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43节

  且不提这种养孩子一样的心理变化。

  这门顶级心法不是全靠师法天地自然的悟性吗?与自己的契合度一直都不是很高。

  我最近应该也没做什么.

  神魂一阵运转,打算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干了什么大事没有。

  反思完成,泪流满面。

  自己确实是个妖人。

  在书院汲取智慧之火,下山围杀妖邪,这都是日常和正义之举,没有毛病。

  可后边就生吞白莲教徒,与地府阴神对抗,牵动崇绮书院改革进程,操弄江南文脉气运

  嘶~~我许教习一生当真不弱于人啊。

  这就是大因果,大气运之人的常规吗?

  许宣强制将其归类到前身之上,死活不承认是自己的原因。

  怕了怕了。

  既然如此,等江南文会结束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在书院教书,说什么都不能再粘因果。

  一个荒诞的梦想就此诞生。

  第二日,招新继续。

  所有崇绮学子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昨日钱仲玉的遭遇再次传开,让人忍不住唏嘘。

  寒门学子要么普普通通,要么惊才艳艳,万万不可小觑。

  给我加大力度!

  让不少自傲的外来学子受到了惨烈的打击,当然也有愤然反抗之人。

  考核一度走到了非常惨烈的地步,明明是正常的入学筛选考试,竟然真有了几分战场上的厮杀之气。

  凡是路过见到这一幕的教授都称赞许教习兵法了得,心思毒辣。

  几天之中,书院发掘出了好几块璞玉,也剔除了不少张华这样的顽石。

  目前依旧没有人超出乔峰的成绩。

  许宣和顾教授忙上忙下,存在感不高的师旷教授其实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只是他的面试风格有些清奇,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的被刷下去。

  据说只有一名粗通音律的学生被其高度称赞有灵性。

  明算科的秦九韶教授也找到了一个好苗子,招了进来。

  其他教授见此也会偶尔过来从通过初次考试的学子中挑选合适的学生。

  足足七天的时间,崇绮书院这场轰轰烈烈的招新才彻底截止。

  当许宣看着最终名单的时候心情有些微妙。

  乔峰依旧名列榜首,毋庸置疑。

  接下来的学子也都各有千秋,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名望。

  只是季瑞兄竟然真的考了进来,没花钱的那种。

  还是秦教授特招,称其在明算科上有极强的天赋,可以与那朱尔旦一战,这就让人有些吃惊了。

  许宣一直认为朱尔旦的计算力因为外力介入,如同加载了AI一样,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

  是我小瞧了这位仁兄啊,以后真的要人前许教习,人后汉文兄了。

  有趣,有趣。

  而这份名单看到最后也没有看到姓梁的书生,如此说来时机未至啊,他是真的好奇师兄的情劫究竟长何样。

  当看到最后一个师旷教授的特招后才觉得因果之说,果然奇妙,这也能缠绕到一起?

  崇绮书院难不成是月老开的,痴情种汇聚之地呗。

  宁书生.好好好。

  许宣有种算了,随他去吧,还能怎么样的洒脱感。

第48章 许教习重拳出击

  七天之后,崇绮书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总计二十余名非世家学子已经全部张榜。

  这些都是江南各地颇有才名的年轻人,不然也无法通过书院三层考核。

  之所以控制的如此严格,也是希望进来的这批顶尖学子能够快速站稳脚跟,才能为之后的非世家弟子拉扯出更大的空间。

  用许教习的话说就是:拉开战略纵深。

  殷夫人不理解这个名词,于是换了个说法。

  《孙子兵法》有云: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谓之通。

  崇绮书院被世家把持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科举对于门阀的冲击也不是一蹴而就。

  双方都处于一种小范围厮杀,大范围对峙的状态。

  书院改革自然也是要有序进行,也需要一个“通”的环境。

  学生之间的情谊相对简单,日后进入官场同窗之谊更是一份力量,所以从这个时期改革确实是最好的机会。

  殷夫人也看出来在这种事情上许教习似乎很有经验,于是就放手任其施为。

  她只需要出钱即可。

  考核结束,已经录取的学子也完成了登记,纷纷准备离去。

  不是所有人都像许宣一样孑然一身,考核,入职全在一天完成,甚至连行李都没有就直接入住乙三院。

  放在许教习入书院以来的诸多传奇事迹之中毫不起眼,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有些惊世骇俗。

  正常人应该要先回家通知录取,处理琐事,和原书院的同窗老师告别,讲究的还要搞一个告别宴。

  短的三五天,长的一两月。更长的如乔峰这种结婚的可能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准备前往山门处和每一个即将入学的士子打个照面,交谈几句,还要带着他们参观游览书院。

  三个多月前他还是被带着游览学院的人,这也算是一种承上启下吧。

  书院变革,自许教习始。

  说来他自己还是顾教授引导的,让一位退休的翰林学士来当导游,这份待遇也确实非常人所能承受。

  现在理论上这些非世家学子归他负责,类似于任课老师兼职辅导员的角色。

  日常生活,学业进度,还有身体健康都包含在内。

  虽然不是学生座师,但也留存不少师生恩情在其中。

  这份隐形的资产会随着年纪越长,学生越多,而愈发庞大。

  相比较其他教习而言,这份权利已经大到有些越界。

  就算有带头改革的重任和功劳,也让很多老教习有些眼红。

  只是这丝毫不会动摇改革之人的地位。

  书院更是张贴明文,承认了许教习的功劳。

  不然怎么说殷夫人雄才大略呢,这气魄超过无数须眉了啊。

  快到地方的时候许宣感觉自己草率了,一个人或许有些分身乏术。

  寒门子弟不比世家子弟,对于崇绮书院的风格没有任何了解,一切都要从头讲起。

  比如世家大族就算不知道要带什么,干脆几辆马车组个车队,把所有东西全部带来,若是不需要再拉回去就是。

  寒门学子就不一样,每一次出远门都要考虑周全,更何况还是长达几年的求学时间。

  于是许宣念头一动,转身去了蹴鞠场抓人。

  把这份导游和交接工作安排给了谢玉等人。

  有学子自持身份,言语之中多为抗拒。

  可他们忘了当初就是在这片广场上,整座书院的学生都被教育一顿的往事。

  许宣立刻精神焕发,就喜欢这种不怕死的。

  整肃衣冠,气息相融于书院,仿佛古代先贤上身。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何解?”

  便是朝堂诸公要想了解为政之道,学问之道都要来到民间去学习,你们这些人尚未有官职就敢端坐高台?

  这话打的那人脸色惨白。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何解?”

  孔圣人都说过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你们又为何与那些经过层层选拔的学子绝交。

  诸学子感到周围的目光已经浑身发毛,恨不得钻进土里。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何解?”

  同一个老师门下的称之为朋,志趣相投的人称之为友。朋友们相聚在一起,研讨学习道德义理。这就是崇绮书院学子间最合适的关系,你们.

  哼!

  这一声冷哼犹如千斤巨石,压在学子的腰上。

  “许教习,我等知错。”

  在谢玉的带领下,身后的学子们立刻行礼,表示认识到错误。

  来自世家学生和非世家学生的冲突还没引起,就被强势镇压。

  远处观望的诸位教授满意的点点头,真不愧是许教习啊。

  许宣正准备带着世家子弟前往教室,点人头的时候发现不对劲。

首节 上一节 43/9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