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917节

  反复发出尖利而扭曲的人言:“大楚兴!陈胜王!大楚兴!陈胜王!”

  许宣立刻明了。

  昔日陈胜吴广起事时,用以借鬼神之威、聚拢人心的“鱼腹藏书”与“篝火狐鸣”的著名典故,此刻竟被大智法王以如此邪异残酷的方式重现。

  并化为了这座庞大接引仪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以此共鸣阴间那位陈胜王的“首义”之念与滔天怨气。

  即便许宣对阵法之道并非极其精通,也能感受到眼前这座法坛所蕴含的可怕力量与精妙构思。

  “大智法王,看来在阵法仪轨一道上,确有惊世之才。”

  既然如此……

  许宣手腕一翻,数只闪烁着微弱磷光的幻梦蝶翩然飞出。

  一旁的侯生看得一愣,不明所以。

  许宣瞥了他一眼,淡淡解释了一句,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打算请南方的几位兄弟姐妹过来,助我一臂之力。”

第963章 水运相迎

  今日天光澄澈,湖风温驯,端的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净土祖庭之中的老和尚看着山脚下的变化心中没有丝毫波澜。

  法海行事最是让人放心,他想要鄱阳湖,那就给他吧。

  江南的风波也是时候稳定下来了。

  白鹿书院的老沈则是心情不错。

  姓许的小子还真是有一颗侠义之心,竟然硬生生的打下了三大水系,颇有上古人族遗风。

  而且以妖制妖的操作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也没有条件去实施。

  从今日起江南的渔夫以及航运再也没有坎坷了。

  此等大功劳当为其记上一笔。

  此刻浩渺的鄱阳湖水面无波,平滑如一整块巨大的青琉璃,然而在这片极致的平静之下却有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弥漫涌动,压得周遭生灵屏息。

  松门山岛沿岸,一条以巨大青石铺就的道路蜿蜒而上,直通山巅。

  每一块石板都被打磨得平整如镜,清晰地倒映着道路两侧林立的青色大旗。

  旗面之上,狰狞的蛟龙纹样盘绕翻腾,在猎猎湖风中舒卷咆哮,仿佛下一刻便要破旗而出,择人而噬。

  自湖边码头直至山顶,每隔十步,便如雕塑般矗立着一名顶盔贯甲的妖兵。

  这些精怪皆身披玄铁重甲,沉重的甲片上印刻着避水符咒,头盔之下露出的面容或覆鳞片,或生鳃鳍,眼中闪烁着冰冷非人的光芒。

  手中所持丈二长戟,戟刃在日光下流淌着凛冽寒光。

  这些都是百战老兵,跟着小青大王打了无数场恶战的狠妖。

  偶尔有湖鸟飞掠而过,却在距岛屿尚有百丈之遥时便惊惶转向,煞气令万物生灵不敢越雷池半步。

  山顶处,一片开阔的广场以黑白双色的异石铺就成巨大的太极图案,阴阳流转,暗合天道。

  三十六张紫檀木交椅分列太极图两侧,椅背之上精心雕刻着蛟、鼍、鼋、鳌、鲤等各异的水族图腾,象征着此番前来与会的各方势力。

  广场尽头,矗立着一尊高达九尺的禹王石像。

  神像以整块岫岩美玉雕琢而成,细节栩栩如生:禹王身披古拙斗笠,手持治水耒耜,足下踏着翻涌咆哮的浪花石刻,目光沉毅,俯瞰着整片鄱阳水域。

  香案之上供奉着最为丰盛的三牲祭品,一座巨大的青铜鼎中,三炷足有成人手臂粗细的龙涎香正静静燃烧。

  升起的青烟笔直如柱,直贯天穹,仿佛沟通天地的桥梁。

  整个岛屿陷入一种极致的寂静之中,唯有湖水永不疲倦地轻拍岸石,以及无数青色大旗在风中翻卷发出的猎猎之音,反而更衬得此地庄严肃穆,气氛凝重。

  整座松门山岛,已不再仅仅是一座湖心山峦。

  它的一石一木,一旗一兵,皆已融入某种庞大的仪轨,化作一座活着的祭坛,等待着某个重要时刻的来临。

  余白负手立于山脚以白玉雕琢的迎宾台上,将整座松门山岛的森严布置尽收眼底。

  检视完毕意气风发,胸中豪情激荡。

  说是“论道灭神”,但今日,谁敢真来“论道”,那便休怪被真正的“灭神”!

  这鄱阳湖上下承平日久,所谓的妖王水神,早已被佛儒两家的无形镇压消磨了锐气与血性,不过是些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土霸王罢了。

  他早已料定,即便有几个不开眼的想要摆摆谱最多也不过是出场时鼓荡妖风,掀起些气浪壮壮声势,再装模作样地呲牙咧嘴一番。

  看似凶悍,实则外强中干,不足为虑。

  况且,即便真有超出预料的意外发生,又何惧之有?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细细感应着脚下这片浩瀚水域传来的垂青与亲近之意。

  那是一种源自湖泊本源的认可与加持,让他心中愈发从容淡定。

  还是跟对人了啊!

  小青大王刚刚决意全面入主鄱阳,甚至连正式的仪式都尚未举行,这片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湖泊,竟已迫不及待地给出了积极的回应,主动向其未来的主宰靠拢。

  要知道,水君与所执掌的水域,在某种程度上本就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淮水为何能有那般大的威名,令人闻之色变?

  号称“淮涡水君”的无支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长江这些年为何能大体安稳无事,少有天灾泛滥?

  固然因其源远流长,但也与坐镇其下的龙君那“好”名声在外脱不开干系。

  反观太湖,当年何等名声显赫,古称“震泽”,乃《禹贡》所载之大泽。

  后来为何在“五湖”之中逐渐沦为存在感不高的“糊咖”?

  正是因长久以来未有真正能统御四方的强力人物入主,直至小青大王横空出世,以太湖为根基一路崛起,方才让太湖之名再度响彻江南,成为毋庸置疑的“顶流”。

  还有那洞庭湖……洞庭湖原本也是极好的,底蕴深厚。

  可架不住原先的主宰云中君心比天高,想要谋求更多。

  行差踏错,差点将整座大湖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幸得小青大王雷霆出手,拨乱反正,这才挽狂澜于既倒。因此,洞庭湖对其水君大人可谓是最为忠心耿耿。

  而眼前的鄱阳湖,说起来与当初小青大王初登场的太湖堪称“难兄难弟”,同属“躺平”阵营。

  空有浩瀚水域,却无匹配其体量的声威与地位。

  它如何能不渴望一位真正的大佬来带飞一下,重振雄风?

  三湖水系若能合一,其脉络将贯穿江南大地,数十条主要支流与成千上万的河溪交织成网,绵延数千里,滋养两岸无尽生灵。

  此等统御之权柄,所承载的位格之重,足以重现上古水君之荣光。

  届时,只要维系好水元循环,保一方风调雨顺,天道自会降下更多眷顾,人道香火愿力亦将鼎盛如潮。

  这正是为何自保安堂团队开始着手入主鄱阳以来,便觉诸事顺遂,仿佛冥冥中自有助力。

  沉浸在这般“时来天地皆同力”的玄妙状态中,即便是素来沉稳的余白也不禁有些豪迈心态激荡而起,难以自抑。

  恰好俯瞰着脚下波光万顷,一望无垠的鄱阳湖,日光洒落,碎金涌动,浩渺之气直冲胸臆。

  只觉得心中有一口磅礴之气酝酿已久,不吐不快!

  在这一刻福至心灵,过往种种经历、所学、所感轰然贯通。

  它知道自己终于触碰并感悟到了独属于“保安堂”的大道真意!

  忍不住昂首向天,朗声吟道:

  “曾戏太湖浪,自称博士妖。

  浅知人间文字,鳞甲带风骚。

  三载追随妖王,旌旗漫卷波涛,四海称豪骄。

  洞庭飞箭雨,鄱阳腾龙蛟。

  瞰千顷,烟波浩,笑旧朝。

  当年虾蟹,今已臣服拜冠袍。

  且看云台擂鼓,更有水府鸣号,万里尽妖潮。

  抬手翻巨浪,吐气化狂涛!”

  词句铿锵,意气风发,竟引动周围水汽隐隐共鸣,泛起淡淡光华。

  身旁的泥龙将军听得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半晌才猛地回过神来,失声惊呼:“你、你也悟了!!!”

  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羡慕:“早就听说龟大总管当年在钱塘便已悟道成功,得了专属诗号,想不到你这家伙……不,余先生您竟也完成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大道可期啊!”

  震惊过后,泥龙将军心思百转,不由得生出几分急切与低落。

  想自己也是从太湖时期就跟着大王打天下的元老,一路征战,自问功劳苦劳都不少。

  可距离这玄之又玄的“诗号”之境,却感觉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连门槛都没摸到。

  看着余白周身那尚未完全散去的道韵,不由得更蔫了几分,悻悻地嘟囔了一句:

  “果然……知识就是力量啊。读点书,是真有用……”

  两位保安堂顶梁柱的心思流转,外人自然无从知晓。

  约定的时辰将至,天地间似有所感。

  只见天边风云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深处,传来阵阵呼啸之音。

  旋即,六道磅礴的妖气连成一片,悍然破开重重云海,朝着松门山迎宾台的方向疾速压来!

  妖云翻滚,声势骇人。

  “竟然是白雁将军先到?”余白目光一凝,心中颇感诧异,“上次送达令牌时就属这厮最为狂傲,言语间多有不逊,想不到今日竟是第一个准时赴约的……还带来了另外五位妖王?”

首节 上一节 917/9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