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32节

  人家天纵之才不需要这些,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之前没有展现出来无非是韬光养晦,以及没必要在自己这等俗人面前展示。

  “我知你性情高洁,不愿被钱财所玷污,那些阿赌物就不拿出来现眼。”

  这个其实我的性情倒也没有多少高洁。

  许宣对于财物的态度还是比较真诚的,只是对方都这么说了也不好袒露心声。

  只见李夫子从管家手里接过一个宝盒,打开后取出了一把造型古朴的宝剑。

  家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只有这把剑了。

  老人家眼神复杂的看了许久,有些出神。

  耳中回荡着夫人抱着小孙子的哭声,最终做了一个决定。

  “汉文,无以为报,这把剑,你收下。”

  许宣明白这份恩情要是不收对方恐怕很难过心中那一槛。

  杀妖人,报子仇,维系血脉传承,放到哪里都是天大的恩德。

  那封书院的举荐信完全抵消不了。

  再说子贡赎人的故事总是懂的,自己不收,那别人要是做了好人好事又该如何。

  许宣是个愿意接受好人要有好报这个理念的人。

  只是把剑接过手后才发现此物有多不凡。

  剑长三尺,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风格古朴大气,依稀看出为吴越地区青铜古剑,上有北斗七星位列。

  可惜锋芒内敛,剑身黯淡,神物自晦。

  “这宝剑看上去倒是有几分神韵。”

  能让许宣这位修行者说出有几分神韵,此剑定然不同凡响。

  灵觉之中一股刚强之意锁在剑身之上。

  李夫子则是面露骄傲。

  “祖上为长江千寻津一渔夫,曾载过伍大夫过江。”

  许宣思索片刻就想到了什么,顿觉这份礼物过于贵重。

  “此乃重诺轻生,舍生取义之剑,受之有愧。”

  说罢就要把剑归还,这剑还真不能收。

  当年伍大夫逃亡吴国中途曾被一渔夫所救,渡江后以先王之剑相赠,但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

  而等到伍子胥刚走就自沉江中以保守秘密。

  后伍大夫复仇成功再次渡江找到渔夫后人,把剑赐下,以全当日之约。

  所以此剑是历史的见证之物,更是舍生取义的名剑,贵不可言。

  李夫子叹气。

  “祠堂之中供奉此剑多年,我儿就是在此剑面前发誓要施展心中抱负。”

  “时过境迁,现在于我而言,看着孙儿平安长大才是最大的期望。”

  “这匡扶天下的野望不是寻常人家可以负担的起的。”

  “名剑暗投多年,也该换个主人了。”

  李老夫子经过这一遭打击后心态再变。

  既然要和光同尘那就做的彻底一点,不要再给子女后代们添加太多不该有的想法。

  这把剑说是名剑,还有典故在身。

  但也就是激励一下年轻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此物现在最大的用处就是和许宣拉近关系,好获得对方的庇护。

  家里出事这些天,他枯坐书房写信数十封。

  几十年人脉联络下去,最后还是许宣下山扭转乾坤。

  可见许汉文的人品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

  区区一把剑说不定可以换得一世平安,值得。

  看着李府还没有撤去的灵堂

  许宣最终还是被塞下了这把七星北斗剑。

  看着年轻的背影佩剑而去,李夫子不知为何想到了一个多月前写的那两副字。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现在看来都不对。

  应当是.大象乾坤,龙马之形。

  回到小院的许宣把剑放在桌上,心中也有几分波动。

  来到这个世界领悟天地与我的境界后就不再纠结为什么这里虽然是大晋,但是又不是晋朝的迷茫。

  心神盘踞在白莲圣父之下,回忆着短短几天的时间,见到了那么多人丧命,吊唁了原身记忆中的师兄,看到了一个有些权势的精明老头变得小心翼翼。

  而自己下山一趟,五天时间宰了两个邪道中人。

  道消魔涨,秩序失衡算是见识到了。

  钱塘已经是治安良好且富庶的大县,那些贫穷的地方,以及北方又是什么样呢。

  或许,我还可以做点什么的想法第一次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休息,休息。”

  “明日会好起来的。”

  在小院之中休息两天,采买了一些东西。

  偶尔谢玉会来讨教一些知识,都是有关于仁德之道的。

  还有赵虎会来请教一些刑名有关的技巧。

  那个第三人也一直没有出现,似乎被同伴之死给震慑到了,换了其他地方去兴风作浪了吧。

  钱塘县真正的安稳了下来。

  下山第七天早上。

  熟悉的马车来到了小院的门口。

  “许教习,该回书院了。”

  带着包裹的许宣上了马车,一路出城。

  到了城门口的时候被拦了下来。

  “许先生,您不在乎虚名,但是我宋某人不能不表示一二。”

  宋有德这几天真的很忙。

  闹市之中围杀邪道妖人,几乎可以说是捅破了天的操作。

  为他赚取了大量的声望的同时也引起了官场内的大量质疑。

  往上的位置就这么多,你进步了,那别人就没办法进步了啊。

  所以写陈情,写功过行能,写邀功,写文章,联系京中座师,准备迎接巡查,迎接四考等等等等,事情多到让人头皮发麻。

  但他却和手下幕僚乐在其中。

  今天能抽出时间特意等在城门口已经是诚意的最大体现。

  不只是背后的盛教授的关系,还有许宣本人的价值都值得这样做。

  万一以后再出现什么棘手案件也有个强力的外援。

  为了拉近关系也是想尽了办法。

  知道书院的人在未踏入官场时都很清高,也为了避免盛教授知道后弄巧成拙,干脆就没有提出任何银钱财物有关的东西。

  而是拿出了一些善本字帖,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一封信。

第37章 画风败北

  信中认真解释了为什么许宣没有扬名的原因,以及其在刑名之中的各种高光表现,夸的是鞭辟入里,言之有物。

  许宣你们商量好不给钱的?

  我要是盛教授的亲传弟子自然是喜欢这个,可我不是啊。

  当然为了人设只能露出虚伪的假笑,欣然接下。

  “不用送了,真的,情谊都在心中。”

  放下马车帘子,许宣吐了一口浊气。

  离开了钱塘县城陡然间安静了许多,心灵都变得活泼了不少。

  红尘如网,天意如刀。

  若是一直厮混其中沾染因果,早晚会挨上劫难之刀。

  原来很多修行者跑到远离人烟的地方修行是有道理的。

  靠着内壁的许宣想着有的没的,静静的等着马车到达书院。

  走到一半马车突然停下。

  而外界突然起风,吹动野草树枝的声音越发刺耳。

  许宣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

  打开帘子。

首节 上一节 32/9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