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361节
保安堂正准备大展拳脚,刚刚宰了几个小妖怪就遇到了变故。
最近洞庭湖妖族突然开始收缩,放弃了部分小的河道,汇聚到了八大水系之中。
这不是对方放弃了诸多小型江水支流,而是组成了更加强大的水府势力。
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华容河已经风云汇聚。
不少接了赏金的散修道人都惨死在两岸之上,还有一些沿途的小门小派被直接攻破灭门。
而且这几条水系正是江南最关键的几条,现在麻烦了。
更麻烦的是东,南,西三大洞庭之中妖魔白日现世,多有异象,似乎在试图打破和普通人世界的隔阂。
传说中的洞庭妖王云中君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不知是好是坏。
后山之中许教习又用水流和石子摆起了龙门阵开始推演。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自己这刚来强援,正要横推吴郡里的小妖小怪呢。
你们跑什么?怎么这么没有主见?
魔头们跑到蜀山聚义,水妖跑到洞庭四周扎堆。
道消魔涨的真正大势才刚刚拉开啊.
算了,算了。
局势已变,敌人汇聚到一起或许也不是坏事。
因势利导才是自己最擅长的才能,人类超越万灵的地方就在于智慧和欲望。
散去推演,回到书库继续看书。
他有预感,留给自己看书的时间不多了。
第二日。
南山之上来了一支车队。
一位模样秀气的书生掀开马车的帘子,还没有靠近就听到了环绕山间的读书声。
“真不愧是江南三大书院,即便是读书声都没有让我感到困倦。”
祝英台对于书院的第一印象很不错,或许真的能学到什么东西吧。
下了马车走入书院,后面跟着仆人书童,还有若干箱子,声势不小。
引得正在弹琴的书生们好奇的观望。
这个时间段来念书的肯定是世族弟子,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认识的人。
其中梁山伯也跟着人群张望,他好友不多纯纯是随大溜。
看到祝英台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心灵感应一见钟情啥的,就是在眼神对上的时候打算礼貌的笑一笑。
嘴刚咧开就被打断。
“梁山伯!定心!”
师教授拉着梁同学就是一通教诲。
“你琴技扎实,但是琴中无心,若是不好好练习就会如同这些蠢才一样泯然于众人。”
蠢才们低头看琴,根本不敢反驳。
师教授骂过的人多了,就连谢玉,钱仲玉还有乔峰都归属蠢才的范畴,他们倒也不至于难受。
还有就是师教授是不会单独骂没有才能之人的,这既是批评,也是认可。
众人明白梁山伯在琴道上是有天赋的。
“宁采臣际遇特殊,你大概是比不上了。
“可总不能被季瑞追上吧,他欲望繁杂可也坦荡的放到琴中,你也要学着放开心胸才行。”
梁山伯立刻认错,表示私下会请教季同学如何放开心胸。
不远处的季瑞老师,你骂人就骂人,怎么还波及到我呢。
而更远地方的祝英台则是哈哈大笑,感觉书院好有意思。
老师也很有意思,穿的比女儿家还要有情趣。
师教授听到远处的笑声顿时就分辨出来,这女扮男装之人也是一个不懂情爱的懵懂之人。
书院怎么回事,就不能招收一点有才能的学生吗?
一会和汉文好好说说,下半年的招生要加入音律的考较。
祝英台不知道自己的伪装已经被书院老师看穿,还在期待书院生活呢。
院士夫人见到这个姑娘感觉有些意思,比她娘要调皮很多,也不学无术很多。
学问根基基本没有,倒是这股无法无天的劲头有些势大。
又聊了两句家长大概明白祝英台是个什么性子。
这姑娘和玉婷一样外刚内柔,主打一个头铁。
这样的学生若是没有好好引导,以后说不定也会撞个头破血流。
幸好书院有个许教习,手段颇多且凌厉,对于这样的学生最有办法。
“你娘当年也是扮作男人来书院念过书,所以注意什么应该也交代了吧。”
祝英台点点头,就三个誓言啦。
不可以透露自己是女儿身,不可以和同学有肌肤之亲,不可以饮酒乱性。
院士夫人点头,希望这孩子能谨记。
当然作为长辈她也要提点一下,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书院也是有些改变的。
“女儿身之事很难瞒过书院教授,只需要瞒住同学即可。”
顾教授阅人无数,盛教授刑名出身,师教授可以听音识人,这些都瞒不过的。
“肌肤之亲的事情我批准你可以不上蹴鞠场。”
蹴鞠不算正式课程,现在大部分为学生自发组织。
只要和谢玉和钱仲玉这两个发起者说一声即可。
“饮酒乱性.不要跟季瑞走的太近,尤其是休沐时间他说带你去画舫,绝对不能去。”
“画舫是什么?”
“没什么,反正和季同学保持距离。”
作为祝夫人当年的师长,殷夫人还是不希望这么可爱的小姑娘染上什么恶习。
从本心来讲,她更欣赏三杰那样的学子。
祝英台懵懵逼逼的走了出去,大部分内容听过就忘,还剩下的那点脑子记住了季同学以及画舫。
走出没两步就见到了熟人。
“还真活了?!”
丫鬟有些没听清,小姐您说什么?
“没什么,我去找个熟人。”
“许师!”
第393章 安能辨你是雌雄
“听说你刚刚进入书院就搅扰了师教授的课程,很勇敢啊。”
招牌式的微笑很有亲和力。
却让祝英台原本兴冲冲的表情立刻一垮,被吓个半死,在阴间的时候某人就是挂着这个表情速通的奈何桥。
许宣见到对方有些慌乱才说了一句师教授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让气氛重新融洽了起来。
地府故人相见当然是比较开心的,但是这个小丫头是个被关久了的任性大小姐。
所以先敲打一下对方在书院不要太调皮,有的教授很不喜欢在课上被人打断节奏。
准确的说是所有的教授都不喜欢。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
能被写入《礼记》之中的话,就是所有读书人都认可的话。
以前是大小姐,来了书院就是读书人,要用读书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若不然会惹出不小的麻烦。
遵守这些规矩对于祝英台的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好处,说不定就有谁愿意帮上一手。
当初祝夫人来书院学习很明显就得到了院士夫人的欣赏,如此才给了一个近乎儿戏的名额。
接着许宣就带着这位祝同学开始游览书院,正式的走一遍新生流程。
这里是.那里是.
毕竟是未来三年都要生活的地方,祝同学看的非常认真。
尤其是传说中的碑林。
“许师,不听话的人真的会刻字千遍啊,据说还有书生咳血染红了石碑,在哪里啊?”
此时的祝英台真是出了名的傻大胆,这种话都敢直接问出来。
若不是知道她是个什么人,还以为这是来挑衅的呢。
“咳咳,不要听外边人瞎说,是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留下痕迹。”
“你要好好努力,争取早日来这里进修。”
许宣对于这种污蔑是非常愤慨的,你们这样宣传岂不是成了高官的秦城,金融的提篮桥那等汇聚地。
这个地方以后是要当作书院圣地来宣传的,在文脉气运的渲染下只要每一代学子坚信这一点就能造就一批儒家镇石出来。
再三强调,这个地方出去的都是好人。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