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197节

  解释的很合理,于公选择不放过这个小狐狸。

  就要拿着话头拿捏对方,这样一会就不会落入对方的主场节奏之中。

  战术的博弈是两人的默契。

  第一次的牺牲者是宋县令,第二次则是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所以老头大声问道:“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看来你心有大志,可否说说。”

  成器,大器也,神器也。

  此话对一个读书人很有杀伤性,为问志问道。

  只是要注意,站在你面前的是崇绮第一文武教习,保安堂三巨头之首,净土宗代掌门亲师弟,西湖白姑娘情劫对象,花开三十六品白莲圣父。

  所以,许宣认真的甩出了两王四个二。

  “汉文只是希望这天下人人都是青天,人人都是儒侠,人人成器长,以及人人——如龙。”

  最后一句如银瓶炸裂,如金声玉振,如拨云见日,如气冲九霄。

  这话气象之大让人讶异,一时间山门处有些安静。

  书院山门之上清气暴涨,似乎感受到了读书人的气魄产生共鸣。

  这一番对话普通人可能听的是热血沸腾,但对于老年人而言不过寥寥,更宏大的句子他们这些人都听过。

  人们动容的是从中听出了一个“真”字。

  真的这么想,真的这么做,并且已经践行出道理的“真”。

  许某人护江南文脉之时还能用保护书院气运为理由,但是以兵书手法整治钱塘吏治,破解郭北阴世法则入侵,率领小小的保安堂镇压江南妖患,以及传递思想给弟子的行为确实当的一个“真”。

  或许未来会改变,或许会遭遇背叛,或许会失去本心,但是此刻真的很了不起。

  太史教授很满意,许汉文不管表象如何,但是内里是个真人。

  于公自认年轻时已经非常狂妄,可与眼前人比还是差了几分豪胆之气。

  只是自己刚开了个兴师问罪的头,就被人用十万大军碾过的感觉就很让儒侠尴尬了。

  你们崇绮开局直接扔杀手锏,这还玩个锤子。

  于是气势有些萎靡的带着学生进了书院。

  太史教授则是拿出纸笔记了一句。

  文和三十六年春,儒侠于公受教南山。许汉文

第209章 三奇更胜三杰

  崇绮的山门处承载了新的故事。

  或许若干年后还会有人专门来此与历史共鸣。

  进入书院,几位教授陪同于公游览崇绮,身后还跟着十几位觐天书院的学子。

  朱尔旦走后原本被压制的士子们重新出头,算是此刻书院的中坚力量。

  这次来就是受教而来,以知耻而后勇的姿态重新振作觐天的精神,有浴火重生之意。

  只是没想到到了山门是自家山长先受教,这让此次拜访早早添上了悲剧的色彩。

  “这书院还真大啊。”

  “你们看那是不是别角晚水!”

  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拜访邻居,看的眼睛都花了。

  彻底明白为什么于山长会说出那些话了,这真不是多了几亩地,或者豪商能整出来的东西。

  其中的艺术性,还有文化属性绝对是冠绝江南。

  是一种传承的力量。

  固然可以说是腐朽,但也是历史的痕迹。

  而于公则是未曾收敛过脸上的负面情绪。

  对于那些点缀在山水之间的建筑嗤之以鼻。看到那些珍贵的花鸟鱼虫目露鄙夷。

  “老夫不是第一次来,五十年前游学之时曾经来过一次。”

  “书院当时比现在更加奢华。”

  “今年再看倒是朴实了些许,不容易。”

  这种改变很不容易,殷家的女娃娃在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南山,改变着崇绮,改变着环境。

  而许宣的到来就像是剪刀,干脆利落的剪掉染病的枝干,修了修那些长歪的枝枝叶叶。

  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更为难得。

  而到了书库之外于公脸色认真的行礼,这里存放了很多圣人道理。

  “当时是殷家上一任的家主接待了那时名声不显的于曼青。尽管不是崇绮的学生,可也让我进入书库深造了几日。”

  这也算是一种缘分,三大书院为什么能够经历那么多的风雨。

  因为大部分山长都是德行过硬的人物,眼光和心胸气度超越常人,喜欢帮助提携未发迹的学子。

  于公年轻时是三大书院都去过,儒家长矛术就是来自觐天书院,不然也不会回到觐天书院当山长。

  白鹿书院和崇绮皆有所获。

  而笑容则是绽放在碑林之中。

  这就是许教习最拿手的以字问道之法对吧?

  “但即便增添了再多的房间,再好的木材,都不如这群石头。”

  顾教授得意的走了出来。

  他慧眼识英才选中许汉文可是能吹到棺材里的本钱,所以满脸傲然的请于公点评。

  士子扬名除了文会,还有名人点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可是传遍了东汉末年。

  随后就点评了几座碑文。

  谢玉的仁字是已有其中三味,但是外表依旧有着世家的虚伪,若能堪破可入尚书省。

  这话说的就算不堪破,作为顶级世家出身也注定了这位学生的未来上限很高。

  钱仲玉和乔峰的字也各自有着各自的问题,或是桀骜,或者格局,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在学生之中当然算是出类拔萃,放在外界的风雨中就有些稚嫩。

  每次点评后还讲解了很多佐证内容,让人心服口服。

  书院三杰也没有被批评后的不爽,能被于公点评已经是一种荣誉了。

  最典型的就是钱塘宋青天,一顿饭的交情都可以吹上天。

  甚至可以用来增加自身之势,算是一种最通用的个人评级。

  只是接下来这位老人家就有点拿不准了。

  一个“情”字。

  就很奇怪,崇绮书院也算是大书院,讲的是大道理。

  怎么突然就有人写出个小情小爱,还爱的那么认真,爱的那么深。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看着一千个情字也能被其中的情感震撼到。

  爱而不得,生死决别,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前边都是仁义善恶的,突然就一个市井话本的情感诉说。

  客观来讲这个字不能说写的不好,甚至说极好,真正做到了寄情于字。

  但是其中的内涵极不好,他是非常看不上的。

  最后只能挤出一句崇绮人才济济,出乎预料。

  宁采臣站在人群中毫无异样,似乎狙击于公的脚步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份心态就很好。

  接下来两个“早”字是真的惊艳到老头了。

  第一面的早字只能说有悔恨之情,让人不禁感到痛苦。

  第二面的早字一看就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字形字体相同,但是精神内核截然不同。

  有生死不改的坚定,有刻入骨髓的期盼,有炙热如烈阳的温度,有纵横无匹的正气。

  想不到一个人可以转变如此之大,竟可以从中人之姿跨越到天纵奇才。

  “这是哪位学子所写!”

  早同学顶着一张红脸走了出来,气宇轩昂,人如字。

  好一个年轻人,这磅礴的气血之力和正气比自己年轻时都要强的多。

  若是学了儒侠之道,定能发扬光大。

  于是不动声色的和小学生交谈了几句,一般似他这样的名人有了折节下交的姿态,重则当场就拜认为义父或者老师。轻则也是故作矜持,然后保持书信往来。

  而早同学则是表现的进退有据,就是涉及到关键问题总是说听许师的。

  那小狐狸真的很擅长经营啊。

  早同学退下后于公已经感觉不虚此行,那些烂木头和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这样充满了朝气的年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产,崇绮书院有大气运啊。

  当走到最后的时候突然沉默,任谁看到这么一面小山大小的石壁都会惊叹,而上边密密麻麻的句子更是让人心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于公和觐天书院的学子们一同看了许久,试图找到此人的不凡。

  毕竟从之前那些石壁上都可以看出优秀的地方,唯有这面墙壁只能看出对方的确实是在练字,仅此而已。

  甚至之前还有些轻浮之气,后续才稳重了些许。

  学生们只当是自己学问不足,而于公看了许久才回过味来。

首节 上一节 197/9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