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875节

  无视了身后季瑞那丰富的面部表情,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傅清风身上,冷静地确认关键信息:

  “所以,傅大人如今是在北上途中……失踪了,对吗?”

  “是的。”傅清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语气却异常清晰坚定,“我能想到有能力也愿意在此刻相助的人……只有你了。”

  她是个极其拎得清的女子,深知在求助之时,任何所谓的“颜面”和“矜持”都远不及父亲的安危重要。

  她甚至担心宁采臣会因为过往的不快而拒绝,几乎是事无巨细地将父亲失踪前后的情况,可能涉及的线索和盘托出。

  说到紧要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强忍着不肯落下,那份强撑的坚强反而更显脆弱。

  其实这番委托,追根溯源与那位已经去到江北的大魔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因果污染源”,许宣的存在早已在无形中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往往是毫厘之差,便引向了千里之外的剧变。

  当初在寿春陆耽曾奉命拜访时任苏州郡守的傅天仇,了解邓攸一案的调查进度。

  巧合的是就在那前两天,傅天仇颇为严厉地刁难了前来拜访以及试图帮他解决麻烦的宁采臣一番。

  此事传到了许宣耳中,护短的“大魔王”当即亲自出马上门“理论”。

  一番唇枪舌剑,引经据典,直指老大人处事关节,差点说得傅天仇道心不稳,当场失态。

  几日后,傅老头终于想通,或许真是自己能力与时局有所脱节。

  竟上书自陈能力不足,恳请将邓攸一案移交更有能力者调查,自己则申请调回御史台任职。

  随即他便于年前返回龙游老家祭祖,年后便带着家眷北上,计划从芜湖渡江返回洛阳述职。

  谁知就在这北上的途中,意外发生了。

  傅天仇这一招以退为进,反倒阴差阳错地打破了朝堂之上正在暗中酝酿的某些阴谋。

  原本已有势力布好罗网,罗织了多项足以致命的罪责,只等傅天仇继续在扬州犯错便立刻发难,将其定罪并押解下狱。

  从而一举铲除儒家在朝中的又一颗强硬钉子。

  万万没想到,这老小子竟不按常理出牌,自己先跳了出来,上书自请调回闲职,打乱了所有的部署。

  幕后布局者一番算计落空,无能狂怒之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只能用出最直接也最黑暗的手段,打算在对方返京的路上,直接弄死这个老东西,永绝后患!

  这种事,一旦从洛阳传出风声,便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

  据说暗地里各路高手亡命之徒纷纷闻风而动,有奉命截杀的,自然也有敬佩傅天仇风骨想要暗中保护的。

  一时间,江北绿林道被搅得一片兵荒马乱,风起云涌。

  傅天仇虽然在江南被宁采臣顶撞、被许宣教育,看着似乎有些“拉胯”。

  但放到民间他可是响当当硬邦邦的“傅青天”!

  为官清正,敢于直谏,在士林和百姓中威望极高。

  御史大夫这种专业的“喷子”职业只要声音够洪亮,作风够硬朗,不惧权贵,就能赢得巨大的声望。

  他此番北上遇险的消息,在民间早已成了牵动人心的头等大事。

  只是这等在朝野民间掀起轩然大波的事件,在保安堂所关注的动辄涉及上古妖君、九州劫运的宏大格局面前,就显得有些“平淡”甚至微不足道了,并未引起内部的太多波澜。

  而傅大人凭借着多年积攒的人脉与声望,一路小心翼翼北上。

  只是终究还是在丹阳郡芜湖地界出了事。

  根据傅清风所述,她父亲傅天仇的失踪极有可能与白莲教有关。

  “白莲教?”宁采臣听到这个名字,神色顿时认真了几分,要求她详细说明。

  毕竟在江南地区,“白莲教”这三个字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了。

  远的不说,郭北县那场惊天变故就被朝廷明确定性为白莲教所为。

  当年崇绮书院学子前往白鹿书院游学,途径建邺时引发“五龙齐出”、震动九州的异象,官方结论也是白莲教在幕后兴风作浪。

  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能听到这个名字在江南或江北搞出点大动静,其搞事的频率和造成的轰动效应,几乎快和许师麾下的保安堂持平了。

  不过咱们保安堂是维护世间秩序,匡扶正道。

  而白莲教则是唯恐天下不乱,专事破坏。

  双方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

  此刻再次听到这个名字与傅大人的失踪扯上关系,宁采臣自然多了几分警惕和探究之心。

  傅清风讲述得也足够详细。

  她说这一切都源于她老爹那“爱管闲事”的脾气,惹上了不该惹的麻烦。

  那一日,傅家的车队刚刚进入芜湖县城,便看到街边一个游方道人摆着摊子,正在施展“卖桃”的戏法。

  就是在大庭广众下于闹市之中让一根桃枝变成桃树,然后又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桃树开花结果。

  那桃子看起来鲜嫩欲滴,道人吃了一口还溢出了几滴汁水,引得不少百姓围观喝彩。

  随后道人就借着这番表演引来的人气开始传道。

  傅天仇是何等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脾气?

  当即下车,厉声呵斥对方收起这等蛊惑人心的障眼法,莫要以幻术欺瞒乡里。

  所谓的种桃,种梨等等都是类似的手段。

  老头年轻时还曾惊叹过,随着年岁的增长,已经能看破本质了。

  那被呵斥的道人却不慌不恼,反而身形一晃,径直挡在了傅家车队之前,拦住了去路。

  他并未动武,而是神色平静地提出了几个看似简单实则机锋暗藏的问题,要求傅天仇为其“解惑”。

第924章 更像是太平道

  傅清风从袖中取出几张仔细叠好的纸,递了过去:“那道人所问以及家父当时的回答,小女子觉得蹊跷,便尽力记下了几分,都写在这上面。”

  “阳九百六之期,世必生灾异,水旱相继,兵革横起,疫疠流行,死亡枕藉。”

  “金丹存思,致真成道,可为种民,避世延康。”

  “大道好生,务先救物;天尊开劫,度人济世。”

  宁采臣接过那几张纸,轻声念出上面记录的对话。

  这些言论初看之下,其实并无太多惊世骇俗之处,无非是道教关于末世灾劫的常见预言。

  道教对宇宙运行自有其一套解释体系,认为天地阴阳循环,每隔特定的周期便会因阴阳严重失衡而引发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

  如水旱、兵戈、瘟疫等,导致死亡枕藉,生灵涂炭。

  其核心观念在于,将这些灾变归因于自然法则的周期性崩溃,同时又隐晦地将人类道德的沦丧视为引发或加剧灾变的深层诱因。

  这就是劫难的由来。

  而在这末世景象中,道门高人将会应运而出,开劫度人,救济世间。

  个体则可以通过修炼金丹大道、存思守一等法门恢复与“道”的合一,成为被选中的“种民”,从而避过灾劫,延康续命。

  这套理论强调通过内观神灵形象精思凝想来实现精神的升华,体现了道教将个体肉身修炼与宇宙秩序重建紧密结合的独特救世逻辑。

  这类言论看似有些“反动”,容易引人遐想。

  但实际上,几乎每一个有点规模的教派都有类似的末世论或救赎观。

  毕竟,唯有描绘出足够的苦难与灾难,才能反衬出救赎的珍贵与信仰的“纯粹”。

  净土宗也有类似的内容,只是许宣从来没当一回事,只当一乐。

  白莲教更是大讲特讲这些东西,圣父更是乐不可支。

  他会告诉所有人他看过《2012》吗?

  然而,当宁采臣翻到后面几张纸,看到傅天仇与那道人后续的辩论时,眉头渐渐蹙起,敏锐地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

  “后圣帝君统领种民,太平反空无,奉翼后圣君……”

  宁采臣念出这一句时,语气微微一顿。

  其实单是“种民”这个词就已经足够微妙,而这一句更是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意味。

  这分明是在预言一位名为“金阙后圣帝君”的神圣存在将降临世间,统领被选中的“种民”,开启一个全新的“太平之世”。

  在这套理论中,末世的毁灭与新世的重生是一个必然的循环。

  而这位“帝君”作为救世主,其统治下的“太平之世”不仅意味着宇宙秩序的恢复,更是一种道教理想中绝对公平安宁的终极社会的表达。

  这已经带有了几分不容于当世王朝的“造反”意味在里面了。

  若细思之下和白莲教有些相像,但更多的却是有点人间道国的意味。

  莫不是.太平道?

  时至今日很多埋头苦读的读书人都忘了这个道门的可怕,只有跟着许宣学一些经世致用之学才会了解。

  而且老师对于这个道门的感官似乎并不差,只是可惜当初大贤良师已经尽力了。

  终究是天道不允,降下群星争锋。

  席卷半数天下,终究只是做了拉开帷幕之人。

  读到此处,宁采臣和旁边的季瑞以及早同学都已觉得这道士绝非简单的游方之人,其背后必然藏着某种阴谋。

  因为谁会莫名其妙对一个儒家出身且性子顽固的老头子说这些东西?

  这分明就是故意在戳傅天仇的肺管子!

  果然,傅天仇一听这等言论当即就炸了,与那道人激烈辩论起来。

  那道人也不恼,反而顺势提出空口争论无益,邀傅天仇次日前往城外的神山之上“论道”。

  没错,那山就叫做神山。

  位于芜湖县东北部,由神山、赤铸山、大小火炉山及马鞍山五座山峰组成,山上流传着诸多神话传说,地脉灵秀,在这一带也算是一座小有名气的灵地了。

  第二日傅天仇便带着几名随从和家丁,信心满满地上山,打算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妖言惑众的道士,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儒家正道。

  然后……傅天仇就消失在了山上。

  傅清风姐妹带着所有家丁护卫在山上不眠不休地搜寻了一天一夜,几乎翻遍了每一寸草木,却没有找到任何打斗的痕迹,

首节 上一节 875/9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