错,大多数商贩在见了银钱后都动了心思,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定要去村里寻个好地方。
今日一早,天色暗沉阴郁,似有雨意。林江不愿冒着雨水赶路遭淋,便未出村,而是暂留在一户小宅中歇息。
本来梓人和蓝科人欲专为林江建造一座大宅,但他认为人手吃紧,该先集中精力让众人都有屋居住,日后若有余力再置办。他自己便也安顿在了这样一处小宅里。
紧邻着江浸月。
觥玄则住在村子另一边,两人平日还是尽量避免相见。
此刻,他正蹲在门口,手里端着一碗缀了卤子的面条,仰头望见远处有木匠拿着刨子刮削木板。
那木匠手头利落,一下又一下,刨落的木花纷纷扬扬随势飞散,他便骂徒弟没用心看顾。
倒显得分外热闹。
正瞧着,忽闻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响。
侧目望去,瞥见一伙人骑马迤逦而来。
林江只一眼扫过,目光便迅速锁定了为首的中年人。
这人,绝对不凡。
且不论他身后跟随的那一小队训练有素的护卫,单是他周身散发的那股非凡气度,便绝非等闲之辈。
这又是哪来的贵人跑到此了?
林江凝视着那男人,男人也回望过来,脸上浮起一抹温和的笑意,随即翻身下马,缓步朝林江踱来。
“兄台,还有面吗?我们日夜操劳,赶了许久的路,委实有些倦了。”
林江直接用筷子指向远处,面摊旁,娅娜正麻利地派发今日的伙食:
“去那领就行,三文一碗,卤子另加两文。”
那颇具贵气的中年男人点了点头,便率着手下径直朝面摊行去。
不一会儿,他们就都端着面折返而回。
林江清楚地看见,先是中年人的随从吃起了面,而后中年人才慢条斯理地动筷。
无奈村中无处可坐,男人吃了两口,略作思忖,便挪到林江身旁,也蹲了下来。
两个人就这般一左一右蹲着吃面。
吃了两口,男人忽而感慨:
“这地界真好。”
“这地界确实挺好。”
林江听闻,郑重地一点头。
男人不免诧异地看向林江:
“你就不问问,我为何这般说?”
“你是个有眼光的人,自然说得对。”
那男人忍俊不禁,朗声大笑起来。
“你这回答着实有趣。”他笑着道,“我姓赵,名大富,是南方来的商贩,此番本打算去青泥洼那方做点生意,途中偶过此处,瞧见你们村子,觉得此地实在不错,便想着能否在此经营些买卖。”
“只消是诚心做生意,那自然是欢迎的。”
“不做生意,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面碗已空,摆在脚边,自称赵大富的中年人站起身,捋了捋那因过长而扫到地面的衣摆:
“这几日我们得先去趟青泥洼,筹备些基础物资,待再过两三日便回,最后还望先生能在村里给我们留个好位置。”
“早点来,兴许能早些抢到好地界。”
中年男人笑呵呵地走开了。
上一篇:综武:开局签到弃天帝模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