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红尘尸仙

红尘尸仙 第171节

  不过虽然他人在宫外,可这宫里头的大事小情,却依然逃不过曹诚的掌控。

  这日,曹诚正和干儿子冯德海谈论公事的时候,门外忽然有下人来报,说是有个姓姜的穷汉,自称是冯总管的旧相识,特来拜会。

  曹诚面露疑惑之色,冯德海是宫里的御前总管,平时难得有空才能到他这里一回,今日他这干儿子才刚到不久,怎么就有人自称是冯德海的旧友,找到了他这里?

  冯德海同样愣了愣神,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一定是姜先生,快快有请!算了,你前面带路,我亲自去请!”

  临走前,冯德海对曹诚说道:“儿以前认识个惊门神算,就是姜先生,此人颇通卜筮之道,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等会我便将他介绍与干爹认识。”

  这边,姜半仙沐浴更衣,吃过几口点心茶水后,便跟着冯德海来到了曹诚所居之处。

  几人寒暄一番,曹诚命人开设宴席,冯德海席间频频与姜半仙敬酒。

  “当初若不是姜先生指点,咱家断没有今日作为。”

  当初隆平帝年迈,谁也不知哪位皇子会得到皇位,是姜半仙给冯德海指引道路,这才让他有了从龙之功.

  酒过半酣,冯德海忽然想起一件事:“说起来咱家最近遇见一件事,不知姜先生能否为咱家看一看。”

  冯德海问的不是别个,正是龙恩贵失踪一事。

  姜半仙一听是寻人这种小事,心里便不觉有碍。

  寻人访物对惊门卦师而言,并不算难卜之事。

  更何况还是个普通人。

  姜半仙胸有成竹,端坐席间,伸出一手掐算,尽显高人风范。

  “生路阻断,令郎怕是已经命丧黄泉。”

  冯德海眉头微皱,下意识问道:“姜先生可能算出是何许人害了我儿性命?”

  姜半仙沉吟片刻,却是想到了西守门外,同行卦师提点他的话。

  危言耸听,他刚才不也算了一卦,也不见得有什么事

  然,当姜半仙再次掐算时,还未等他算到一半,曹府上空就有雷动之声响起。

  姜半仙睁大眼睛,已然方寸大乱。

  这怎么随随便便一算,就又惊动天雷了,难不成他已经被天道加入了黑名单?

  此时,外人眼中并不以武力为长的冯德海竟展现出了远超凝罡境武者的功力,短短刹那,身穿蟒袍的总管太监便腾挪出了府宅。

  原地,苍白电光凭空乍现,宴请宾客的厅堂瞬间四分五裂。

  冯德海心有余悸的看着面前屋宅,若是晚走一步,他就算不死也要丢掉半条命。

  回过神,冯德海命人前去废墟查验,却只发现了几团焦黑痕迹。

  七月初二,宜开业,打扫,安葬;忌馀事勿取。

  今日是寿衣店开业剪彩的大喜日子。

  徐青为庆祝分店开张大吉,邀请了不少人过来暖场,也就是他人脉广,面子大,不然谁会闲着没事跑来寿衣铺捧场祝贺?

  大清早,寿衣铺就换了副新对联。

  上联:新衣得体承仙露;

  下联:寿装周全沐惠风。

  横批:衣装齐备。

  贴好对联,铺子门口再挂上两盏纸扎的大红灯笼,上边写着寿字,周围则是五蝠捧寿的图案。

  胡宝松晃晃悠悠的来到跟前,等看到门口的对联,老头啧啧叹道:“你这整得倒是比姚掌柜还要气派,孤魂野鬼看到你这铺子,都得走不动道!”

  爷俩唠着闲嗑,等街坊邻居到的差不多时,徐青剪了红绸,把鞭炮一放,噼里啪啦就跟过大年似的。

  “大壮,你去把桌子搬出来,等二壮把下酒菜炒好了就端上来。”

  关大壮头一回进城拜堂口,也不敢和人多说话,徐青让他干什么,他就闷头干什么。

  “这大小伙不错,虎头虎脑的,一看就是能吃又能干的娃。”胡宝松笑眯眯说着夸人的话,等关大壮一进屋,老头便呲牙道:“你可真能耐,养虎为患没听说过?这玩意你也敢收回来使唤”

  “养狐为患?明白了,您老这是不想养逸真师姐,回头我就和师姐说说,让她早点回五老观。”

  “少给我装傻充愣,我可没这意思!”

  徐青乐呵呵的招待客人,等大伙喝完开业酒,好不容易热闹一回的井下街便又恢复往常门可罗雀的状态。

  新铺子缺少人手,徐青索性就让孙二壮暂为打理,等回过头他再去牙行让李四爷寻个能说会道的伙计,这事也就算办成了。

  玄玉自打分店开业过后,行踪便又飘忽不定起来。

  好在徐青超度万寿乡的亡命鸳鸯时,曾获得过一对鹤骨笛,和两根红绳。

  这两样东西作用不尽相同,但有一点一样,那便是一体同生,骨肉相连。

  若是鹤骨笛断了,另一支笛子不论相距多远也会断做两截。两根红绳则是有互相感应的作用,不论距离多远,两根绳的各自主人,都能感知到彼此方位。

  鹤骨笛徐青用不到,给了吴家兄弟,红绳则是给玄玉系了一根,他自个留了一根系在手腕上。

  徐青这么做,原因无他,只因有主家的猫一般脖子上都会系上绳子。

  而外人看到那绳子,便会知道这猫是有主人的,是有跟脚的。

  徐青期间通过红绳指引,特地留意了玄玉的行踪,发现这猫有时在城里帮人除鼠安宅,有时城里无人供奉香火,它便跑到西京山那些供奉猫仙的村户家里,帮人解决各种事情。

  “玄玉其实不用如此辛苦,等到鸹爷回来,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香火。”

  “那要是鸹爷没有按时回来,你又需要香火怎么办?”

  徐青无言以对,他虽有瞒天术,可以延缓灾劫,但如果黑老鸦没有将种子带回来,那猫仙堂平日里积攒的香火便成了他唯一的倚靠。

  想他堂堂猫仙堂大掌教,一具已经有五百年道行的僵尸,到头来却要靠一只猫来养活。

  就算吃软饭,那也不是这么吃的!

第156章 移灵

  这一日,玄玉早早出门干活养家糊口,徐青则守着店面思考僵生。

  僵尸想要度过雷灾远比人和妖困难,但若是有足够多的香火,莫说是克制妖物的阳雷,就是天罚神雷,他也可以用香火将之尽数抵消。

  香火,还是香火.

  徐青这边正想着事,隔壁纸扎铺的吴家嫂子忽然打门外边拐了进来。

  对方胳膊上擓着一篮子鸡蛋,一进门就强颜欢笑着和他打招呼。

  徐青也没多想,起身从柜台里支了十两银子,说道:“前几日有个阔绰的客人,把那些纸扎都买了去,具体赚了多少银子我就不说了,总归我是只赚不赔,老嫂子家里有事,正是用钱的时候,这十两银子嫂子就先拿去.”

  吴家嫂子起初还面带笑容,可一看到徐青递来的银钱,那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落。

  “那纸扎能卖几个钱嫂子又不是不知道,这钱嫂子不能要.”

  徐青闻言也不知该怎么解释,你说这事整的,说实话怎么还没人信呢。

  那纸扎可是卖了一百两银子,他这才拿出多少?

  “这样吧,嫂子拿二两银子先去用着,剩下的就当在这存着,等回头缺银子时,嫂子再过来拿。”

  吴家嫂子依旧摇头,说什么也不肯收那银子。

  徐青瞬间回过味儿来,不是为钱,那就只能是有事了。

  “嫂子有话不妨直说。”

  吴家嫂子期期艾艾,讲半天才把事情讲清楚。

  原来是吴志远的新婚妻子,县令张庸家的女儿一时想不开,撞到门墙上,死了。

  县令张庸家的大女儿大女婿认为小妹已然嫁给吴志远,而且还是因为一个‘不忠不孝,道德有缺’的外人殉情而死,若是进了张家祖坟恐祖上蒙羞。

  张庸素来注重声名,听到杨鸿夫妇的说辞,便功德法事也不做,灵堂棺材也不停留,就那么草草出了丧,把小女儿葬到了城外乱坟岗里。

  张家小女儿张婉的养娘是个心软的,不忍心看着小姐尸体埋在荒郊野外,就让人赶到临河,把这事告诉给了吴家嫂子,想让张婉的棺柩迁移到吴家祖坟,如此她才能心安。

  吴家嫂子初闻噩耗,好半天都没缓过神。

  想她一个妇道人家,男人被人构陷入了监牢,儿子和侄儿到现在都渺无音信,她一个人又怎么能处理这许多糟心事。

  想了半天,吴家嫂子没法子,就拿着些鸡蛋,找到了邻居徐青。

  在她眼里,徐青既是相熟之人,又是白事先生,移灵迁葬也是他的吃饭本事,除了徐青,她还真就找不来第二个可以托付的人选。

  徐青听完吴家嫂子的话,一时也有些无言。

  这吴家还真是多灾多难,怪不得当初胡宝松会说吴家有坎,迈过了就一片青云,迈不过去,便是家破人亡。

  这下倒好,香火生意没等到,丧葬生意倒是不招自来。

  徐青本着熟人熟客,也没问吴家嫂子要多少银子,眼前的一篮子鸡蛋就权当是这回的差旅费用。

  “嫂子放宽心,白沙县离这里不过二十来里地,明日之前我就把弟妹的灵柩移回临河.”

  关好铺门,门口挂上‘出活’的牌子,旁边立了个留言板,放上一支炭笔,徐青便去了白沙县。

  人来到张县爷府上,徐青明白这张家现在已经鬼迷心窍,他要是敢上门说我给你们家闺女迁个坟,您给带个路。

  那张县爷指定得打他几十大板,赶出门外。

  徐青琢磨片刻,找到门房老仆说了这么一句话:“大爷,我是张府张家小姐张婉养娘的亲戚,我寻她有事,有劳您给通报一声。”

  说完,徐青还给了那老仆一些跑腿钱。

  就这么,不大会功夫,徐青就见到了张婉的养娘。

  简单说明来意,张府养娘便喊来自个的丈夫,跟着徐青上了马车,一路往城外驶去。

  路上,徐青赶着马车问起了张婉的事。

  那养娘的丈夫,张府的掌勺厨子就摇头叹气道:“怪就怪姑爷他不争气,偏要整日游荡嫖赌,如今也不知混到了哪里去,太爷后悔把小姐嫁给那姓吴的,就另给小姐安排了一桩婚事,谁曾想婉儿小姐是个一根筋的烈性子,就认准了姓吴的,旁人怎么劝她都不听,不然也不至于”

  徐青听得一阵纳罕,吴志远进京为父申冤,哪有闲心去吃喝嫖赌,这张家上下莫不是都被邪风吹进了耳,迷了心窍?

  “这话你们是听谁说的?”

  车厢里,张府养娘回道:“起初我也不信姑爷会这么做,可府里上下都在传,姑爷到现在都不曾现身,反倒是苦了我家婉儿”

  徐青眉头皱起,不再发问。

  这张府里分明是有人在搬弄是非,故意挑拨县爷和吴志远的关系,吴志远如今人又不在家中,属于百口莫辩,可不就任人捏造。

首节 上一节 171/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