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茅山开始

诸天从茅山开始 第17节

“师侄,师伯我比较穷,没什么好东西给你。”

徐真人送完宝物,钱真人也开口了:“这有一面八卦镜,算是给你的见面礼吧。”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面巴掌大小,刻着八卦图案的八卦镜来。

“这是龙虎山的正反两仪八卦镜,能照鬼,定尸,反弹一次法术,是好玩意。”

徐真人为张恒解释一句,随后补充道:“还不谢谢你师伯。”

“谢谢师伯。”

张恒满心欢喜的对钱真人行了一礼。

“一点小玩意,不算什么。”

钱真人叮嘱道:“这面八卦镜,镇不住太厉害的鬼物和僵尸,反弹一次法术也会崩坏,该怎么用,你要自己思量。”

“是,师伯。”

张恒收起八卦镜。

对这枚八卦镜他有印象,剧情最后钱真人和徐真人决裂,生死斗法中拿出来过,反弹了徐真人的惊雷指然后碎掉了。

由此可见,这面宝镜对筑基境的修道士也有用,普通游魂跟白僵更是一下就能定住,放到乡下神婆和左道之士手上足以成为传家宝,想买都没地方买。

“你现在刚接触到道书,符箓,法术对你还太遥远。”

“接下来这段时间,你要多读道书,勤练身体,我会传你天罡步法,镇魔剑术,让你作为行走江湖的护身之术。”

徐真人怕张恒瞧不起武艺,叮嘱道:“我们修道之人,是吃四方饭,日后你也少不了在江湖上行走,不管是斩妖除魔,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武艺傍身都是不行的,等你修出法力之后,天罡步和镇魔剑也会威能大增,一跃而上二层小楼只是等闲。”

“是,师尊。”

张恒一口应下。

说完,又看看周围的环境,小声道:“师父,我大沟镇距离你这七十里,往来多有不便,徒儿想在大沟镇上给您盖一座道观,也好多做请教,您看...”

不等徐真人开口,钱真人便道:“道观不比其他地方,不是盖三间瓦房就能住的。”

“以停尸房和法事房来说,前者要在地上铺三寸洋灰,防腐的同时中和阴气。”

“后者要铺三寸朱砂,增强阳气的同时镇压邪气。”

“这是最基本的,别的讲究还有很多,盖下来少说要几千大洋。”

张恒一听几千大洋,心想这也不多啊,当即表示道:“师伯放心,这点钱弟子来说不算什么。”

眼见张恒眉头都不皱一下,就应下来盖道观的事,钱真人更加眼热:“师弟,你收的这个徒弟可真孝顺,不像我这个,只会花我的钱,从没孝敬过我。”

徐真人一脸无奈:“钱水是你捡来的,从小就跟着你,他哪来的钱,再者说,孝心不能以金钱相论,看的是真心,师父当年说过...”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不是这句话?”

钱真人一脸烦躁,挥手道:“师父自幼生在茅山,没吃过民间之苦,他的话听一听就行了,当不得真,这年头,没钱寸步难行,吃饱了不饿才是真的。”

张恒站在一旁听着。

比较之下,徐真人和钱真人虽然师出同门,二者的性格与理念却有很大不同。

钱真人讲究实际,徐真人则更理想主义一些。

或许这也跟二人的境遇有关。

钱真人上山前,生活困苦,乞讨为生,小小年纪便知道钱的重要性。

徐真人则生长在茅山脚下,祖辈都是茅山派的佃农,日子过的稳定且安逸。

不同的童年,造成了性格与理念上的偏差。

说不上二人的观点谁对谁错,因为这个世界本就不以黑白区分,相比顺风顺水的徐真人,钱真人的人生轨迹更符合大多数人。

平凡,曲折,起起落落。

第十八章:下乡

半个月后。

七月中旬。

江南之地气候温和,进入七月中旬,夏收的日子便临近了。

大沟镇这边种的是两季稻,四月播种,八月便能收第一季。

夏收临近,张恒身为张氏宗族的族长,自然也跟着忙了起来。

当然,他是假忙,主要是跟着族老们四处看看,装模作样的说几声:“嗯,今年的庄稼长势不错。”就像下乡视察的领导一样。

其实他根本没种过地,是好是坏也说不清楚,是个彻彻底底的外行。

大家说今年的庄家涨势不错,他就跟着点头。

你让他说个好坏,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毕竟现代的年轻人没几个会种地了,家里有地的大多也租给了别人,没几个会自己弄。

“族长你看。”

族老们身穿黑色马褂,拄着黄金手杖,向不远处指道:“这一片种的是水稻,而且是咱们南方特有的籼稻,脱壳之后便是籼米。”

“籼米是大米的一种,北方米为粳米,南方米为籼米,两河流域为江米也就是糯米,都属于大米,只是口感和外形略有不同。

“那一片种的是小麦,日后用来制作面粉。”

“东边那片则是粟米,也就是小米,小米饭用的就是这种。”

一路参观下去。

与北方不同,南方什么都能种,这是地理优势。

阳江县这边主要种三样,大米,小麦,还有小米。

其中大米是给城里人吃的,小麦是制作面粉的原材料,小米则是乡下农户的口粮。

至于玉米与高粱,不敢说没人种,但是种的比较少,南方人吃不惯。

而且玉米与高粱的存在意义是抗旱,北方夏季干旱,自然需要抗旱的农作物。

江南之地多雨,有些地方甚至能种三季稻,不需要考虑农作物的抗旱能力,种玉米的人自然不会很多。

其他的,类似红薯,土豆之类的种的也比较少。

红薯和土豆的产量高,但是伤地。

在这个没有化肥的时代,全面推广红薯和土豆种植是不现实的,有这个想法的人肯定没种过地。

首先,土地根据肥沃程度,可以分为三种。

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有化肥之后就没有这种划分了》

红薯和土豆的产量高,从地里摄取的养分也高。

如果连续种植几年红薯和土豆,便会因为土地的肥力流逝,上等变中等,中等变下等,下等田甚至可能沦为荒地,连杂草都不爱长,必须把土地放几年,啥也不种,养养地,这才能慢慢恢复过来。

而且此时的红薯和土豆,产量也不像现代那么惊人,随随便便就有斤。

个头小不说,味道也比较差,口感发涩,与后世可以当水果吃的甘甜红薯相比,简直是两种农作物。

所以一些穿越到古代成为皇帝,上来就推行大面积红薯种植的人,两三年后全民能饿死一半,因为两三年只种土豆和红薯,土地里的养分就被摄取的差不多了,以后种啥都不爱长,没几年缓不过劲来。

哪怕到了现代,有化肥了,也没哪家农户敢一连几年种土豆跟红薯。

真要是那么干,这块地就废了。

“族长,我听振天他们说您最近在大兴土木,修建道观,以后还要跟着徐真人修道。”

“这修道嘛,我是不懂的,就怕您遇到骗子,这年头打着佛道两家幌子的骗子可是不少。”

聊了几句,族老们忍不住说起了徐真人。

张恒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相信等到道观盖好,见到徐真人的本事之后,这些人自然会安心与庆幸。

毕竟,这年头世道不好,妖魔鬼怪横行。

镇上有道观庇护,还有一位有本事的真人坐镇,那是十里八村的幸事。

“道观的事我自有主张,倒是族里,我有些想法。”

“我准备给族里拨三千大洋,以后凡是张氏宗族的长者,年满六十岁的,每月可以从族里领10斤大米,10斤白面,作为养老口粮。”

“另外镇上的义学也要办起来,我会从县里请几位先生回来教书,凡是咱们大沟镇的人,8一14岁的都可以免费读书,我也不求多,一百个字总要认识吧。”

张恒去镇上的学堂看过。

教书的是个老秀才,谁家孩子想来念书,每月要交一斗米,两条肉。

听着不多,实际上,普通人家一年到头又能吃到几次肉。

就拿大沟镇来说吧,十里八村加起来,有人。

镇上的学堂呢,只有二十几名学生,都坐不满一间教室。

要知道,光是张恒这些天看到的,适龄读书的孩子就有几百个。

现在,他们这些人每天不是帮着家里干农活,就是打猪草喂猪,牵牛放牛,要不就去捡蘑菇,砍柴,替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族长大恩。”

族老们齐齐施礼。

“你们不吭声,我差点把你们忘了。”

“一月20斤的定量,是给普通长者的,你们这些族老于族有功,需要操心的地方也多,你们的定量翻倍,另外每月还会有盐,油,肉,布之类的补贴。”

张恒不等众人开口,又道;“你们都是族内的宿老,要为族里做事,吃饱,吃好,才能做的更好嘛。”

族老们面面相视,各个欢喜。

黑袍马褂,黄金手杖,放到过去哪敢想。

他们这些族老,比普通族人也就少两个补丁,大家都穷,谁也别想阔气起来。

现在不同了。

张恒一来啥都有了,这是上天派给他们的好族长啊。

谁要是敢反对张恒,都不用张恒自己开口,这群族老就能把他给撕吧了。

首节 上一节 17/8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玄幻,开局发配北凉,签到赵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