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713节
“已经好几天没出太阳了。”陈墨道。
“这个时节正常,马上开春了,到时春雨绵绵,就更没太阳了。”
南宫如给他换了身干净的带着清香的白棉里衣,然后是锦袍,这是她一针一线亲手为陈墨做的,现在又一层一层仔细而整齐的为陈墨穿好。
她柔软而修长的手轻轻握住陈墨的大手,让他按着衣角。
她站在陈墨的正面,手臂伸到他的背后拉直衣服,把腰带从后面绕过来,就好像是在拦腰拥抱陈墨。
不过两人都是老夫老妻了,南宫如也是“脱敏”了,不会动不动就脸红,系好腰带后,南宫如又道:“陛下喜欢晴天?”
“晴天有助我修炼。”陈墨倒是没有隐瞒。
“陛下,抬腿。”南宫如一边说着,服侍陈墨穿上裤子,然后蹲下来抚平他大腿上的裤子,然后说道:“那臣妾和陛下恰恰相反,臣妾倒是更喜欢雨天。”
“哦?”陈墨有些好奇:“雨天有什么好的,下着雨,哪也去不了。”
南宫如握着陈墨的手,拉着他来到梳妆台前,让他坐下。
陈墨也很顺从。
南宫如站在陈墨的身后,拿起梳妆台前的眉刀,把陈墨的剑眉轻轻修剪了一番边角,说道:“可能是晴天见多了吧,在川海,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天晴,很少下雨,当时臣妾住的地方离海边也不远,每天都好热...陛下别动...”
南宫如让陈墨不要乱动,她拿起一把金子做的小剪刀,修剪陈墨嘴上长短不一的胡须。
“川海一年四季都是晴天?”陈墨眉头一挑。
“也不能说一年四季都是,一年十二月,起码十个月,都是晴天,哪怕不是晴天,它也很少下雨的。”南宫如还没注意到陈墨的表情变化,她正在认真给陈墨束发。
陈墨眼睛都亮了,一年十个月都是晴天。
天啊,这不是他的修炼圣地吗。
也是,他也蠢,以前一直没想到这里去。
大魏的疆土这么大,总有一些地方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阳光充足的。
用地理的话来说,川海很可能处于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之下,是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陈墨欣喜的站起身来,然后回过身,抱着南宫如在她的脸上狠狠的嘬了几口,笑道:“如儿,你多久没回川海了?”
南宫如虽然不知陈墨为什么这么高兴,但他高兴,自己也高兴,想了一下,道:“有六七年了。”
“那开春后,我们去川海玩玩怎么样?”陈墨笑道。
第790章 九八三:东巡,回乡
二月中旬,大魏皇帝决定不日东巡,以展示皇权、巡视地方、了解民情。
陈墨起了去川海走一遭的念头后,把这个想法跟吴宓说了,可吴宓有了不同的意见。
吴宓说,他自登基以来,不时常临朝,不是往这里跑,就是往那里跑,一次两次还好,若是次数多了,难免会让臣子觉得皇帝怠政,也会给后面的帝王留下不好的榜样。
想要去川海可以,得找个令百官信服的理由。
而东巡这个理由就不错,陈墨经过几年的征战,扫清了中州,建立了新朝,去年还“统一”了金夏,虽然如今天下太平,但新朝还是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地方豪强的割据,在一些偏远地方,政令甚至到达不了。
东巡,不仅是权利的象征,也是加强中央集权,宣扬统治理念的重要手段。
到时把川海划入东巡的路线就行了。
另外,百官不是一直想要陈墨去紫微山封禅吗,趁着这次东巡,就可以了。
陈墨听从吴宓的建议后,把这事在早朝上说了,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成。
少数反对的,也只是从“钱”这方面说事。
毕竟皇帝东巡,排场肯定不能小,这代表着皇家威严,东巡的时间肯定短不到哪去,毕竟要去许多地方,排场一大,就得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且皇帝每到一个地方,地方上的官员肯定要接见吧。
那接见皇帝,你肯定不能弄得太寒酸吧。
这就会导致铺张浪费,甚至会有一些官员从中谋利。
对此,也有官员给出了不同意见,说陛下可以下旨,地方官员在接见的时候,可以一切从简。
总之不管怎么样,东巡是定下了。
接下来就是安排东巡的路线、安保措施等等,这些都准备妥当后,就可以定下东巡的具体时间了。
……
东巡的消息传到后宫,后宫的妃嫔们都涌到了未央宫,找到了皇后,显然这次东巡,她们也想随行。
其中表现的最激动的,当属梁姬、萧芸汐、徐莹三人。
她们都当过皇后,对名利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看重的。
而紫微山封禅,这可能是记录在史书上的大事,甚至连随行的人都会记载,她们若是能陪同,也能名留史书。
陈墨刚到未央宫,身上的帝王袍都没有脱下来,一帮妃嫔就直接围了上来。
韩安娘倒不在意陪同封禅的这个名声,但这次陈墨东巡又不是出去打仗,所以她们这些妇道人家跟着去也不会碍事,所以韩安娘也想去。
她还得到了高人指点,嗫嚅嘴唇,小声道:“二郎几次带兵打仗,甚至是下江南都没有带上奴家,这次,二郎你总不能不带奴家吧。”
“夫君夫君,从小到大,妾身还没看过大海呢,连大海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夫君你这次东巡不是也要到川海吗,把妾身也带上呗。”易诗言上前抱住陈墨的胳膊,撒起了娇。
“陛下,臣妾也没看过海。”宋敏这时也小声的说道。
三人这一开口,其他嫔妃自然就坐不住了。
纳兰伊人说道:“我的医术各位姐姐们都见识过,不把我带在跟前,你们估计也不放心。”
月如烟清了清嗓子道:“我是上三品武者,又是女儿身,可以贴身保护皇后和安娘姐。”
夏芷凝、夏芷晴、萧芸汐她们也是一一开口,都想跟着。
也有没开口的,比如赵玉漱、甘夫人、肖夫人、知画、完颜雅她们。
她们只是嫔,又没有徐莹那么脸皮厚,想跟着,却有些没底气开口。
说着说着,众女的目光,一下子全都看向了陈墨。
陈墨倒是无所谓,他又没有选秀女,后宫的嫔妃,加上前段时间长恩从金夏带回来的那三个部落的美人,横竖也不过二三十人,全都带上也就那么回事。
他当下摆了摆手:“都去吧,宓儿,把孩子们也都给带上。”
说着,他目光看向梁姬、萧芸汐、徐莹几人,又道:“不过封禅不是东巡,带谁都是有讲究的,到时礼部会拟出一个章程,你们肯定不能随我一同上去的,到时封禅,我最多带着宓儿。”
三女眉头一皱,顿觉有些失望,瞄了瞄旁边默不作声的其他姐妹,只能放弃,蛮不情愿的嗯了一声。
像赵玉漱这些做嫔的就没这么多想法,听到可以跟着,脸上满是欣喜,转身道:“妾身去收拾东西...”
陈墨有些好笑,抬手道:“等内阁规划路线,再呈上来由我过目,到最终裁定,还有人员的选定,至少个把月,时间长着,不用这么着急。”
...
二月底,东巡路线规划好了,先走水路,到了青州上岸后,再走陆路。
这次东巡,陈墨打算把耿松甫、陈修也带上,由左良伦及其他几名内阁阁员辅助监国,长恩也留在京师。
路线规划好了,人员也选定了,东巡时间定在了三月初九。
陈墨这次东巡,其目的就是前往川海,一是为了修炼一事,二是调查仙果、仙岛的真相,弄出东巡,完全就是为了这点醋,包了一碟饺子。
……
三月九日,六驾、四驾、二驾马车在宫外停得满满当当,随着天子的仪仗出了宫后,这些六驾、四驾、二驾马车,依次载着天子、后宫嫔妃,文武百官,在近卫军的护送下,前往运河登船。
运河的码头上,数千鱼鳞卫满满当当的装了数艘战船。
当然,皇帝的护卫自然不止这些,还有近万步兵。
只是他们是在陆地上骑马跟随的。
出京后,每到东巡路线规划的巡视地点,陈墨都会带着吴宓还有太子、耿松甫几人上岸。
当地官员前来迎接。
虽然陈墨早已下旨,迎接的时候一切从简,但第一个巡视的点,迎接的排场就豪华的很。
当向地方官员问到为何不从简的时候,官员回答说:“这是县中富商乡绅自发组织的,只为一睹陛下尊容。”
陈墨眉头微微一皱,简单的批评了两句,但没有把事弄大,接着便在地方上巡视出来。
所谓巡视,就那么几个点。
若是地方上有河工、海塘等工程,第一便是去巡视河工、海塘。
然后就是户籍、税收情况。
再然后若是当地有因病退役的功勋将士,就去看望这些功勋将士,给与慰问。
若是时间足够的话,还会去看望当地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跟他们说说话。
再去一些村子,宣扬一下法制思想,看看新政有没有落实到这些地方,查探一下民间疾苦。
期间,皇后会带着太子,关怀一下百姓的孩子,以彰显皇后的淑德,太子的仁德。
就这样,等到青州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份了。
到达青州后,陈墨带着吴宓他们,第一时间去了福泽村。
这是陈墨称帝以来,第一次返回自己的村子。
对于陈墨的儿女来说,更是第一次来。
如今的福泽村,其实已经不算是村了,它已经被规划成了县城,成了城中村。
随着皇帝的銮驾到达福泽村外,村中的百姓当即叫喊了起来。
“皇上来了。”
“皇上来了,快去看啊。”
“孩他娘,快出来,咱们的皇帝陛下回村了,村里的人都去了,咱们也快去,不然抢不到好位置了。”
...
陈墨带着吴宓、韩安娘、易诗言,夏芷晴、夏芷凝还有她们各自的儿女,随同的官员有耿松甫、张河等,一同进了村。
韩安娘她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相比于后面进门的妹妹们来说,她们可都是在福泽村住过的,甚至村里的一些老人,她们都认识的。
上一篇:挂机万亿年,我比天道还有钱
下一篇:万物图鉴:我的武道能无限升级