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846节

  与他现在这“无法无天”、“恣意妄为”的快乐相比,孰优孰劣?

  现在祂越琢磨越觉得,不是白莲选择了许宣,而是许宣选择了白莲,因果颠倒才为正。

  坐在冰凉的青石凳上,一人一龙竟是难得心平气和地开始闲聊。

  石桌一侧是执掌万里长江、亘古永存的水中君王者,另一侧是搅动江南风云、周身因果璀璨如烈阳的人类书生。

  从天边云卷云舒,说到江中鱼跃虾戏。

  许宣这人若不存心搞风搞雨,大部分时候确实是个极佳的谈话对象。

  见识广博,思维跳脱,言辞风趣,更难得的是在实力悬殊的“大前辈”面前深知何时该收敛锋芒,何时该捧哏接话,说话熨帖又好听。

  可惜龙君不爱建政,不然一盏茶的功夫大家就能互相搭肩膀了。

  就这么漫无目的地扯了一会,许宣状似无意地问道:

  “龙君,前几日夜里我这金山寺中有个小和尚重塑金身,闹出的动静似乎不小。您……可曾瞥见?”

  龙君仿佛早就料到有此一问。

  祂甚至没抬眼,直接回道,声音平淡无波:

  “你是说……迦叶吗?”

  在这长江之畔水汽所至之处,皆如祂之耳目。

  从当年庆有跟着那个胖乎乎的广亮和尚踏入金山寺地界的第一天起,他体内那隐而不发、却与寻常沙弥迥异的沉凝佛性,就已落在龙君眼中。

  只是往日这点微光,还不值得祂投去过多关注。

  但说到前几天晚上那场“重塑金身”……

  即便以祂的涵养回想起那晚的情形,一丝极其细微的不悦依旧如水中暗流般掠过眼底。

  “那金光险些照彻半条江面,想装作没看见也难。”

  何止是看到。那晚浩荡的佛光冲霄而起,清越的龙吟之声环绕山寺,久久不绝。

  然而,听在真正执掌长江水脉的祂耳中,那一声声龙吟……

  “聒噪得很,听得本座甚是烦厌。”

  似是嘲讽,又似是不屑。

  “绝非什么正经路数。”

  这般鄙夷其实还是有缘由的。

  传说古印度有一条恶龙,不仅发动洪水淹没了那竭国,还盗取了那竭国的镇国佛经,并将其藏于海底龙宫之内。

  释迦牟尼佛得知此事后,派遣弟子迦叶尊者前往降服这条恶龙。

  迦叶尊者法力无边,修为高强,他运用智慧与勇气,与恶龙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经过一番斗法,迦叶尊者最终成功降服了这条恶龙,并取回了被藏于龙宫的佛经。

  为了表彰迦叶尊者的功绩,释迦牟尼佛封他为“降龙罗汉”,从此他便以这一称号闻名于世。

  然而,在龙君这般天生神圣看来龙与龙是截然不同的。

  那古印度的所谓“恶龙”,于祂眼中不过是条得了些许造化、行事乖张的洪荒遗种,蛮夷之地的孽畜罢了。

  甚至不如海中的那些龙种,虽然垃圾但血脉纯正。

  偏偏这等货色,竟被冠以“龙”之名,还与迦叶的功果气运相连,共享“降龙”之名讳。

  这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玷污和亵渎。

  更令龙君心生不悦,乃至厌恶的是“降龙”这个称号本身。

  狂得没边了!

  区区一罗汉果位,安敢以“降”字冠于“龙”前?

  因此,龙君对于那位已成传说的“迦叶尊者”,其积攒的恶意与厌弃是非常浓烈的。

  当然,龙君亦清楚,真正的迦叶尊者早已寂灭,过去之影难以追索。

  祂还不至于自降身份,去刻意针对一个尚在成长中的“现在身”做些什么,那有失身份。

  同时也知道许宣在担心什么。

  毕竟没有人比祂更清楚迦叶的传法之责,和白莲的夺位断法之间有多大的矛盾。

  想到此处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恶作剧得逞般的微妙笑意。

  当初支持那个女娃娃创建这般教义与功法时,还真未曾想得如此深远,不过是顺势而为种下一颗有趣的种子。

  直至她功成圆满,这枚种子开出的花、结出的果,竟意外地膈应到了那位早已作古的“降龙罗汉”。

  这才让龙君后知后觉地品出了几分额外的“喜悦”,也体会到了投资的妙处。

  而现在,眼前这二代白莲更是青出于蓝。

  不仅继承了初代的叛逆,竟还更进一步直接打死了一只“过去尸”……

  这其中的意味,可就更加耐人寻味,有趣得紧了。

  “放心吧,迦叶没有复苏,也不会复苏,庆有就是庆有。”

  听到龙君笃定的回答,许宣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下来。

  龙君是他所有“朋友”中已知境界最高深、存在最古老的存在。

  既然是祂说的,那便意味着不会出现什么夺舍重生的狗血戏码。

  自己也不用挥泪斩庆有,暂时还能继续和那个憨直的和尚做好朋友,而且还能收获一只永远打不死的坦克宝宝。

  许宣的思维不禁发散了一瞬。

  然而,龙君脸上随即浮现出一种极其微妙的神情,那是一种混杂着本能厌恶与一丝不得不承认的敬佩的复杂表情。

  祂缓缓补充道:

  “但是,‘传法之责’并不会随着个体的寂灭而消失。它会继续流淌下去,寻找它的载体。”

  祂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金山寺的墙壁,望向冥冥中的因果大道。

  “断法、夺位之‘魔’,与护法、传道之‘尊’,其存在本身便是天道层面的对立。”

  “只要迦叶放不下这职责,那么他的‘现在身’,无论是庆有,还是有庆,抑或是未来的张三李四,都必将在某个因缘际会的时刻,做出与昔日迦叶一般无二的选择。”

  “信念,对于抵达过那般高度的修行者而言,早已非是虚妄念头,而是化入了其功果本质的真实力量。”

  “这种东西,会贯穿无数次轮回重生,如同烙印,不磨不灭。”

  许宣听罢,唯有轻声叹息。

  他明白想要从根本上化解这段仇怨,化敌为友,几近痴人说梦。

  何为阿罗汉?

  那是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证得的最高果位,具足“阿罗汉三义”:

  一者“杀贼”——能断除三界一切见惑、思惑,犹如斩杀烦恼之贼;

  二者“不生”——证入无余涅槃,超脱轮回,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

  三者“应供”——功德圆满,应受天道与人间的众生供养。

  一位证得如此果位、其执念甚至与佛祖宏愿紧密相连的尊者,其所留下的使命烙印,何其沉重而纯粹?

  除非……除非许宣自己有朝一日也登临“觉者”之位,拥有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与慈悲。

第898章 龙君送礼

  方能以同等甚至更高的境界,去点化、消融这位阿罗汉跨越时空的执念。

  相比之下似乎直接想办法再打死对方一次,反而显得更“简单”些。

  罢了,罢了。

  许宣将杯中残茶一饮而尽,将烦恼暂时抛诸脑后。

  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再说吧。

  收敛了先前略显跳脱的心绪,神色一正,将杯中茶汤斟满,双手奉至龙君面前,语气诚恳地问道:

  “晚辈即将北上,前路未知,龙君见多识广,俯瞰九州,不知何以教我?”

  龙君闻言,脸上那丝戏谑慵懒的神情稍稍收敛,变得认真了几分。

  “北上之后,莫要再随意提及我的名号。”

  “提了也无用。长江之水润不到黄河两岸。”

  ……瞧您这话说的,我是那种整日里扛着虎皮当大旗的人嘛?

  许宣心中暗自嘀咕,不过就是极其偶尔地在必要之时“借用”那么一丝丝威名罢了。

  龙君似乎看穿了他那点心思,却也不点破,继续说了下去。

  而接下来的建议,则显出了真正的分量和价值:

  “北方之地,宗派林立,远非江南可比。盖因中原大地自古便是九州核心,人族气运所钟。”

  “人道鼎盛,自然英杰辈出,能青史留名开宗立派者,犹如大河之浪,一茬接着一茬,从无断绝。”

  “你若想真正传道于人族,中原是必经之途,亦是必争之地。”

  “若不能在此地立足,纵使在边陲之地声势再盛,终究难脱‘边角料’的格局。”

  “只是能在这片龙虎交汇之地混出头的宗派,无一不是底蕴深厚、手段非凡之辈。”

  龙君略一沉吟,如数家珍般道出几个名号:

  “禅宗北宗、净土宗北宗、天台宗北派、律宗、北天师道、灵宝派、净明道、楼观道……”

  “这些还只是其中翘楚,声名赫赫,底蕴之深,绝非江南寻常宗门可比。其余堪称顶流的大派,亦不在少数。”

  “能被本座记住名号的,无不是历经风雨、传承有序的宗门。而且在过去这些宗门无一不是‘上边有人’的。”

  龙君所谓的“上边”,自然指的是那缥缈难寻的仙佛之境。

  这些宗门历史上曾走出过不止一位证得果位、飞升上界的天师、罗汉甚至菩萨。

首节 上一节 846/9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