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红尘尸仙

红尘尸仙 第164节

  夜半三更,活人安眠。

  仵工铺里,徐青手持钉锤斧凿,叮叮哐哐敲个不停。

  灵阳子的金面纸傀经他改造,已然都化作了刍灵模样。

  为了打造出一支完整的纸人殡丧队,徐青将铺子闲置的阴沉木棺椁取来一口。

  在炉火纯青的木匠技艺加持下,不大会儿功夫,他面前就多了一口绑着三十二人杠的暗红棺椁。

  在丧葬仪式中,杠房抬棺用的杠子被称作‘龙杠’,出殡时根据棺材规格大小,可分为几个层级,如八人杠,十六人杠,三十二人杠等。

  徐青从灵阳子那里得来的金面纸人只有四十来具,凑不够六十四人的抬杠队伍,更不用说隆平帝出殡时选用的一百二十八人的顶格抬杠编队了。

  徐青眼下也用不着那么顶格的送葬队伍。

  一百二十八人,单是抬的棺椁外棺就跟一栋房子大小似的,放眼他的仵工铺,也就只有那么一口稍微大点的棺椁。

  “话说回来,老胡头给自个置办的棺椁倒是蛮大的.”

  不知从何时起,徐青对大的棺椁开始情有独钟,说是没有丝毫抵抗力也不为过。

  就好比世上男人喜欢骑乘良驹骏马,世上女子多数爱妆奁女红一样,试问世上又有哪个僵尸不喜欢空间大的棺材?

  徐青的审美和雍朝的审美不同,他瞧着自己这口用来睡觉的棺椁,心里还是不大满意。

  此时雍朝已经有琉璃,药玉这种东西,而药玉就是玻璃。

  若是能在棺材上加装一个全景落地窗的话,棺材户型或许还能更好一些。

  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的死者喜欢木质棺材,有的喜欢石砌棺材,前几朝的时候还有个清官铸了口铁棺。

  当时民间还有箴言流传,说是‘轻’官进了铁铸的‘重’棺,这天下以后就再没有清官了。

  且不论这箴言真假,至少在选棺材这件事上,并没有固定的章程。

  如今街头经营棺材铺的胡宝松已经油尽灯枯,平日里只顾颐养天年,享受来之不易的晚景,也没工夫去折腾自个儿的棺材铺。

  但徐青不一样,他时间很长,若是真哪天接手了老胡头的棺材铺.

  他必然会选择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施行多元经营的理念,像什么石棺,铁棺,亦或者打造几口水晶棺陈列在铺子里,以供亡者或是亡者家属挑选。

  主打就是一个户型齐全,只有顾客想不到的,没有棺材铺没有的,这才称的上是一个合格的棺材铺子。

  至于亡人如何挑选棺材.

  在雍朝,人一旦活过四十岁,很多人家就会提前置办寿材,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事听起来荒唐,但却是古老流传下来的风俗。

  夜深人静,一条深巷里,白蒙蒙的雾气自巷内喷涌而出,紧接着一队头戴斗笠,面裹面纱,身披白色纸衾的瘦高纸人抬棺撞破薄雾,出现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上。

  纸人落地无声,脚下似是有阴风白雾托举,当远处街口传来更夫敲响梆子的动静时,这一队纸人便抬着棺椁,就那么举重若轻的跳到了街边鳞次栉比的房檐屋脊上。

  纸人送葬队伍沿着茶铺、灰石铺、估衣铺等铺面的屋顶,一路前行,如履平地。

  直到有阴风不小心刮落一片薄瓦时,更夫闻声抬头。

  待看到街边房顶抬着暗红棺材送葬的纸人队伍后,更夫忍不住惊呼出声。

  听到声响,三十二个纸人齐刷刷回头,有纸人斗笠下的白纱被阴风掀起一角,顿时就露出了死人一样的面容。

  关键这死人还涂了腮红,点了朱唇,惨白的脸上还有一抹黄不黄绿不绿,人也无法分说的色彩。

  如果非要说,那便是死气沉沉的色调!

  大晚上的遇见鬼抬棺,是个人都害怕。

  更夫心说,他这是常年打更,终有一日让他撞见鬼了。

  我啊,还是赶紧跑吧!再迟疑一会,怕是这纸人就要把他塞进棺材里,抬去活埋了!

  说时迟那时快,纸人齐刷刷回头的功夫,更夫转身撒丫子就跑,就连那手里的梆子铜锣都被他丢到了地上。

  翌日天明,仵工铺门口走出来一个精气神有些萎靡的白面青年。

  那模样就跟流连勾栏花楼四五日,白天黑夜都不曾歇息过的拼命三十次郎一样,似是打个哈欠都能一睡不起。

  徐青捶了捶腰,抬头看了眼斜对门正往外泼水的程老板。

  后者瞧见他这副模样,就调笑道:“呦,徐秀才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夜里陪小娘子读书读狠了?”

  程彩云话音刚落,孙二娘的身影出现在铺门口。

  “徐青,昨天炸小鱼味道不错,你回来的时候,捎点回来,我帮你看店!”

  玄玉附身孙二娘后,当着外人的面就会对着他直呼姓名。

  徐青见怪不怪,点头算是答应。

  玄玉说完炸小鱼的事,方才回过头看向调笑徐青的程彩云。

  猫听不懂寡妇话里藏着的猛料,她认认真真道:“昨晚徐青没有读书,他在屋里折腾了一晚上,许是累了.”

  程彩云老脸一红,心说这姑娘怎么什么都敢往外说。

  饶是寡妇听到这话,心里也觉得发臊,她暗啐一口,哪好意思搭腔,转身就回到了自己的铺子。

  徐青默默看向玄玉,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记得带炸小鱼!”

  回应徐青的是玄玉清脆的声音。

  离开仵工铺,徐青一边往花鸟街走,一边拿着通阴宝鉴来回照。

  在铺子里的时候,他照过金鸾,镜面上有金色妖氛显现,除了照见妖气,鉴子上还有一股灼热感。

  那是金鸡至刚至阳的体现。

  至于鸡舍里的其他凡鸡则平平无奇,没有任何异象显化。

  传堂报马黄小六时常外出打探消息,他还没来得及照,剩下的也就只有玄玉了。

  不过鉴于上回他开启阴瞳把玄玉惹生气的过往经历,徐青这回也就没有选择拿镜子往玄玉身上照。

  万一把猫气得离家出走了,往后谁来陪他唠嗑,谁来帮他看铺子?

  就这么,徐青拿着宝鉴,转头就拐进了丧葬一条街的寿衣铺。

  “姚掌柜,我来看看寿衣.”

  徐青一边和姚掌柜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一边在寿衣架上来回打量。

  “姚掌柜购置的这一批寿衣,手艺可不怎么好。你瞧,这还有线头,做寿衣最忌讳的就是线头,生前的事就跟这线头一样,纷纷扰扰长在人心头上,哪怕人死了,心里头也难以超脱。”

  姚掌柜闻言摇头道:“理是这么个理,但也没辙。这年头生意不好做,以前倒是有个能做寿衣的好裁缝,只可惜”

  徐青知道对方说的是谁,绣娘的父亲,那位老裁缝以前是出了名的仔细。

  “现在做寿衣的,你要想原来的价钱买到好的,却不容易。”

  徐青做了这么久的死人生意,自然知道里面的问题。

  “这事确实没法说,有些裁缝觉得人死了,还穿那么好做什么。你花同样的价钱,买活人衣服,就没有这么敷衍,买死人寿衣”

  “死人还会起来说你做的衣裳不合身么?”

  姚掌柜闻言叹道:“我这店里的纸扎没老吴扎的好,香烛原来倒是不错,不过近些日子程老板家的香烛似是也找到了好货源,如今老兄弟可就只剩下寿衣这门生意糊口”

  “说实在的,这寿衣铺我已经打算转让出去,谁要是愿意买,我就卖。”

  姚掌柜无奈万分:“人都嫌咱这条街晦气,我这铺子要是不卖,转行干起别的生意,怕是也没人来,你开饭馆,谁来这儿吃饭?你开医馆,那是想治病还是想着给人出殡方便?怎么着,你跟人说,病治不好也没事,出门一转就是丧葬铺子.”

  徐青听着姚掌柜埋怨,手里一直拿着的宝鉴则翻转了个身,正巧把掌柜的身影映了进去。

  镜面之中,姚掌柜除了印堂有些灰暗外,并无其他异常。

  出了寿衣铺,徐青转身又拐进了街头的棺材铺。

  “老胡,我来看你了!”

  正喝茶的胡宝松眉头一挑,将卡在牙缝里的茶叶沫子吐了出去。

  “看我?”胡宝松撇嘴道:“谁一大清早,会闲着没事去看一糟老头?”

  胡宝松面上虽没好脸色,可还是朝旁边努了努嘴,让徐青坐下说话。

  “怎么不见逸真师姐?”

  胡宝松挑眉道:“你是看我还是看她?”

  “她在灶房做早食,你要还没吃”胡宝松话音一顿,笑呵呵道:“我给你支二两银子,你去醉春楼里吃顿好的,省得说我老人家不疼后辈。”

  徐青哑然,这老头

  爷俩唠了会闲嗑,徐青适时取出通阴宝鉴,不动声色道:“老胡,我昨日在花鸟市淘来了一样明器,你看值钱不?”

  说着,徐青镜面一转,可就照到了胡宝松身上。

  “这什么脏东西?”

  镜面上,宛如实质的人影背后,有狐狸虚影显现,人气妖气几乎同时升起。

  不过鉴子上溢出的气息极为淡薄,甚至不如徐青照在姚掌柜身上的效果。

  “明器,死人身上的玩意,指不定卖家在哪挖的,我也不知道来历,不过倒是挺好玩。”

  徐青的话半真半假,胡宝松见多识广,他皱眉想了想,倒还真想起来了一件事。

  “我听闻天师府有面传世的宝鉴,那鉴子不光能照见妖魔人鬼,同时还是天师道寻找历届天师传人的法宝。”

  “你看看鉴子背面,有没有初代天师的道号字样。”

  徐青闻言翻转宝鉴,确实有字,不过却不是道号,而是‘照幽’两个字。

  胡宝松诧异万分:“还真让你小子淘到宝贝了,我还寻思是天师道相中了你,故意把传世宝鉴漏于你手.”

  “如今看来,这鉴子想来是以前某位高人遗留下来的东西。”

  两人说话间,逸真道长端着热腾腾的饭菜从后院灶房走了进来。

  徐青下意识翻转宝鉴,下一刻镜面上就多出了一个大白狐狸的虚影,在虚影前则是逸真道长那不食人间烟火的面容。

  狐女?这我可得好好看看。

  徐青瞧了一眼后便再次翻转镜面。

  不过这回,他却看到了逸真道长眯起双眸,朝他看来的清冷模样。

首节 上一节 164/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