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第84节
一声“叔父”轻轻传来,徐天顺心头一暖,仿佛寒风里忽地照进一缕阳光。
他笑着揉了揉那颗毛茸茸的小脑袋,连声应道:“好!好!好!”
话音刚落,眼珠一转,便起了心思。
“过儿,想不想去个了不得的地方?那里人人都有通天本领。”
小杨过眨巴着眼睛,仰头问:“有多了不得?”
紧接着又补充一句:“比那个打伤叔父的秃头和尚还厉害吗?”
这话一出,徐天顺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心里嘀咕着这孩子怎么就记得那光头,真想敲他两下解气。
可瞧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又狠不下心,只能干笑两声,挺起胸膛道:
“那是自然!一百个那样的光头加起来,也比不上咱们门派一位高手。而且,像这样的高手,还不止一个呢!”
“哇!”小杨过眼睛更亮了,像是夜里的星子,“我要去!我要加入!”
一双大眼扑闪扑闪,满脸都是向往。
徐天顺乐得嘴角快咧到耳根,伸手又捏了捏他的脸蛋。
这下好了,人进了碗,肉进了锅,以后就是自家后辈了。
旁边站着的郭靖听着这些话,起初不以为意。
可当听到“强上百倍”时,脑海中闪过一人——无崖子。
待再听“不止一个”,心中猛地一震。
洪七公曾提过的“逍遥三老”浮上心头,莫非……其中有人重现江湖?
若真是如此,那这逍遥派岂非深不可测?
大宗师已是江湖巅峰,若有两位并立,天下谁人敢轻视?
哪怕只是半步宗师,也足以搅动风云。
但郭靖并无忧虑,反倒欣慰。
派中越强,对杨过而言越是福缘深厚。
几句寒暄后,得知徐天顺将返京都,与自己南下之路不同,郭靖便不多留。
拍了拍小杨过的肩,叮嘱几句,转身离去。
他肩上担子重,丐帮事务繁杂,一刻也不能耽搁。
小杨过望着那高大的背影渐行渐远,心中微酸,却未落泪。
独自流浪的日子久了,离别早已习惯。
正发愣间,目光却被身旁两人牢牢吸住。
一女冷若霜雪,眉宇间不染尘埃;一女清逸如云,恍若月中仙子。
皆美得不像凡人,尤其那位白衣少女,竟与他娘有几分神似。
徐天顺见状,忍不住在那小鼻尖上戳了一记。
得意扬扬道:“小子,看清楚了,这两位可是你叔父的人。”
话音未落,忽觉不对——这话似乎说得过了。
果不其然,一股森寒气机瞬间锁来,又倏然散去。
东方不败未曾开口,只冷冷瞥了一眼,便收回目光。
徐天顺装作无事发生,绝口不提。
至于小龙女……
她先是一怔,旋即察觉其中意味,脸颊一路红至耳根,低头盯着脚尖,指尖微微发颤,一句话也说不出。
小杨过哪里懂这些弯弯绕绕?
只当叔父在教他认人,当即规规矩矩作了个揖,奶声奶气道:
“杨过见过两位叔母。”
此言一出,徐天顺差点原地蹦起三尺高。
眼角偷偷扫向两边,心跳如鼓。
东方姑娘朝徐天顺瞪了一眼,虽有些不悦,却也不忍拒绝孩子的善意,只好微微颔首。
一旁的小龙女反倒轻声应了一句:“嗯。”
徐天顺看得直笑,目光扫过杨过,心中暗想:“你把人姑娘带走了,将来我自会还你一个,郭家那大丫头就不错。你若拿不下她,日后怕真要落个独臂结局。”
东方不败本就事务缠身,《九阴真经》未得手,便已动了离去之念。
她只说了句“走吧”,转身欲行。
徐天顺却忽然开口唤住她。
“你是不是有病?”
东方不败脚步一顿,满心错愕——这话从何说起?
怒意瞬间涌上心头,几乎就要出手。
但徐天顺连忙摆手,“别误会,我不是骂你。我是说,你借的那两篇《九阴真经》内容,都是疗伤补气的心法。你特意挑这些,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还是练功走岔了?”
练功隐患,是她绝不容外泄的隐秘。
一旦传开,教中那些蠢蠢欲动之人定会趁机发难。
如今她的状态,根本无力应对内乱。
可面对徐天顺,她竟生不出半分隐瞒之意。
听他问起,便坦然点头:“不错。《葵花宝典》讲究阴阳同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若非如此,无法修炼。”
徐天顺顿时明白。
难怪无情当初不能修习《辟邪剑谱》,道理应是相通。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或许正是为了达成阴阳合一之境。
他不禁好奇,东方不败当年究竟是如何突破这一关?
毕竟无情仅稍作运转,便险些失控。
想到此处,他直接开口相问。
这一次,东方不败沉默片刻,最终仍选择坦言。
原来,她并未自宫,而是以秘术断绝生育之能,以此替代禁忌之法,勉强踏入《葵花宝典》门槛。
然而随着功力日深,她逐渐察觉攻法有缺。
尤其跨入宗师圆满后,那种“残缺感”愈发明显。
初期尚可压制,但越是接近半步大宗师,反噬越重。
继续修炼不仅加重内伤,更易在运功时走火入魔。
最致命的是,若无法补全攻法,她此生再无望踏足大宗师之境。
以她的天赋,若非攻法残损,登顶武道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现在,她连练功都如履薄冰,体内旧伤日益恶化。
这才将希望寄托于《九阴真经》——这部被称作武学总纲的典籍,或能从中寻得修补之道。
但这只是推测,能否奏效,尚未可知。
“《葵花宝典》的攻法似乎不全……”
徐天顺抚着光滑的下巴,脑中隐约浮现一本与之相关的武学典籍。
名字就在嘴边,却一时记不真切。
他正凝神思索,背后忽然响起一道声音。
“咦,徐公子?”
“咦,徐公子?”
思绪被打破,徐天顺转身望去。
看清来人面容的一瞬,他眼中骤然闪过精光,唇角缓缓扬起,笑意深长。
“原来是岳掌门,我还道您已下山,没想到竟在此相遇,真是巧得很啊——!”
他笑容可掬地迎上前去,仿佛岳不群怀里揣着万两银票,令人格外欣喜。
岳不群左右环顾。
这不就是通往山下的路?
何来缘分之说?
话虽如此,他自然不会点破。毕竟成昆那一招金鸡独立至今让他心有余悸。
于是也笑着迎上几步。
二人执手言笑,状若故交。
东方不败冷眼旁观,轻哼一声,低语道:“两个伪君子。”
声音虽轻,却字字入耳。
两人纹丝不动,连眼皮都未眨一下,宛如清风拂面,毫不在意。
足见定力非凡。
不过徐天顺从不认“伪君子”这个名号,在他看来,自己向来坦荡,是彻头彻尾的“真小人”。
岳不群既未离开,又恰好现身此地,徐天顺断不相信这是巧合。
才说了几句寒暄话,岳不群便“关切”地问起是否见过林平之。
徐天顺心头一动,立刻明白对方所图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