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第106节
“该谢谢我才是,李大哥。”
“最好……”
“咯咯咯……”
正当他思绪飘远,幻想起某些美满画面时,远处传来几声鸡啼。
他猛然惊醒,才发现一夜已尽。
天,就要亮了。
一辆马车自京郊缓行而入京都。
“哈啊……”徐天顺靠在车厢边,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凌晨刚结束一场生死之事,睡不到两个时辰便被晨光唤醒。
李园终究不是自家府邸,他不好贪眠,只得强撑精神与众人共进早饭。
然后……便踏上了归程。
他瞥了眼正在赶车的李寻欢,耳畔传来车厢内低低的交谈声。眼珠一转,清了清嗓子,忽然提高声音开口:“李大哥,你和林姑娘打算何时办喜事?”
车内顿时没了声响。
李寻欢微微一怔,没料到他会突然问起这个,迟疑片刻才道,“还没定下来。眼下也没做成什么事,谈婚论嫁,怕是有些早了。”
徐天顺心头一震。
虽身处江湖,可这不还是古代?
他在原来的世界二十岁就被亲戚催着成家,而李寻欢早已年过三十,哪怕放在那个讲究自由的时代也算晚婚了……
但细想也对,这个世界本就不拘常理。
或许江湖人本就随性,儿女情长从不被框在礼法之中。
乔峰孤身一人,陆小凤风流不断,司空摘星神出鬼没,花满楼温润如玉却无定所,俞莲舟更是心寄武道、不染红尘……
相识之人中,唯有郭靖早早成婚,其余大多仍是独行之身。
相较而言,李寻欢与西门吹雪已算有归处,至少心中有人等候。
别人或断情绝欲,或逢场作戏,不负任何一人。
陆小凤便是如此。
可徐天顺并不羡慕这种自在。比起漂泊,他更向往段正淳那般情深意重、眷属环绕的日子。
他之所以提起此事,不过是担心李寻欢哪天又犯倔,把眼前人轻易放走。
于是轻声道:“三十了,真不早了。”
李寻欢听了,嘴角微扬。
他怎会不懂这话背后的意味?
回头望向车厢,风掀帘角,恰与林诗音目光相接。
她眸光沉静,似有期待,也似在等一句承诺。
待帘子缓缓垂下,他低声回应:“那就,过了年再说吧。”
徐天顺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意浮现。
车厢之内,林诗音垂首不语。
一滴泪悄然滑落,晶莹剔透,满是欢喜。
天色渐沉,风雨将至。
不过一夜之间,城门口气氛已然紧张。
守城士兵比他离城时多出许多,戒备森严。
但这与他无关。
他只是六扇门里一名寻常捕快。
大事自有上官决断,无需他费神操心。
唯有一件事不能松懈——“十三凶徒”。
这些人冲着徐国公而来,来者不善。
李寻欢是他请来的助力,不容有失。
行至锣鼓巷,徐天顺跳下马车。
让众人先回徐府,自己则转身朝六扇门走去。
休沐已尽,该回去当差了。
踏入六扇门地界,徐天顺眉心微拢。今日的院落少了平日的松散气息,多了几分紧绷的节奏。
差役脚步匆匆,擦肩而过时只来得及拱手,未等回应便已远去。这般景象令他心头起疑。六扇门本是刑部辖下专理江湖纷争的机构,朝堂风云向来与他们无关。可眼下这阵势,倒像是风暴将至。
他默然摇头,抬步往后衙走去。原想悄悄探望无情,顺道让她笑上一回。谁知才入后院,一名满脸汗水的衙役便迎面冲来。
“徐捕头!总算寻到您了!诸葛大人请您即刻前往后堂。”
徐天顺一愣。自己刚从城外归返,这一趟本就算迟了时辰,能被及时找到确实不易。
见对方神色焦急,他随口问:“何事如此紧急?”
那衙役边引路边摆手,“小的不知详情。但郭神捕和几位金衣捕头也都被召去了。”
徐天顺眸光一闪。连郭巨侠都被请动,定非寻常之事。
不再多言,他加快脚步随人前行。
议事堂内,众人早已落座。无情因不便行动未能到场,追命仍在城外监视薛狐悲行踪。其余金衣捕头尽数列席,鸦雀无声。
似乎,只等他一人。
虽尚为银衣身份,徐天顺战功赫赫,晋升不过早晚之事。此刻入内,众人的目光却不自觉扫来。
气氛沉如压石。
诸人端坐不动,连平日豪迈的郭巨侠也闭口不语。徐天顺察觉异样,悄然移步至末位。
尚未坐稳,上方一道目光已锁住他。
诸葛正我恰好抬眼,两人视线相撞。
徐天顺挠了挠耳后,干笑道:“大人安好。”
诸葛轻笑点头,“来得不算晚,坐下吧。”
待他端正坐好,诸葛神色重归肃穆,环视全场。
“诸位心中,应已有几分猜测。”他缓缓开口,“自昨日起,短短一日之间,京城内外接连出现十余位宗师身影。”
“他们未曾闹事,亦无通牒,却悄然入境。”
“京师乃天子脚下,岂容江湖势力随意聚集?”
“此情此状,我们若无应对之策,便是失职。”
话音落下,满堂寂静。
这些人既不生事,也不露踪,如同影子般潜伏。无端出手恐惹风波,静观其变又怕错失先机。
众人低头沉思,无人轻易开口。
唯有徐天顺听得满头雾水。他昨夜宿于京郊,不过一夜未归,竟似错过一场惊雷。
十余宗师?莫非真是那批传说中的“十三凶徒”?
他不动声色,伸手轻碰身旁姬遥花。对方侧目,眼中带惑。
他压低嗓音:“姬捕头,眼下这些宗师……可有名号?”
姬遥花略一沉吟,低声说道:“听闻‘阴阳扇’欧阳大和‘铁莲花’杜莲夫妇已入城,还有隐居多年的‘无刀叟’冷柳平。正道之中,嵩山掌门左冷禅、‘嵩阳铁剑’郭嵩阳等人也悄然现身。”
“自然,也少不了你那位总往风波里钻的故交陆小凤,连他的旧识都跟着来了。”
徐天顺眉头微皱,心中泛起波澜。
欧阳大一行人的来意他心知肚明,目标直指徐国公府,背后牵扯颇深。
可嵩山派的人为何此时进京?
莫非连朱无视都在暗中布局?
若真是如此,局势恐怕将难以收拾。
不过,当听到陆小凤也在其中时,一向对那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徐天顺,竟隐隐生出几分期待。
陆小凤的确惹事不断,但每逢危局,他又往往是化解困局的关键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或许能请动西门吹雪前来。
诸葛正我环视四周,见无人出声,便缓缓开口:“既然无人愿先言,那老夫便直言了。”
“十数位宗师齐聚京城,绝非寻常之事。”
“一旦有所异动,京都必将动荡。”
“因此,我提议,诸位手中若无紧急要案,暂且搁置。”
“从即刻起,集中人手,严密监视这些人的行踪,务必查明其真实目的。”
“只要他们不主动生事,我们也不必轻启争端。”
“但若有人胆敢扰乱秩序,立即缉拿。”
“抗拒者,当场格杀!”
众捕头齐声应诺,起身抱拳。
徐天顺亦随之起身行礼。
过程中,他悄然望了诸葛正我一眼。
这位平日慈眉善目的老人,竟也能吐露如此凌厉之语。
转念一想,倒也理所应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